-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202094.2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子骏 , 李炳蔚 , 王尧 , 年永尚 , 孙静怡 , 余慕春 , 丁晨 , 龚旻 , 张东 , 孙峥 , 崔巍巍 , 何佩昊 , 范新中 , 姜开 , 高峰 , 徐子健 , 马靓 , 牛智玲 , 韩文博 , 朱彧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航天飞行器系统的风险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飞行器模型确定飞行器模型参数;根据飞行器模型参数进行基于时序的风险分析计算;根据风险分析计算的结果对飞行器系统的风险进行识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航天飞行器系统的风险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对飞行器系统的风险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191715.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孙晓峰 , 龚旻 , 高峰 , 张东 , 谭杰 , 陈政 , 张意国 , 张帆 , 罗波 , 于贺 , 范新中 , 王宁 , 杨东生 , 马奥家 , 黄建友 , 韩敬永 , 刘博 , 冯铁山 , 周国哲 , 刘芙群 , 杨鸿俊 , 何小龙 , 刘隆刚 , 陈增奎 , 任新宇 , 王冀宁 , 颜峰 , 张晓赛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表面结构设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飞行器表面结构设定方法,包括:获取飞行器弹道热环境参数;根据所述飞行器弹道热环境参数及飞行器表面结构的预设尺寸约束参数确定飞行器表面结构的等效迎角;根据所述等效迎角生成飞行器表面结构的三维曲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表面结构设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对飞行器表面结构进行优化,尤其是对表面的凸起物结构进行优化,以降低其局部热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0737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473287.9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惯组里程计组合导航系统快速解析式标定方法,属于定位定向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初始位置装订;首先定义地理坐标系;解析式标定前,车辆停在出发点,出发点位置误差小于等于100km;S2、车载惯组初始对准,可采用常规数分钟的初始对准,也可仅采用30~60S粗对准;S3、里程计去噪及解析式标定;车载惯组初始对准结束后切入纯惯性导航,同时利用纯惯性导航的姿态矩阵与去噪后的里程计输出进行航位推算;车辆行驶一段距离,将航位推算与纯惯性导航的位置作差,计算得到里程计刻度因子和惯组方位安装误差角标定结果,完成标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标定方法依赖具有精确位置的地标点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初始位置误差要求高,标定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63364.2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与起竖并行的水平瞄准及姿态修正方法,属于飞行器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当飞行器水平时,车载惯组进行粗对准;同时利用加速度计的输出计算飞行器惯组的俯仰、滚转以及倾角;S2、在粗对准结束时,光电准直仪准直棱镜并输出测量结果;计算得到飞行器惯组的粗略方位Ac,初始化向量A0;S3、通过飞行器惯组的粗略方位、俯仰和滚转建立姿态矩阵后,立即转入姿态跟踪,同时实时更新向量Ai;S4、当飞行器惯组转入姿态跟踪后,并行开展车载惯组精对准和飞行器起竖;S5、起竖完成后,飞行器点火前结束车载惯组精对准并进行飞行器惯组的姿态修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飞行器地面准备阶段瞄准与起竖总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2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1020386.7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滑翔飞行器的滑翔射程解析方法及解析系统,该方法首先在发射坐标系中建立无动力滑翔运动方程,根据无动力滑翔运动方程,结合坐标系转换矩阵得到飞行器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方程;根据飞行器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方程,结合滑翔运动几何关系得到无动力滑翔飞行器运动方程模型,根据无动力滑翔飞行器运动方程模型得到飞行器平衡滑翔射程角;根据飞行器平衡滑翔射程角得到飞行器平衡滑翔射程;本发明实现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在稠密大气层中的滑翔射程计算,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解析计算大气层内无动力滑翔的飞行器射程,有效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957113.6
申请日:2020-09-1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龚旻 , 潘建业 , 高峰 , 张志勇 , 周国哲 , 冯铁山 , 田冠锁 , 王英华 , 涂海峰 , 苏忠威 , 张东 , 任新宇 , 王冀宁 , 周军 , 孙冀伟 , 姜涛 , 杜丹
IPC: G01C25/00
