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1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4496.6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杆折叠型隔震沟盖板装置,包括上折叠盖板和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直线轴承A、固定直线轴承B、光轴、活动直线轴承、斜向折叠机构以及竖向支撑机构,光轴依次穿过固定直线轴承A、活动直线轴承、竖向支撑机构以及固定直线轴承B上设置的中心孔,活动直线轴承和竖向支撑机构能够沿着光轴在固定直线轴承A与固定直线轴承B之间滑动;光轴能够在固定直线轴承A中滑动;两块上折叠盖板共同支撑在竖向支撑机构顶部并与竖向支撑机构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斜向折叠机构一端与上折叠盖板通过销轴铰接,另一端与固定直线轴承B通过销轴铰接。本申请能保证隔震关键技术实现,且能快速恢复的连杆折叠型隔震沟盖板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1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55869.0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通信塔柱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预应力通信塔柱包括有基础、塔柱主体以及安装在塔柱主体上部的通信塔天线;塔柱主体包括有下部的加固段、上部的非加固段、顶部抱箍、预应力束、中间抱箍和斜向撑杆;顶部抱箍环箍在加固段的顶部位置处;预应力束有一组、沿塔柱主体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其中,预应力束的上端与顶部抱箍连接,预应力束的下端与基础连接;中间抱箍有一组、沿竖向平行间隔环箍在加固段上;斜向撑杆倾斜设置在中间抱箍与预应力束之间,斜向撑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中间抱箍上,斜向撑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预应力束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预应力通信塔柱存在的材质稳定性较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构件变形翘曲和裂缝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82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90347.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8 , F05B2230/232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凝土筒与钢筒组合塔架的转换环梁及其施工方法,转换环梁设于混凝土塔筒与钢塔筒之间,由水平设置的圆环形底板、固定在圆环形底板上的环梁腹板以及覆盖在环梁腹板顶部的法兰围合而成;圆环形底板为环形箱梁的下翼缘板,法兰为上翼缘板;环梁腹板焊接在圆环形底板上;法兰的上表面与钢塔筒固定,下表面对应两圈环梁腹板的位置分别凸起形成凸口,所述凸口与环梁腹板的顶端对应连接;圆环形底板和法兰上分别对应开有预应力束预留孔,体内预应力束自下而上穿过混凝土塔筒和转换环梁后用预应力锚具固定。本发明能减小塔筒混凝土截面内的额外预应力压力,减小混凝土塔筒截面厚度,降低混凝土材料用量的同时减小预制混凝土塔筒的吊装安装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29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43084.7
申请日:2014-01-29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震支座水平变形记录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探针、记录板和数字转换器;上支架的顶端与隔震支座的上端板或上支墩固定连接,且与上端板或上支墩在水平方向上无相对位移,上支架的下端与探针连接,用于带动探针移动;探针的底端与记录板接触构成数据采集对,记录板用于记录探针与记录板的相对水平运动,记录板还连接到数字转换器,用于将记录板传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记录板固定在下支架上,下支架与隔震支座的下端板或下支墩固定,下支架与下端板或下支墩在水平方向上无相对位移,该隔震支座水平变形记录装置能够实时记录隔震支座的水平变形,便于工程师评判隔震支座的工作性能,及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7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31827.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4B7/14
Abstract: 一种轮辐式预应力张弦穹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径向梁、纬向梁、外围结构柱和屋面,径向梁包括中心内环梁,纬向梁包括预应力张弦梁主梁,预应力张弦梁主梁包括上层张弦梁主梁、下弦索和撑杆,撑杆为可调杆,通过调整撑杆实现调整后的预应力张弦梁主梁在同一荷载作用下各撑杆位置处的弯矩值的比值与在预应力作用下各撑杆位置处的反弯矩值的比值一致。本发明通过调整撑杆,使得张弦梁预应力索在外围撑杆位置转角较大,内部几道撑杆位置处转角逐步减小,根据预应力张弦梁主梁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及撑杆布置间距,改变撑杆位置预应力索的转角大小,以适应荷载的变化,并平衡荷载弯矩,达到最大限度调整预应力张弦梁主梁。
-
