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52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2184.9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F16S5/00
Abstract: 一种面向太空装备的轻质高承载抗冲击多功能积木超结构,积木超结构主要由不同尺度的薄壁基础胞元组成,薄壁基础胞元之间首先利用壁身内陷缺口几何约束进行空间自锁,形成可周期阵列的中尺度结构胞元,然后利用薄壁基础胞元端面缺口几何约束进行空间自锁,在空间前后左右多维度可进行积木超结构无限制拓展,以形成大尺度太空桁架及其装备结构;针对不同宏观结构的大尺度太空桁架及其装备,可由不同拓扑截面的小尺度薄壁基础胞元进行“搭积木”式装配制备,该装配过程不易受太空极端多变环境影响,具有轻质、高承载、耐冲击、易部署等诸多优势,为破解未来大型空间结构发展提出重要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46957.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B29C64/295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4D打印智能可变构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锂离子电池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且多次变形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一体化连续快速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当前储能电池不能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构型变化的技术问题,对于推动具有感知‑决策‑响应‑自供能功能的一体化智能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4D打印技术一体化连续快速打印正、负极和固态电解质,能使正、负极分别与固态电解质的固固界面紧密结合,降低界面阻抗,提高离子扩散速率,进而提升所述智能可变构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64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9741.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32B27/28 , B32B27/12 , B32B27/02 , B32B27/06 , B32B33/00 , B32B3/08 , B32B7/08 , B64G1/58 , B64G1/54 , G01K7/22 , C23C14/28 , C23C14/35 , C23C14/58 , C23C1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柔性复合航天器热控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热控组件包括N层镀金属柔性高反射聚合物材料、N‑1层涤纶网、VO2柔性薄膜;航天器结构向外,依次布置第1层镀金属柔性高反射聚合物材料、第1层涤纶网、第2层镀金属柔性高反射聚合物材料、第2层涤纶网,如此交替,直到第N‑1层镀金属柔性高反射聚合物材料、第N‑1层涤纶网,最后布置第N层镀金属柔性高反射聚合物材料,第N层镀金属柔性高反射聚合物材料的金属层位于最外侧,金属层的另一侧镀VO2柔性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14081.6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Q15/00 , B29C64/153 , B29C64/214 , B29C64/245 , B29C64/268 , B29C64/321 , B29C64/379 , B29C64/357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70/00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谐振结构电磁超材料及一体化制造方法,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灵活排布,可增加电长度、降低谐振吸收频率,实现超材料吸波体的小型化,同时可以实现宽角入射波的高效吸收;通过多重激光混合增材制造设备,在无氧环境下,实现激光诱导高分子材料石墨烯化,使之成为导电材料,通过逐层堆积,实现导电材料/介电材料混合成型,最终成型三维谐振结构电磁超材料结构,在武器隐身吸波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2785.8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可编程变形超结构的分形‑堆叠设计方法,属于结构与机构技术领域;设计变形超结构的组成,变形超结构包括n个片芯、电加热片、前端盖、后端盖、前紧固头、后紧固头、螺钉和螺母;n为正整数;设计片芯、前端盖、后端盖、前紧固头、后紧固头、螺钉和螺母的材料;根据片芯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确定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通过弹塑性本构近似等效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加载‑卸载段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制作片芯;设计电加热片;堆叠组装变形超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相变应变的分布优化,实现片芯输出变形量可设计定制,通过堆叠组装,实现输出力可编程定制,通过温度控制设计,实现片芯热致相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8953.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激光防护空心拓扑仿生超结构成型方法,包括:第一步,仿生超结构分层和拓扑降维变形;第二步,以蒙皮表面为参考初步设计成型模具;第三步,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成型过程仿真计算,优化拓扑图形,并拟合时间‑压力参数曲线;第四步,以优化后的模拟结果加工成型模具;第五步,将拟合的时间‑压力曲线优化成梯度参数后输入进设备中;第六步,根据定位安装模具;第七步,四层板材之间涂覆止焊剂,组合焊接;第八步,将焊合好的多层板放置于模具中,升温;第九步,到温后,执行成型程序;第十步,程序完成后冷却至出炉温度,出炉,空冷至室温。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实现微小仿生十四面体超结构高精度单道次整体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773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4903.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22F10/25 , B29C64/171 , B29C64/209 , B29C64/20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22F10/85 , B22F10/38 , B33Y70/10 , B33Y80/00 , B33Y40/20 , B22F1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轻质承载与激光防护的力热超结构制备方法,采用轻质金属骨架点阵与烧蚀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点阵相互嵌套的双重点阵结构设计,利用3D打印成型工艺,结合多种材料选区成型的新型技术优势,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计算优化,实现兼具轻质承载与激光防护的力热超结构一体化高精度成型。该方法制备出的超结构在设计范围内提升了结构比强度和比刚度,同时兼具激光防护功能,对整体减重及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106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15120.2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B29C64/171 , B29C64/379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锁可折叠的各向异性超结构、承载结构和成型产品,所述各向异性超结构中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子单元,每个子单元具有折痕,折痕包括脊线和谷线,所述子单元通过脊线和谷线之间的连接部形成可折展的折叠结构。在本发明中利用超结构材料的各向异性特性,实现了新型的压缩折叠功能,当超结构材料受到压缩力时能够通过内部子单元的不对称折叠和伸展,产生自锁效应,从而在不增加额外固定件的情况下,实现结构的稳固支撑,通过利用可折叠的各向异性超结构材料的自锁性能不仅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还大大增强了其在承载外部物体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19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4089.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32B9/04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17/02 , B32B17/12 , B32B38/00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8/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昆虫外骨骼形态铺层复合材料面板、夹芯结构及制备方法。夹芯结构包括两片仿生铺层复合材料面板和一块芳纶蜂窝芯层。仿生铺层复合材料面板借鉴昆虫外骨骼的螺旋堆叠微结构,铺层设计考虑复合材料的对称性和均衡性要求,通过在相邻纤维层间引入固定的旋转角度,并以转过180°为一个周期,循环铺设若干个周期后热压固化而成。仿生铺层设计有效减小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应力,弱化复合材料固有的各向异性,提升横向承载和抗冲击能力。仿生铺层复合材料面板与芳纶蜂窝芯层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冲击吸能、减振降噪、电磁屏蔽等优势,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有望广泛运用于各类航天飞行器的主承力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0570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22187.2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0/36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一种竹筒构型仿甲虫鞘翅仿生吸能超结构及制备方法,基于内部有周期性排列的隔板的仿竹筒结构,对基本单元沿筒径向进行阵列,沿垂直于阵列方向的另一径向进行仿甲虫鞘翅表面微观组织的螺旋式堆叠,完成结构设计。通过数字化建模、数字化切片处理后,导入3D打印机一体化打印成型,得到竹筒‑甲虫鞘翅仿生吸能结构。制备过程中利用了竹筒分节构型、甲虫鞘翅表面多层螺旋微观组织的结构特点及性能优势,实现其仿生复合设计与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