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16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3275.4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F01D21/00 , F01D11/00 , G01M3/26 , G01M3/3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整机环境条件下W型封严环的泄漏流量计算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将W型封严环沿周向平均划分成N个扇形段并分别标记;在W型封严环上游封严腔中布置总压测点、静压测点和总温测点;在W型封严环下游环境腔中布置静压测点和总温测点;采集各测点数据,计算W型封严环每一个扇形段径向的压力载荷;计算在内外侧封严压差作用下W型封严环第i个扇形段的径向压缩变形量;计算W型封严环第i个扇形段的轴向泄漏间隙和泄漏面积;计算W型封严环第i个扇形段的泄漏流量;计算W型封严环的总泄漏流量。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准确评估整机环境条件下W型封严环的泄漏流量,为空气系统精细化设计与计算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0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62230.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F02C7/18 , F02C7/16 , F02C7/14 , F02C7/32 , H05K7/20 , G01M15/02 , G01M15/00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转子发动机整机环境下高压压气机遥测装置冷却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冷却气源选择和冷却流路整体设计;步骤二、根据设计的冷却流路确定遥测装置的冷却方案;步骤三、根据设计的冷却流路确定辅助燃油散热器冷却方案;步骤四、对步骤二和步骤三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当遥测装置在压气机高温轴颈安装接触位置处的工作温度小于或者等于80℃时,则进入步骤五,当遥测装置在压气机高温轴颈安装接触位置处的工作温度大于80℃时,则返回执行步骤二;步骤五、优化步骤二和步骤三的设计方案并输出结果。本发明解决了遥测装置在试验过程中的超温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8260.5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腰型管结构的换热器芯体及换热器,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芯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多个阵列式排布的腰型管直通道,所述腰型管直通道按照排布方向的不同分为第一组腰型管直通道和第二组腰型管直通道;第一组腰型管直通道的管截面为横向腰型面,第二组腰型管直通道的管截面为纵向腰型面,第一组腰型管直通道和第二组腰型管直通道间隔交错设置,且相邻的腰型管直通道之间共用同一个管壁,构成所述换热器芯体;其中,第一组腰型管直通道和第二组腰型管直通道内分别通入流动方向相反的冷介质和热介质。本发明结构紧凑,实现了逆流换热,具有换热性能好、单位重量的换热量高、耐压强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8253.5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型涡轮叶片冷却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冷气供气腔和编织型冷却结构;所述编织型冷却结构为通过多条弯曲冷却通道按照交叉排布方式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编织型冷却结构的起始端与所述冷气供气腔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编织型冷却结构包括相互交叉排布的第一弯曲冷却通道和第二弯曲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弯曲冷却通道和第二弯曲冷却通道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弯曲冷却通道和第二弯曲冷却通道均包括波浪形折转通道和出口平直段,所述波浪形折转通道的末端和出口平直段的起始端通过圆弧转接段自然平滑过渡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强化叶片尾缘区域内部对流换热效果,进而提高叶片冷却效率和叶片承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9020.7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F23R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可调预旋喷嘴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将可调预旋喷嘴组件与固定预旋喷嘴组件沿周向均匀分布与内机匣、外机匣之间的预旋喷嘴冷却气体通道内,可调预旋喷嘴组件的第一预旋喷嘴叶片的轴向位置可以根据所述可调预旋喷嘴的流量试验结果进行灵活的调整,以达到调节预旋喷嘴的流通面积从而实现精准控制预旋喷嘴流量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了流量试验检查过程中预旋喷嘴的调整问题,保证试验流量值合格并满足设计要求;能够确保同一个可调预旋喷嘴组件内的调整程度相同,可以保证经预旋喷嘴冷却气体通道流出的冷却空气温度分布均匀且冷却效果一致,规避了涡轮部件集中冷却形成热应力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8259.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冠状扰流肋及涡轮叶片,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扰流肋包括底部基体和肋冠;所述底部基体采用沿肋高方向呈逐渐收缩型结构,且所述底部基体沿肋高方向的每一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所述肋冠采用沿肋高方向呈逐渐扩张型结构,且所述肋冠沿肋高方向的每一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所述底部基体与所述肋冠之间的最小横截面过渡区域为肋颈;在所述肋冠的顶部区域沿扰流肋前端至扰流肋后端方向对称开设多条导流槽。本发明提供的冠状扰流肋能够强化涡轮叶片中弦区对流换热强度,进而提高叶片综合冷却效率、提升叶片承温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