公开(公告)号:CN1119107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375614.0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的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连接板、高强拉索、锚板和受压弹簧;连接板布置在高强拉索两端位置处;在连接板上、沿着垂直于高强拉索的方向连接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穿孔;高强拉索拉设在钢结构框架的框格中;在高强拉索的两端连接有钢拉杆;钢拉杆穿在挡板的穿孔中;锚板连接在钢拉杆上、靠近端部位置处;受压弹簧套设在钢拉杆上、位于锚板与挡板之间;在锚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耗能阻尼器;耗能阻尼器一端与锚板固定连接,耗能阻尼器另一端与挡板相接触。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钢支撑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防屈曲支撑震后残余变形较大,不易修复以及支撑的截面往往较大,影响开窗和墙板的装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480558.7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拱形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主拱桁架和次桁架构成的拱形空间结构;主拱桁架包括预应力主拱桁架段和非预应力主拱桁架段;预应力主拱桁架段布置在主拱桁架的中部;非预应力主拱桁架段有两个,布置在预应力主拱桁架段的左右两侧;非预应力主拱桁架段的下端与预埋在结构柱顶部的锚固件连接,非预应力主拱桁架段的上端与预应力主拱桁架段拼接连接;在预应力主拱桁架段的下方拉设有预应力索;预应力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预应力主拱桁架段的底部两侧;在预应力主拱桁架段与预应力索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拱形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速度慢、施工费用高以及结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19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572452.5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塔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预应力混凝土塔柱结构包括塔柱节段;塔柱节段有一组、沿竖向依次连接;塔柱节段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有下连接环段、中间环段和上连接环段;下连接环段的内侧面上、靠近底面位置处设有下部预埋件,下连接环段的顶面上预留有顶部连接钢筋;上连接环段的内侧面上、靠近顶面位置处设有上部预埋件,上连接环段的底面上预留有底部连接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塔柱结构中,相邻塔柱节段之间通过上方的下连接环段的下部预埋件与下方的上连接环段的上部预埋件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预制拼装预应力混凝土塔柱结构的成本较高和施工工期较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82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490347.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8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凝土筒与钢筒组合塔架的转换环梁及其施工方法,转换环梁设于混凝土塔筒与钢塔筒之间,由水平设置的圆环形底板、固定在圆环形底板上的环梁腹板以及覆盖在环梁腹板顶部的法兰围合而成;圆环形底板为环形箱梁的下翼缘板,法兰为上翼缘板;环梁腹板焊接在圆环形底板上;法兰的上表面与钢塔筒固定,下表面对应两圈环梁腹板的位置分别凸起形成凸口,所述凸口与环梁腹板的顶端对应连接;圆环形底板和法兰上分别对应开有预应力束预留孔,体内预应力束自下而上穿过混凝土塔筒和转换环梁后用预应力锚具固定。本发明能减小塔筒混凝土截面内的额外预应力压力,减小混凝土塔筒截面厚度,降低混凝土材料用量的同时减小预制混凝土塔筒的吊装安装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0524062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76644.X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F16L3/12 , F16L59/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12 , F16L59/135
Abstract: 一种高温高压大直径管道盲端固定支架及其固定方法,至少包括一个支架单元,支架单元包括:环形反力加劲板,其板面垂直于管道中轴线,焊接在管道外表面上;纵向传力加劲板,板面垂直于环形反力加劲板并抵在环形加劲板背向管道盲端力作用的一侧,沿环形反力加劲板绕管道均匀排列一周,与环形加劲板及管道均焊接连接;箱型转换环梁,设置在环形反力加劲板受管道盲端力作用的一侧,与环形反力加劲板的间隙填充绝热保温材料;传力牛腿,垂直均匀焊接在箱型转换环梁的外表面上;传力框架。本发明一方面隔绝高温管道向管道系统传递热量给主固定支架,另一方面可有效抵抗管道盲端力,使用框架传力,稳定可靠,可以用在大直径的管道主固定支架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