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下潜器的人员应急呼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652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97292.2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下潜器的人员应急呼吸系统,其包括固定式供气部分和便携式供气部分;固定式供气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应急呼吸集成减压阀组、应急呼吸空气滤器、应急呼吸空气分配器;应急呼吸集成减压阀组的前端与高压空气系统的中压空气管路连通;所述应急呼吸空气分配器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水下潜器的各个战位;便携式供气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应急呼吸充气装置和便携式应急气源;应急呼吸充气装置的空气来源于高压空气系统;应急呼吸充气装置为便携式应急气源充气;便携式应急气源外接呼吸面具。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潜水器内现有的高压空气,长时间大量提供可呼吸空气,保证潜器事故情况下人员的呼吸需求。

    用于高原地区的环境模拟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020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72378.X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原地区的环境模拟系统,其包括增压模块、制氧模块、舱体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增压模块与舱体连接,还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检测以及控制舱体内的环境指标增加舱体内大气压力;所述制氧模块与舱体连接,还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检测以及控制舱体内的环境指标增加舱体内的含氧量;本发明通过增压模块和制氧模块分别增加舱体内的压力以及含氧量,增加人员所处环境气压,随着舱体内大气压力的升高,舱体内空气中氧分压也随之升高,从而增加血液及组织中的物理溶解氧,提高氧的渗透力,增加血氧含量和血氧的弥散作用,对高原反应、高原缺氧有良好的功效。

    一种水下装备集成化呼吸供氧系统及供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1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33110.X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装备集成式呼吸氧供氧系统,包括液氧供氧装置、集成式氧气调压阀块、空氧混合组件和控制模块;所述液氧供氧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集成式氧气调压阀块的入口端连通,集成式氧气调压阀块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路与空氧混合组件连通;所述空氧混合组件通过主通风管道与水下设备的各舱室连通,空氧混合组件通过回风管路与水下设备的各舱室连通;水下设备还设有用于检测各舱室氧气浓度的舱室综合监控装置;所述液氧供氧装置、集成式氧气调压阀块、舱室综合监控装置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供氧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整合了集成式氧气调压阀块、空氧混合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确保全船供氧氧浓度的控制。

    一种舰船用高压氧气充泄放阀组

    公开(公告)号:CN11403386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1337603.7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船用高压氧气充泄放阀组,包括主截止阀、充注副阀和泄放副阀,所述主截止阀设有三个彼此可连通的接口C、接口D和接口E;所述充注副阀设有相互连通的接口A和接口F;所述泄放副阀设有相互连通的接口B和接口G;所述主截止阀的接口C与下游高压氧气系统管路连通;所述主截止阀的接口D通过第一管路与充注副阀的接口F连接于一体;所述主截止阀的接口G通过第二管路与泄放副阀的接口G连接于一体;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外部均设有保护壳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阀组将主截止阀、充注副阀、泄放副阀三个阀块进行插装式集成设计,实现了充注、泄放的功能集成,操作安全,便于模块式的更换及维修。

    一种水下潜器干湿转换与人员减压调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4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1881.0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潜器干湿转换与人员减压调控系统,包括注排水系统、供排气系统,以及干湿转换与减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注排水系统设有连通水下潜器的舷外海水与干湿转换舱的管路,用于将舷外的海水注入干湿转换舱内,该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注排水系统还设有用于将干湿转换舱内的水排出的管路,以及用于将压载水舱里的海水转注到干湿转换舱的管路,该管路上设置有干湿转换泵;所述供排气系统设有连通压缩空气气源与干湿转换舱的管路,用于向干湿转换舱供气;所述供排气系统还设有用于将干湿转换舱内空气排出的管路;各管路上分别设有电动控制阀门;所述系统还设有分别用于检测主舱和干湿转换舱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干湿转换与减压控制系统分别与各管路上的电动阀门、流量调节阀、干湿转换泵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干湿转换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实现干湿转换舱的干舱转湿舱注水功能、湿舱转干舱排水功能、注气均压功能、人员减压功能,从而保证干湿转换舱常态下可处于干式、常压状态。

    一种舰船用高压氧气充泄放阀组

    公开(公告)号:CN114033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7603.7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船用高压氧气充泄放阀组,包括主截止阀、充注副阀和泄放副阀,所述主截止阀设有三个彼此可连通的接口C、接口D和接口E;所述充注副阀设有相互连通的接口A和接口F;所述泄放副阀设有相互连通的接口B和接口G;所述主截止阀的接口C与下游高压氧气系统管路连通;所述主截止阀的接口D通过第一管路与充注副阀的接口F连接于一体;所述主截止阀的接口G通过第二管路与泄放副阀的接口G连接于一体;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外部均设有保护壳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阀组将主截止阀、充注副阀、泄放副阀三个阀块进行插装式集成设计,实现了充注、泄放的功能集成,操作安全,便于模块式的更换及维修。

    补重消耗燃油舱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1587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9276.X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重消耗燃油舱,包括舱体和海水泵,所述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竖直的分舱区,所述分舱区之间通过转移管连通,所述转移管的上端开口位于上一个分舱区的顶部,所述转移管的下端开口位于下一个分舱区的底部,所述的分舱区包括有一个首舱区,所述首舱区为最上一个分舱区,所述首舱区的底部通过补重管路与海水泵连通,所述的分舱区还包括有一个尾舱区,所述尾舱区为最末一个分舱区,所述尾舱区的顶部通过装载消耗管路与用油模块连通,同时,所述尾舱区的顶部还通过通气管路与大气连通,所有管路上均串接有控制阀。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大型船舶燃油供给和海水原位补重,减少了船舶航行过程重量重心的控制难度,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一种多级多孔孔板式低噪声节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254136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715250.9

    申请日:2014-11-25

    Inventor: 杨怀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多孔孔板式低噪声节流装置包括壳体和多孔孔板,所述壳体内部为一个贯通的通孔,通孔两端端口分别为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通孔内通过螺杆和螺母间隔安装有多孔孔板,螺杆的两端与通孔两端端口安设的多孔端板或端架相联,所述多孔孔板设有一个中心孔,围绕中心孔周向间隔开设有过流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多孔孔板多级限流,节流降压范围大,易于调节,且降低噪声的效果显著。2、采用总压分级降压的方法,避免气蚀和闪蒸现象的发生,有效地保护装置,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噪声也减小。3、采用螺杆螺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便于装置的重组及系列化设计。

    一种舰船用高压氧气舷侧阀

    公开(公告)号:CN20831149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00044.9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舰艇用高压氧气舷侧阀,主要包括阀体、截止活门、主轴套、主轴、手柄、阀体尾座、压紧螺套和手轮,所述阀体开设有中腔孔,以及分别与中腔孔连通的侧通道孔和垂直通道孔;所述截止活门位于垂直通道孔与侧通道孔的交汇处,截止活门与垂直通道孔上端的锥面共同形成锥面密封结构形式;所述主轴套的一端与截止活门相连,主轴套的另一端与主轴的一端相连,主轴的另一端依次与压紧螺套A和手轮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截止活门采用锥体结构,与阀体垂直通道上的微小锥面共同形成锥面密封结构形式,可控制阀体内部高压氧气的流通。

    船舶海水补重式燃油系统用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548469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40148.2

    申请日:2015-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海水补重式燃油系统用监测装置,包括界面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处理器和显示报警器,所述界面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燃油舱内,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燃油消耗管路和补重管路上,所述界面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显示报警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燃油系统各种状态的实时监测,操作简单,而且测量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