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71939.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顾春辉 , 李丹圆 , 李晓乐 , 朴忠杰 , 谢泽兵 , 郑宏涛 , 刘敏华 , 许健 , 唐青春 , 张帆 , 吴迪 , 程锋 , 姚纳新 , 陈飞 , 徐喆 , 王金昌 , 王锦锋 , 张庆利 , 张鑫桥 , 李昊男
IPC: B64U7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可调节火箭助推结构及方法,结构包括推力线左调整支座、主推力支座、推力线上调整支座、推力线右调整支座、推力线转接接头、火箭助推销锥座、和三套具有长度可调节功能的螺纹调整连杆组件;推力线调整杆支座和主推力支座与机身框连接,火箭助推销锥座与助推火箭连接,火箭助推销锥座的后端通过推力线转接接头与主推力支座连接,前端通过三套螺纹调整连杆组件分别与推力线左调整杆支座、推力线上调整支座和推力线右调整支座连接。通过推力线调整支座、主推力支座、推力线转接接头及螺纹调整连杆组件的设计,能够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装配可调节功能,在考虑成型装配误差的条件下,实现推力线的微调。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84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265826.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尹进 , 吴迪 , 刘维玮 , 郭爱民 , 王月 , 苏玲 , 肖凯 , 刘赛 , 姚宇地 , 王悦 , 熊艳丽 , 李晓乐 , 彭波 , 贾磊 , 陈亦冬 , 邱丰 , 韩旭 , 石铄 , 王锦锋 , 崔娴娴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真和试验数据混合驱动的结构性能预测方法,在静力试验中,将有限测量数据和仿真数据结合,建立融合模型,利用大量仿真数据和少量试验数据来提高混合数据构造的代理模型精度,发展变保真度模型构建方法,实现结构状态场重构,通过利用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的学习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实现空间维度上的健康预测。在健康监测试验中,利用优化算法对融合模型进行修正,所构建的融合模型融合了健康监测数据,能够反映结构真实物理状态,实现时间维度上的健康预测。本发明充分考虑飞行器的静动力特性和复合材料损伤演化过程与参数变化规律,研究反映结构实时损伤状态和载荷历程的集成多物理量、多参量高保真仿真过程。通过试验数据不断修正有限元模型参数,使得所建立数字原理样机能够对结构的多物理场环境下的力学响应和损伤扩展过程进行高精度映射。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65826.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尹进 , 吴迪 , 刘维玮 , 郭爱民 , 王月 , 苏玲 , 肖凯 , 刘赛 , 姚宇地 , 王悦 , 熊艳丽 , 李晓乐 , 彭波 , 贾磊 , 陈亦冬 , 邱丰 , 韩旭 , 石铄 , 王锦锋 , 崔娴娴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真和试验数据混合驱动的结构性能预测方法,在静力试验中,将有限测量数据和仿真数据结合,建立融合模型,利用大量仿真数据和少量试验数据来提高混合数据构造的代理模型精度,发展变保真度模型构建方法,实现结构状态场重构,通过利用多精度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的学习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实现空间维度上的健康预测。在健康监测试验中,利用优化算法对融合模型进行修正,所构建的融合模型融合了健康监测数据,能够反映结构真实物理状态,实现时间维度上的健康预测。本发明充分考虑飞行器的静动力特性和复合材料损伤演化过程与参数变化规律,研究反映结构实时损伤状态和载荷历程的集成多物理量、多参量高保真仿真过程。通过试验数据不断修正有限元模型参数,使得所建立数字原理样机能够对结构的多物理场环境下的力学响应和损伤扩展过程进行高精度映射。
-
公开(公告)号:CN11083471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002491.2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3/56
Abstract: 一种弹载无人机的折叠机翼,属于航空飞行器结构设计领域,针对弹载无人机副翼驱动机构设计复杂、可靠性低、附加质量多等问题,给出了利用机翼相对机身的横向移动,以此改变机身左右机翼升力面积(升力)大小,进而产生滚转力矩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折叠机翼包括提供滚转力矩的原理及折叠机翼折叠/展开机构;且折叠机翼省去了副翼部分,避免了复杂的副翼驱动机构设计及副翼结构设计,简化了机翼的结构设计及提高了任务执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80727.4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应变传感器、结构检测系统及制造方法,基于3D打印技术将纳米金属浆料直接打印于结构表面,进而固化形成可用于监测结构应变的导电线路。本发明的线路宽度尺寸可低至数十微米,厚度可低至数微米,占用空间小,可以打印于复合材料胶接区域,对胶接质量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大型、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的健康监测。