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45563.7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7 , G06N3/0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柴油机实时仿真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仿真和试验结合的方法获取训练样本;2)以训练样本的转速、喷油量、喷油时刻以及喷油量随时间变化率作为输入层,增压压力、缸内最大燃烧压力、涡前排温、有效燃油消耗率以及输出扭矩作为输出层,构建GRNN神经网络;3)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4)采用粒子群算法PSO算法确定GRNN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的最优值;5)对构建的模型在Simulink软件中进行训练和评估,获得最终的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性能模型构建方法,可以在满足计算速度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从而提升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396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39393.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润滑油供油系统,包括可靠油站、清滑油箱和滑油蓄能器,所述可靠油站通过供油总管与发电机组内部的滑油通道入口连通,发电机组内部的滑油通道出口通过回油管路与可靠油站连通,所述清滑油箱通过放油管路与供油总管连通,所述滑油蓄能器通过第一管路与供油总管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供油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可靠油站设计为基础,利用可靠油站备用滑油泵配置与蓄能器应急供油、清滑油箱重力供油组合优化设计,可实现故障工况下发电机组安全供油,大幅提升系统供油可靠性,保证了水下航行器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934503.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量需求。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通径循环水系统的自流循环设计方法,针对进口导流装置内流道进行优化设计,包括S1、考虑水下航行器表面粘性流体绕流产生的边界层效应对自流循环引水效果的影响,确定引水口的布置位置;S2、在保证截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通过流场仿真,分析不同入口形状对系统自流能力的影响,进而确定对自流能力影响最小的引水口截面形状;S3、开展进口导流装置内流道阻力优化设计:对导流装置内流道特征进行多参数优化,采用二阶响应面回归模型确定内流道主要特征的最优组合,使系统自流流量达到最大。本发明可支撑紧凑空间下小通径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1483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89365.6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海水回路和淡水回路,分别由两条海水管路及淡水换热管路并联组成,海水管路上均设有海水泵、海水球阀、海淡换热器单元和海水流量调节阀,淡水换热管路与冷却水用户管路形成内循环。本发明利用分体式换热器的设计方式,通过切换换热器启闭状态,匹配变工况时冷却水系统的不同换热量需求,可降低冷却用户支路流量调节阀的调节需求,利于冷却水系统的流量调节分配与流致噪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34503.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通径循环水系统的自流循环设计方法,针对进口导流装置内流道进行优化设计,包括S1、考虑水下航行器表面粘性流体绕流产生的边界层效应对自流循环引水效果的影响,确定引水口的布置位置;S2、在保证截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通过流场仿真,分析不同入口形状对系统自流能力的影响,进而确定对自流能力影响最小的引水口截面形状;S3、开展进口导流装置内流道阻力优化设计:对导流装置内流道特征进行多参数优化,采用二阶响应面回归模型确定内流道主要特征的最优组合,使系统自流流量达到最大。本发明可支撑紧凑空间下小通径循环水系统自流循环方案设计,提升系统自流能力,满足设计航速范围内特别是低航速时的自流流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83583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289365.6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H2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回路冷却水系统变工况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海水回路和淡水回路,分别由两条海水管路及淡水换热管路并联组成,海水管路上均设有海水泵、海水球阀、海淡换热器单元和海水流量调节阀,淡水换热管路与冷却水用户管路形成内循环。本发明利用分体式换热器的设计方式,通过切换换热器启闭状态,匹配变工况时冷却水系统的不同换热量需求,可降低冷却用户支路流量调节阀的调节需求,利于冷却水系统的流量调节分配与流致噪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35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41018.2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叶轮叶顶动态压力测量和锁相装置,包括光纤位移传感器、动态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采集卡以及计算机,光纤位移传感器经一信号放大器与采集卡的一采集通道连接,动态压力传感器经另一信号放大器与采集卡的另一采集通道连接,采集卡和计算机连接,光纤位移传感器和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将其所感应的信号传送至各自的信号放大器,进行信号转换,之后经同一个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并由计算机显示和存储数据。本发明提出的离心压缩机叶轮叶顶动态压力测量和锁相装置,能够在测量叶顶间隙大小的同时,实现同一周向位置动态压力在多个旋转周期内的锁相,以及各流道相同相位位置动态压力的锁相。
-
公开(公告)号:CN210090446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777355.X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汽水集中取样系统,包括集成冷却器和多个取样管路组件;所述集成冷却器内设冷源流体通道和多个热源流体通道;所述取样管路组件包括取样管路,取样管路的上游为取样端,取样管路上依次配置有截止止回阀、温控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截止止回阀的出口与集成冷却器的一个热源通道的入口连通,该热源通道的出口与温控电磁阀的入口连通;所述流量调节针阀的出口与流通池连通,流通池与排污总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针对船用蒸汽动力系统多部位水质监测迫切需求和空间尺寸限制,设计多个取样管路共用一个集成冷却器,显著减小了取样系统的体积及空间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202848776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525799.2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卷筒卷车,它包括支架和驱动装置,在支架上安设有卷轴,驱动装置与卷轴相配置,其特征在于在卷轴上间隔安设有多个卷筒,各卷筒均通过双向棘轮机构与卷轴相配合,在支架上对应各卷筒设有用于锁定卷筒的止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了紧凑的双向棘轮机构传动和止动装置,实现了卷筒组同轴分动,解决了多根电缆、钢索等的贮存和任意收放的问题。2.卷车结构紧凑,一台多卷筒同轴分动的电动卷车可实现多台单卷筒卷车功能,可极大地简化设备,节省施工空间。3.卷车引入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增减卷筒数量,结构简单、改换方便、制作容易,适用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04008841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87290.2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船用多功能手持式蓄电池测量仪,至少包括电压测量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比重测量模块及测量室,电压测量模块由电压测量横柄、可调节接触式探头、电压测量电路构成,两个可调节接触式探头可调节地设置在电压测量横柄的两端部;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电压测量横柄上;比重测量模块由电解液移液器、超声波测量比重电路组成,电解液移液器由橡皮吸球及移液管组成,移液管的一端与橡皮吸球相通、另一端依次穿过测量室及电压测量横柄的中心伸入电解液中,超声波测量比重电路的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设置在测量室内的移液管纵向的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单人单手一次性完成船舶铅酸蓄电池电压、温度、比重三项指标测量,重量轻、测量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