Abstract: 陀螺零偏标定值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根据惯组外部方位基准以及惯组自身的不水平度信息,计算得到惯组测量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的姿态矩阵;根据所述姿态矩阵将地球转速分解至各个敏感轴,得到惯组各敏感轴的地球转速分量;根据敏感轴的地球转速分量与惯组实际各轴输出量,确定陀螺零偏标定值。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不增加额外的操作,具有标定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4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1277034.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龚旻 , 高峰 , 潘建业 , 张志勇 , 周国哲 , 冯铁山 , 田冠锁 , 张意国 , 罗波 , 于贺 , 张东 , 任新宇 , 王冀宁 , 周军 , 李学思 , 苏忠威 , 关嵩 , 甘洛宁 , 葛悦 , 杨朝君 , 张晓赛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水平瞄准方法以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瞄准设备和第二瞄准设备在运载火箭的水平状态下进行瞄准,其中,所述第一瞄准设备包括用于车载定向瞄准的设备;所述第二瞄准设备包括用于人工准直瞄准的设备;在判断出所述第二瞄准设备的第二瞄准结果与所述第一瞄准设备的第一瞄准结果两者之间的误差在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选用所述第二瞄准结果作为对所述运载火箭水平瞄准的初始对准参数,完成水平瞄准。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在确保瞄准精度的同时,避免了人工准直瞄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操作错误造成瞄准误差超差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344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165133.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意国 , 龚旻 , 高峰 , 罗波 , 赵长见 , 马奥家 , 蔡强 , 黄建友 , 曾伟 , 曾鲁 , 张帆 , 谭杰 , 李炳蔚 , 宋志国 , 韩敬永 , 刘博 , 周国哲 , 冯铁山 , 潘建业 , 于贺 , 张子骏 , 佟泽友 , 葛悦 , 张东 , 任新宇 , 年永尚 , 张晓赛 , 齐麟 , 杨瑜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的运载火箭包括头罩,末修舱,姿控系统,末级发动机,和卫星舱;头罩用于保护运载火箭;末修舱连接在头罩的尾端,末修舱的舱壁上设有喷射出口;姿控系统设置在末修舱内,姿控系统包括姿控发动机;其中,姿控发动机的喷管安装在喷射出口处,且姿控发动机的喷管喷出的热流从喷射出口处喷出以调整运载火箭的姿态;末级发动机为火箭末级飞行提供动力;卫星舱连接在末级发动机的尾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设有姿控系统的末修舱设置在头罩与卫星舱之间,姿控系统位于整个运载火箭的头部,从而增加了姿控系统与各飞行状态火箭质心的间距,姿控系统能够为各发动机舱均提供较长的控制力臂,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姿控系统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163774.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梁祖典 , 范新中 , 王宁 , 陈增奎 , 方泽平 , 杨东生 , 单亦姣 , 牛飞 , 王晓鹏 , 王宇锐 , 张瑾瑜 , 雷豹 , 丁国元 , 夏艳 , 程蕾 , 姚重阳 , 许俊伟 , 唐念华 , 刘鹏 , 张东 , 龚旻 , 高峰 , 任新宇 , 王冀宁 , 罗波 , 于贺 , 方平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仪器支架的动特性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运载火箭技术。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有限元仿真对待分析的仪器支架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所述仪器支架放大倍数;在所述放大倍数不满足相应要求时,触发对所述仪器支架进行结构调整,直至所述放大倍数满足相应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44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083024.X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杨东生 , 方泽平 , 陈增奎 , 范新中 , 王宁 , 梁祖典 , 王晓鹏 , 王宇锐 , 牛飞 , 张瑾瑜 , 雷豹 , 丁国元 , 夏艳 , 程蕾 , 单亦姣 , 姚重阳 , 许俊伟 , 唐念华 , 刘鹏 , 张东 , 龚旻 , 高峰 , 任新宇 , 王冀宁 , 罗波 , 于贺 , 韩友滨 , 刘博龙
IPC: F41F3/05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箭固定装置,用于将火箭与发射车固定,包括:固定背板,用于固定于运载火箭的舱体壁的内侧;其中,固定背板的正面与舱体壁的内侧相配合以使固定背板与舱体壁固定时固定背板的正面与舱体壁的内侧贴合;固定接头,固定接头包括固定前板,固定前板用于在舱体壁的外侧与固定背板相对的位置与固定背板固定;其中,固定前板的背面与舱体壁的外侧相配合以使固定前板与舱体壁固定时固定前板的背面与舱体壁的外侧贴合,且固定背板和固定前板之间夹持着舱体壁;其中,固定接头还用于与发射车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火箭固定装置不能适应火箭薄壁舱段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