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83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15683.1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地冰级船舶主推进调距桨装置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1)确定冰级符号;2)确定桨叶直径、桨叶数量、螺距比、盘面比、转速基本参数;3)模拟冰冲击载荷计算;4)分析获取在冰冲击载荷下推进器叶片承受的推力、转叶扭矩、冰冲击扭矩载荷、叶片失效载荷数据;5)对调距桨装置的桨叶进行冰载荷计算和分析;6)对桨叶进行冰载荷疲劳分析;7)分析冰载荷通过叶根轴承部分产生的弯矩和冰载荷通过叶根轴承部分进行径向转化产生的力;8)进行调距桨调距机构设计;9)调距机构零部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本发明通过对系统设计、计算、分析和评估工作的开展,开发了冰级船舶运营冰载荷下主推进调距桨装置的设计和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3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752852.9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辅助伺服油缸的配油器,传动阀芯杆组件通过支承衬套套接在配油轴内,传动阀芯杆组件可沿支承衬套移动,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前端连接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后端连接辅助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活塞杆,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连接比例阀,通过比例阀控制辅助伺服油缸的油液进出,实现伺服油缸活塞的前后移动来控制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的进出油口,主控制阀控制桨毂油缸动作,从而实现桨叶螺距调整。并通过配油器上的反馈组件导出传动阀芯杆的轴向位置,将桨毂油缸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配油器反馈组件机械指示水下桨叶螺距角,并转化成螺距发讯器电位计的转角信号,实现电控系统闭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0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59657.0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开环调距桨的螺距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所述螺距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操作模块、调距液压模块和调距桨模块;操作模块用于精确控制调距桨移动距离;调距液压模块用于为调距桨模块提供动力油源;调距桨模块在操作模块控制下移动进而调节调距桨叶片的角度。本发明中螺距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无需复杂的螺距位移反馈装置,即可进行数字化高精确快速响应的螺距位置控制,同时该装置具有高稳定的自适应稳距特性,且无螺距位置控制死区。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3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52852.9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辅助伺服油缸的配油器,传动阀芯杆组件通过支承衬套套接在配油轴内,传动阀芯杆组件可沿支承衬套移动,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前端连接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后端连接辅助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活塞杆,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连接比例阀,通过比例阀控制辅助伺服油缸的油液进出,实现伺服油缸活塞的前后移动来控制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的进出油口,主控制阀控制桨毂油缸动作,从而实现桨叶螺距调整。并通过配油器上的反馈组件导出传动阀芯杆的轴向位置,将桨毂油缸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配油器反馈组件机械指示水下桨叶螺距角,并转化成螺距发讯器电位计的转角信号,实现电控系统闭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0181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26353.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地冰级船舶主推进系统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1)明确航行水域的气象、冰况、法规对船舶主推进系统的要求,2)计算冰区航道中的船舶阻力,确定原动机最小推进功率,3)选用合适的原动机,进行推进器的设计和选型,获取推进器参数,4)冰冲击载荷计算,推进器的强度和疲劳分析,推进轴系强度和疲劳计算,5)计算推力轴承的性能要求,确定齿轮箱的布置型式和内部机构设计,6)轴系校中计算,轴系回旋振动计算,主推进系统的频域扭转振动计算和时域模式下的扭转振动计算,确定冰冲击下主推进系统的峰值扭矩和推力,7)推进器和轴系的冰载荷疲劳强度计算,主推进齿轮传动装置的冰载荷疲劳计算,8)轴系附件设备的选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09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385417.4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调螺距螺旋桨桨叶螺距角度调节和指示机构,包括角度指示刻度板和螺距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指示刻度板由主刻度板和副刻度板组成,用于指示桨叶螺距的角度,所述主刻度板和副刻度板分别安装于桨叶叶根法兰平面上和桨毂体叶根轴承径向圆周面上,所述主刻度板上“0”线对准副刻度板上“0”线;所述螺距角度调节机构由接头组件一、接头组件二和双头内螺纹螺柱组成;所述接头组件一一端与桨叶叶根法兰上内螺纹孔连接,另一端与双头内螺纹螺柱一端内螺纹连接;所述接头组件二一端与桨毂体叶根轴承径向内螺纹孔连接,另一端与双头内螺纹螺柱的另一端内螺纹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微调螺距螺旋桨桨叶螺距角度的精确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1415683.1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地冰级船舶主推进调距桨装置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1)确定冰级符号;2)确定桨叶直径、桨叶数量、螺距比、盘面比、转速基本参数;3)模拟冰冲击载荷计算;4)分析获取在冰冲击载荷下推进器叶片承受的推力、转叶扭矩、冰冲击扭矩载荷、叶片失效载荷数据;5)对调距桨装置的桨叶进行冰载荷计算和分析;6)对桨叶进行冰载荷疲劳分析;7)分析冰载荷通过叶根轴承部分产生的弯矩和冰载荷通过叶根轴承部分进行径向转化产生的力;8)进行调距桨调距机构设计;9)调距机构零部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本发明通过对系统设计、计算、分析和评估工作的开展,开发了冰级船舶运营冰载荷下主推进调距桨装置的设计和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594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2831.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式海上船舶平台姿态控制装置及方法,姿态控制装置包括上层水舱、下层左水舱组、下层右水舱组、左导水管道、右导水管道、导气管、液压‑水缸机组、水缸驱动液压系统、平台姿态控制系统;在船舶平台边缘的四个角位置,分别对称安装上层水舱;下层左水舱组通过右导水管道与右侧上层水舱相连通,下层右水舱组通过左导水管道与左侧上层水舱相连通;下层左水舱组分别通过液压‑水缸机组与下层右水舱组相连;平台姿态控制系统分别驱动船舶平台各边的水缸驱动液压系统调节船舶平台四边上层水舱、下层左水舱组、下层右水舱组中的水量。本发明具有抗摇摆性能强,抗复杂海况性能好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特种大型船舶平台的姿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85417.4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调螺距螺旋桨桨叶螺距角度调节和指示机构,包括角度指示刻度板和螺距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指示刻度板由主刻度板和副刻度板组成,用于指示桨叶螺距的角度,所述主刻度板和副刻度板分别安装于桨叶叶根法兰平面上和桨毂体叶根轴承径向圆周面上,所述主刻度板上“0”线对准副刻度板上“0”线;所述螺距角度调节机构由接头组件一、接头组件二和双头内螺纹螺柱组成;所述接头组件一一端与桨叶叶根法兰上内螺纹孔连接,另一端与双头内螺纹螺柱一端内螺纹连接;所述接头组件二一端与桨毂体叶根轴承径向内螺纹孔连接,另一端与双头内螺纹螺柱的另一端内螺纹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微调螺距螺旋桨桨叶螺距角度的精确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901819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826353.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地冰级船舶主推进系统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1)明确航行水域的气象、冰况、法规对船舶主推进系统的要求,2)计算冰区航道中的船舶阻力,确定原动机最小推进功率,3)选用合适的原动机,进行推进器的设计和选型,获取推进器参数,4)冰冲击载荷计算,推进器的强度和疲劳分析,推进轴系强度和疲劳计算,5)计算推力轴承的性能要求,确定齿轮箱的布置型式和内部机构设计,6)轴系校中计算,轴系回旋振动计算,主推进系统的频域扭转振动计算和时域模式下的扭转振动计算,确定冰冲击下主推进系统的峰值扭矩和推力,7)推进器和轴系的冰载荷疲劳强度计算,主推进齿轮传动装置的冰载荷疲劳计算,8)轴系附件设备的选型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