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本发明的导电线路可以实现结构应变的传感和信息传输功能,从而实现结构全寿命周期安全性监测和评估,为未来先进飞行器的重复使用提供必要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03535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51917.8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刚度递减的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舵面结构及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舵面结构设计方案,除了舵轴及其附属件,其余结构均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采用先进的优化设计技术,经过多次迭代计算,使结构尺寸设计最优,舵面结构重量达到最轻,优化后的舵面结构刚度沿轴向递减,即内部骨架腹板厚度尺寸向翼尖及两侧递减,同时蒙皮厚度也非等厚度,而是向翼尖递减,这样能够进一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舵面模态频率,改善了舵面颤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284804.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郭爱民 , 肖凯 , 尹进 , 苏玲 , 王月 , 姚宇地 , 刘赛 , 刘维玮 , 唐青春 , 徐方舟 , 陈飞 , 张化照 , 蔡巧言 , 王飞 , 李晓乐 , 崔占东 , 吴迪 , 王金昌 , 曹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静力试验和热强度试验的现场损伤评估方法,包括:根据静力试验或热强度试验的预试验或使用载荷试验阶段中应变、位移和力传感器的结果,得到响应参量‑载荷百分数曲线和广义刚度数据;基于广义刚度数据设定线性段起始点判据,并确定响应参量‑载荷百分数曲线的线性段起始点;在静力试验或热强度试验设计载荷试验阶段,以确定的线性段起始点为起点,重新确定广义刚度数据;根据重新确定后的广义刚度数据,给出静力试验和热强度试验结构损伤预警判据,结合广义刚度相位‑载荷百分数曲线形态定位损伤源;根据重新确定后的广义刚度数据,给出热强度试验结构加载保护判据,进而判断加载部位附近结构的失稳或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22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166969.5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封闭式翼面结构分区加压成型方法,适用于飞行器翼面类带有较大展长尺度、具有双曲率外形且上、下、左、右封闭式剖面的复合材料结构成型方法和模具方案,翼面类结构方案包括上、下蒙皮蜂窝夹心壁板结构以及中间布置纵向的多根梁结构组成,成型方法包括采用上、下外形控制模具和内部梁之间夹层区壁板真空袋及采用螺纹管式力矩可调辅助撑杆加挡板等方式组合,实现复合材料所有面的加压控制。本发明可针对蜂窝夹心与层压板等不同部位加压所需固化压力不同的条件下,采用分区不等加压的方式,通过共固化,实现结构的整体化高精度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71939.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顾春辉 , 李丹圆 , 李晓乐 , 朴忠杰 , 谢泽兵 , 郑宏涛 , 刘敏华 , 许健 , 唐青春 , 张帆 , 吴迪 , 程锋 , 姚纳新 , 陈飞 , 徐喆 , 王金昌 , 王锦锋 , 张庆利 , 张鑫桥 , 李昊男
IPC: B64F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可调节火箭助推结构及方法,结构包括推力线左调整支座、主推力支座、推力线上调整支座、推力线右调整支座、推力线转接接头、火箭助推销锥座、和三套具有长度可调节功能的螺纹调整连杆组件;推力线调整杆支座和主推力支座与机身框连接,火箭助推销锥座与助推火箭连接,火箭助推销锥座的后端通过推力线转接接头与主推力支座连接,前端通过三套螺纹调整连杆组件分别与推力线左调整杆支座、推力线上调整支座和推力线右调整支座连接。通过推力线调整支座、主推力支座、推力线转接接头及螺纹调整连杆组件的设计,能够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装配可调节功能,在考虑成型装配误差的条件下,实现推力线的微调。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6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11124360.8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Abstract: 一种力学环境下飞行器柔性电缆等效梁单元响应求解方法,在CATIA中对飞行器柔性电缆进行三维建模,抽取中线和点,生成柔性电缆简化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经过转换后得到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完成梁单元网格等效处理和梁单元加载,求解,得到柔性电缆受力分析结果,并进行三种视图的判读,以判断设计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实现了飞行器柔性电缆的简化建模和快速求解,解决了飞行器电缆在力学环境下的响应难评估、强度难校核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