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锁定静叶角度汽轮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01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42311.7

    申请日:2025-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锁定静叶角度汽轮机,包括:汽轮机轴系、轴系轮盘、汽缸、多个汽轮机静叶、一体化角度调节转轮、角度调节平动磁力板、角度调节驱动机构以及角度锁定机构。所述轴系轮盘安装于所述汽轮机轴系上。所述汽轮机轴系和所述轴系轮盘安装于所述汽缸内。所述多个汽轮机静叶分别设置于所述汽缸内,且所述多个汽轮机静叶的顶部伸出所述汽缸。所述一体化角度调节转轮设置于所述汽缸外部,且所述一体化角度调节转轮的内部与所述多个汽轮机静叶相对应适配。借此,本发明的机械锁定静叶角度汽轮机,实现了汽轮机低负荷偏工况下的气动改善和效率提升,且避免了蒸汽流强力冲击下汽轮机静叶发生角度偏移和颤动。

    热电器件测试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8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53577.0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电器件测试装置,所述热电器件测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测试组件,测试组件设置在装置本体内,且包括:热端和冷端,热端与冷端之间限定出测试空间,待测热电器件设置在测试空间内,热端限定出测试空间的一侧设置有箔型热电偶,并适于采集热端的温度数据。根据本申请的热电器件测试装置,可以通过箔型热电偶对热端温度数据进行精确采集,箔型热电偶热响应迅速、灵敏度高且贴近热源界面,可以实现提高检测热端温度变化的反馈速度和精准度,进而可以有效提升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待测热电器件的性能评估和研发优化提供可靠支持。

    冷却系统、船舶动力装置及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9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77758.2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船舶动力装置及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上述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机构、共振管和调节机构,共振管与冷却机构连通,冷却机构运行时产生的流噪声能够沿共振管传播;调节机构的部分设置于共振管内,调节机构能够沿共振管直线运动,以调节共振管的共振频率,以使共振管的共振频率与流噪声的频率相匹配。上述的冷却系统,通过设置共振管和调节机构,根据流噪声的频率对共振管内调节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共振管的共振频率与流噪声的频率相匹配,从而将冷却机构运行时产生的流噪声能量转变为机械振动能量,之后通过常规的减振措施即可将机械振动消除,有效降低了不同运行工况下流噪声的噪声强度。

    不凝结气体分离装置及直混凝汽器

    公开(公告)号:CN1189991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80488.2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不凝结气体分离装置及直混凝汽器。不凝结气体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围板、第一冷却模块、第二冷却模块和气水分离模块,壳体具有容纳腔,围板设于壳体内,围板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将容纳腔分为主凝结区和冷却区,冷却区的底部与主凝结区连通;第一冷却模块设于主凝结区;第二冷却模块和气水分离模块沿壳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冷却区,气水分离模块设于第二冷却模块的上方;壳体设有蒸汽入口、排水口和抽气口,蒸汽入口设于壳体的顶部,用于将汽轮机的排汽口与主凝结区连通;排水口设于壳体的底部,用于与收集装置连通;抽气口设于壳体的侧壁,抽气口与冷却区连通,位于气水分离模块的上方。

    非能动堆舱喷淋系统及核动力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8683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70750.8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非能动堆舱喷淋系统及核动力船舶。非能动堆舱喷淋系统,包括:堆舱和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设于堆舱内;喷淋装置包括闭式承压箱和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与闭式承压箱连通,闭式承压箱用于容纳冷却液和高压气体;在堆舱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喷淋组件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朝向堆舱内的反应堆系统喷淋冷却液;其中,预设压力小于闭式承压箱的初始压力。本发明在发生反应堆系统失水等事故导致堆舱温度和压力快速上升时,高压气体为喷淋组件提供驱动力,克服自身阻力和堆舱背压,持续朝向堆舱内的反应堆喷淋冷却液,快速抑制堆舱内的温度和压力;无需人为干预和能动设备投入,安全性高。

    凝给水系统及船舶动力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54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0645.4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凝给水系统及船舶动力装置。凝给水系统包括:冷凝器、蒸汽发生器、凝水泵、给水泵以及补水组件,冷凝器、凝水泵、给水泵以及蒸汽发生器通过管路依次连通;补水组件设于给水泵的进口处,在凝水泵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补水组件的出口与给水泵的进口断开;在凝水泵失效的情况下,补水组件的出口与给水泵的进口连通。本发明通过在给水泵的进口处设置补水组件,在凝水泵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补水组件与凝给水系统隔离;在凝水泵失效的情况下,补水组件与给水泵连通,给水泵从补水组件内汲水,能够有效避免给水泵失流和蒸汽发生器断流,提升凝给水系统的供水安全性,从而提高船舶动力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9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44913.9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和阻逆扰流器,阻逆扰流器设于换热管内,换热管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其中流体经第一进口流向第一出口为正向流动;流体在换热管内正向流动时,阻逆扰流器的外壁面与换热器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流道;流体在换热管内逆流动时,阻逆扰流器的外壁面与换热器的内壁面接触以实现封堵。本发明通过将阻逆扰流器设于换热管内,流体正向流动时,可减小正向阻力、扰动流体,强化换热效果;流体逆向流动时,可缓慢阻断流体的流动,阻止流体逆向流动,避免突然封堵产生水锤冲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