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两相增压推进可视化测量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10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7345.3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两相增压推进可视化测量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试验水箱,开设有进气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两相增压推进结构,在轴向上的两侧分别与试验水箱连接,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入口端与进气口连通;以及,可视化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测量件,第一测量件包括激光光源、示踪粒子源、高速摄像机以及活动温压测量部,激光光源靠近试验水箱的外端部设置,示踪粒子源设于试验水箱内且靠近入口端设置,高速摄像机设于试验水箱外且对应出口端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水下两相增压推进可视化测量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对水下两相增压推进结构的工作参数测量不便的问题。

    一种外置式直流锅炉的启停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4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99811.3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置式直流锅炉的启停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船用特殊直流锅炉技术领域,所述启停系统包含:启停汽水分离器顶部蒸汽出口通过管道连通于总阀门之后的蒸汽总管;冷凝器的水空间通过管道连接至启停汽水分离器的底部疏水出口,水空间还通过管道连接至直流锅炉;冷凝器的汽空间通过管道连接至蒸汽总管;启停汽水分离器的三个连接口连接管道、以及汽空间连接管道均设置相应阀门,启动初始阶段或者停运最后阶段,总阀门关闭,启停汽水分离器的三个连接口连接管道的阀门、以及汽空间连接管道的阀门全部开启。本申请的启停系统及控制方法,启停分离器位于直流锅炉的出口处,空间布置相对便捷;且采用闭式回路设计,工质利用率高。

    一种汽水分离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1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37622.8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其包括:分离单元内设有与第一收集单元和第二收集单元均连通的分离腔,分离腔的底端出口的上方设有进气件,分离腔的顶端出口处设有调节件,进气件用于使待处理蒸汽在分离腔内螺旋转动,以形成位于中心的冷气流和包覆于冷气流外侧的热气流,调节件被配置为使冷气流从上至下经底端出口流入第二收集单元,并使热气流从下至上经顶端出口与调节件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收集单元。本申请提供的汽水分离装置,可以将待处理蒸汽分离为过热蒸汽和湿蒸汽,并分别沿不同的方向流动,避免了液滴二次携带的问题,且分离单元设于第一收集单元和第二收集单元之间,布置于装置外,简化结构的同时,方便维修更换,提高了装置的维修性。

    一种给水系统流量自适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7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9916.9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水系统流量自适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给水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对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质量进行分析,分析蒸汽质量波动性对蒸汽产生的影响,确保蒸汽质量保持在最佳范围内,通过对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流速进行分析,分析蒸汽流速对于对蒸汽产生的影响,确定蒸汽流速在不同工况下的影响,通过蒸汽焓值和蒸汽质量流量,确定蒸汽的能量输出,并与产生蒸汽所消耗的输入能量进行对比,确定给水系统产生的蒸汽效率,通过对蒸汽质量、蒸汽流速以及蒸汽效率的分析,确定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确定当前的控制参数,本发明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波动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实现节能降本和可靠运行。

    一种具有双层流道的低振动低流阻循环管道泵

    公开(公告)号:CN118242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32726.4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流道的低振动低流阻循环管道泵,包括依次同轴布置的出口泵壳体、主泵壳体、入口泵壳体;主泵壳体从轴心向外依次同轴布置有低流致激励低振动噪声设计的内流道导叶体、流道间隔层、低流阻设计的外流道导叶体、外层泵壳;驱动电机内置于主泵壳体内,与泵轴固连;双流道式复合叶轮体从轴心向外依次同轴布置有与泵轴固连的叶轮体轮毂、低流致激励低振动噪声设计的内流道叶轮体、内流道轮缘体、低流阻设计的外流道叶轮体;入口泵壳体的内壁作为外流道叶轮体的轮缘;本发明能同时满足循环泵泵送工况低振动、自流工况低流阻的设计要求,实现了低振动与低流阻叶片设计的分离,有效降低了该类循环管道泵的设计难度。

    一种纳米流体压缩实验的透明活塞组件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9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41358.3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压缩实验的透明活塞组件及试验方法,涉及流体测试分析技术领域,第一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流体压缩实验的透明活塞组件,所述透明活塞组件包括透明腔体、金属底座和金属活塞,所述透明腔体呈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且透明腔体采用聚碳酸酯和/或超高分子聚碳板;所述金属底座通过密封圈密封设置于透明腔体的底端;所述金属活塞通过密封圈可滑动插入透明腔体中;所述密封圈采用聚四氟乙烯加工而成,且密封圈采用组合密封形式。本申请的透明活塞组件及试验方法,提供一款透明、耐压的活塞装置,以在准静态实验中实时观察活塞内纳米流体的形态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