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357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910183984.4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式螺距指示机构,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成一体后通过轴承安装于配油轴上,所述下壳体下面与固定在船体基座上的防转支柱配合接触连接,防止转动;所述上壳体上面通过支承板固定连接刻度板和螺距发讯器,所述螺距发讯器伸出轴上固定连接指针,并与摇臂一端相连接,摇臂的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拨叉组,拨叉组与反馈环连接;所述螺距发讯器伸出轴通过电位器连接电控系统,用于将伸出轴转动的角位移转化成电信号提供给电控系统,所述指针绕伸出轴摆动,配合刻度板,显示调距桨装置桨叶。本发明能实现长轴系调距桨装置高精度的螺距指示功能,从而提高动力推进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667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53071.1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信号转换功能的紧凑型螺距发讯器,下壳体下部内通过滚动轴承连接伸出轴,伸出轴上部固定连接凸轮,所述凸轮一侧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凸轮接触连接,所述伸出轴上端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固定在下壳体内的三联电位器,三联电位器与安装在在下壳体内的信号转换器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将电位器与输出轴直接连接,拆装方便;充分发挥三联电位器的多电路优点,无需多余连接件,传动精度高;设置信号转换器,仅需通过信号转换器上的两个按钮即可将电压信号转换成4-20mA电流信号,信号标定更便捷,螺距信号传递更稳定。从而提高动力推进系统工作稳定性、使用便利性以及维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3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52852.9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辅助伺服油缸的配油器,传动阀芯杆组件通过支承衬套套接在配油轴内,传动阀芯杆组件可沿支承衬套移动,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前端连接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后端连接辅助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活塞杆,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连接比例阀,通过比例阀控制辅助伺服油缸的油液进出,实现伺服油缸活塞的前后移动来控制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的进出油口,主控制阀控制桨毂油缸动作,从而实现桨叶螺距调整。并通过配油器上的反馈组件导出传动阀芯杆的轴向位置,将桨毂油缸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配油器反馈组件机械指示水下桨叶螺距角,并转化成螺距发讯器电位计的转角信号,实现电控系统闭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74177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10032516.8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环式配油器,配油轴内孔配合连接双油管,配油轴两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剖分式箱体,剖分式箱体内设有调距回转密封组件和静压回转密封组件,且调距回转密封组件和静压回转密封组件分别空套于配油轴上,并与配油轴间隙配合,调距回转密封组件通过两只调距油路接头体连接液压系统高压油管路,并形成液压回路,静压回转密封组件通过静压油路接头体连接液压系统低压油管路,并形成液压回路,冷却油路组件固定在剖分式箱体上,冷却油路组件的冷却油管出口固定于滚动轴承上方。本发明实现液压配油功能的同时可有效控制调距桨密封间隙大小和配油密封泄漏量,从而控制密封副的温升,提升液压配油效率,提高调距桨装置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3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752852.9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辅助伺服油缸的配油器,传动阀芯杆组件通过支承衬套套接在配油轴内,传动阀芯杆组件可沿支承衬套移动,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前端连接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传动阀芯杆组件中的传动阀芯杆后端连接辅助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活塞杆,伺服油缸组件中的伺服油缸连接比例阀,通过比例阀控制辅助伺服油缸的油液进出,实现伺服油缸活塞的前后移动来控制机液伺服装置的主控制阀的进出油口,主控制阀控制桨毂油缸动作,从而实现桨叶螺距调整。并通过配油器上的反馈组件导出传动阀芯杆的轴向位置,将桨毂油缸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配油器反馈组件机械指示水下桨叶螺距角,并转化成螺距发讯器电位计的转角信号,实现电控系统闭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7335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83984.4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式螺距指示机构,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成一体后通过轴承安装于配油轴上,所述下壳体下面与固定在船体基座上的防转支柱配合接触连接,防止转动;所述上壳体上面通过支承板固定连接刻度板和螺距发讯器,所述螺距发讯器伸出轴上固定连接指针,并与摇臂一端相连接,摇臂的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拨叉组,拨叉组与反馈环连接;所述螺距发讯器伸出轴通过电位器连接电控系统,用于将伸出轴转动的角位移转化成电信号提供给电控系统,所述指针绕伸出轴摆动,配合刻度板,显示调距桨装置桨叶。本发明能实现长轴系调距桨装置高精度的螺距指示功能,从而提高动力推进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9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65737.8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液压冲击的调距桨双向锁止装置,阀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艉螺塞、端盖,端盖内固定连接艏螺塞,两个卸荷锥阀分别安装在阀体孔内和端盖内,并分别通过弹簧与艉螺塞和艏螺塞弹性连接,两个卸荷锥阀前部分别与阀体内孔密封面配合连接;位于艉螺塞的卸荷锥阀与阀体内的腔A连通,位于端盖的卸荷锥阀与阀体内的腔B连通;控制活塞安装在阀体孔中间内,可轴向自由移动,控制活塞两侧分别连通油路A、B。本发明的装置在调距桨调距时卸荷功能不起作用,只在稳距工况时卸荷功能起作用,因此不影响调距桨的最高工作压力。通过减小卸荷压力设定值,降低油路油压,从而减小反向调距时的液压冲击,提高调距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7417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2516.8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环式配油器,配油轴内孔配合连接双油管,配油轴两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剖分式箱体,剖分式箱体内设有调距回转密封组件和静压回转密封组件,且调距回转密封组件和静压回转密封组件分别空套于配油轴上,并与配油轴间隙配合,调距回转密封组件通过两只调距油路接头体连接液压系统高压油管路,并形成液压回路,静压回转密封组件通过静压油路接头体连接液压系统低压油管路,并形成液压回路,冷却油路组件固定在剖分式箱体上,冷却油路组件的冷却油管出口固定于滚动轴承上方。本发明实现液压配油功能的同时可有效控制调距桨密封间隙大小和配油密封泄漏量,从而控制密封副的温升,提升液压配油效率,提高调距桨装置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9321212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1889753.2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液压冲击的调距桨双向锁止装置,阀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艉螺塞、端盖,端盖内固定连接艏螺塞,两个卸荷锥阀分别安装在阀体孔内和端盖内,并分别通过弹簧与艉螺塞和艏螺塞弹性连接,两个卸荷锥阀前部分别与阀体内孔密封面配合连接;位于艉螺塞的卸荷锥阀与阀体内的腔A连通,位于端盖的卸荷锥阀与阀体内的腔B连通;控制活塞安装在阀体孔中间内,可轴向自由移动,控制活塞两侧分别连通油路A、B。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调距桨调距时卸荷功能不起作用,只在稳距工况时卸荷功能起作用,因此不影响调距桨的最高工作压力。通过减小卸荷压力设定值,降低油路油压,从而减小反向调距时的液压冲击,提高调距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22940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21328677.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IPC: B63H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信号转换功能的紧凑型螺距发讯器,下壳体下部内通过滚动轴承连接伸出轴,伸出轴上部固定连接凸轮,所述凸轮一侧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凸轮接触连接,所述伸出轴上端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固定在下壳体内的三联电位器,三联电位器与安装在在下壳体内的信号转换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电位器与输出轴直接连接,拆装方便;充分发挥三联电位器的多电路优点,无需多余连接件,传动精度高;设置信号转换器,仅需通过信号转换器上的两个按钮即可将电压信号转换成4-20mA电流信号,信号标定更便捷,螺距信号传递更稳定。从而提高动力推进系统工作稳定性、使用便利性以及维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