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6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37115.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凝水系统的控制系统的输出时延导致系统故障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全数字网络化控制系统时延补偿的故障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步骤101,建立核电站凝水系统的控制对象模型;步骤102,按照采样周期,对控制对象模型进行离散化;步骤103,基于离散化的控制对象模型,建立具有时延补偿功能的观测器;步骤104,对观测器进行分析;步骤105,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观测器增益矩阵;步骤106,定义观测器状态估计误差,分析得到观测器输出误差;步骤107,根据观测器输出误差,确定核电站凝水系统是否发生故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故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66940.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测量方法及系统,涉及重心位置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包括:将不规则物体放置于一平地中的任意位置,以平地中的任意一点为原点建立参考坐标系;选择不规则物体与平地的任一接触点为参考点,根据参考坐标系获取参考点位置信息和方向角信息,得到参考数据;在不规则物体周围环绕布置多个磁性指示模块,获取磁性指示模块的磁方位角信息和在参考坐标系中的测量点位置信息,得到测量数据;多个磁性指示模块对应得到多个测量数据;基于多个测量数据得到在参考坐标系下不规则物体按照参考数据进行摆放时的重心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重心位置测量方法存在测量复杂、精度低、成本高、局限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88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493071.9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冷却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区供水的船舶淡水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每个淡水冷却用户的淡水需求量和/或换热需求量,将所有所述淡水冷却用户划分为预设数目个的冷却用户分区,冷却用户分区的数量与所述分区供水管的数量相同;每个冷却用户分区内淡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区供水管连接,分区供水管的每个输出端均与一路淡水冷却调节阀连接至一个淡水冷却用户,通过调节淡水冷却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对应淡水冷却用户的淡水流量。本发明允许每个供水分区内的淡水泵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转速/流量调节,消除了总管‑支管结构的淡水冷却系统中多台淡水泵流量相互耦合而难以调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5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98782.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动力系统早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复杂动力系统中的早期故障微弱信号;将所述早期故障微弱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所述早期故障微弱信号对应的多个IMF分量和残余分量;将多个IMF分量和所述残余分量输入训练完成的微弱故障诊断模型,得到复杂动力系统中的所述早期故障微弱信号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微弱故障诊断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方法,用以提高现有技术中复杂动力系统的早期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实现高精度的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070.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的高效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包括:蒸汽循环系统和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蒸汽循环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凝汽器和分离装置,分离装置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蒸汽发生器的出口、汽轮机、凝汽器、分离装置的进口、第一出口和蒸汽发生器的进口依次连通;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有水基吸收剂进口和水基吸收剂出口;水基吸收剂出口、凝汽器的进口、分离装置的进口、第二出口和水基吸收剂进口依次连通;分离装置用于将凝汽器排出的混合液分离成水和水基吸收剂溶液;其中水经第一出口流向蒸汽发生器,水基吸收剂溶液经第二出口流向热交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9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67166.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5B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估计误差趋势的参考模型切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被控对象系统的分段模型,通过传感器采集被控对象系统的系统状态信息;根据系统状态信息从模型集中抽取相邻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分别估计第一模型、第二模型的第一系统状态值与第二系统状态值;计算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控对象系统的系统状态值与第一系统状态值、第二系统状态值之间的误差,分别得到第一偏差值与第二偏差值,基于第一偏差值计算第一误差趋势集,基于第二偏差值计算第二误差趋势集;根据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分别计算第一子控制律与第二子控制律,结合第一偏差值与第二偏差值、第一误差趋势集与第二误差趋势集,输出目标控制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6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28417.6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D18/00 , G06N3/0464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需要人为干预、无法实时对船舶动力系统中庞大数量的多源传感器进行准确的故障检测、定位和矫正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多源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多种类型的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故障识别,确定传感器故障的类型;通过与传感器故障的类型对应的卷积自编码器对发生故障的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重构,输出矫正数据;将发生故障的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替换为矫正数据,输出重构数据矩阵。采用本方法能够对传感器进行准确的故障检测、分类和故障数据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309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7593.5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船舶低光照环境下的监测图像增强方法,属于图像监测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法不便于操纵员或智能算法对舱室低光照监测图像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图像去雾原理,设置不同去雾比率得到多个调整图像,基于先验信息获得不同光照等级的深度神经网络增强模型,对不同去雾比率的图像套用不同光照等级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多个恢复图像,最终加权得到最优增强恢复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9631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3780.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给水控制系统,应用于蒸汽发生器,包括水位模糊PID控制器和流量图谱映射模块;水位模糊PID控制器包括模糊化单元、模糊规则单元、解模糊单元和蒸汽发生器水位PID控制器;模糊化单元用于输出蒸汽发生器的水位模糊化等级划分因子和水位偏差变化率模糊化等级划分因子;模糊规则单元用于输出上述因子之间的映射关系;解模糊单元用于输出给水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蒸汽发生器水位PID控制器输出给水流量指令;流量图谱映射模块用于输出功耗最低的给水泵转速和给水调节阀开度参数的组合形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给水控制系统能实现蒸汽发生器多工况水位控制和经济性能的多目标综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675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77415.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H04L41/147 , H04L41/14 , H04L41/0803 , H04L43/08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端边云控制网络的流量预测方法,涉及船舶领域,包括:步骤1,对船舶控制网络采用端边云网络架构,各个联网设备通过高速网络进行互联;步骤2,依据预设指标,对所有联网设备进行分类分级;步骤3,根据所有联网设备的分类分级情况,对各联网设备设置网络端口的默认额定网络流量;步骤4,对船舶控制网络的不同典型位置的网络流量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步骤5,确定边侧流量与端侧、云侧之间的流量关系;步骤6,根据不同网络位置的业务工作特点,考虑端侧,边侧,云侧的协作特点,对不同位置的网络流量进行联合建模;步骤7,对不同位置的网络流量抽取其每隔一段时间的数据包,分析其数据特征,并修改完善其流量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