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4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75507.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气支板及含有引气支板的中介机匣,引气支板包括支板本体,支板本体上设有分流环连接段、支板本体上端设有外环连接段、支板本体下端设有内环连接段及后锥段连接段和前锥段连接段。所述支板本体上且与所述分流环连接段位置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引气孔,且所述引气孔与支板内腔连通;所述外环连接段上设有与所述支板内腔连通的外引气管,所述内环连接段上设有与所述支板内腔连通的引气通道,引气通道与内引气管连接。本发明设计的引气支板及中介机匣的设置省去了高压引气和低压引气的空气转换活门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发动机封严引气结构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1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075507.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气支板及含有引气支板的中介机匣,引气支板包括支板本体,支板本体上设有分流环连接段、支板本体上端设有外环连接段、支板本体下端设有内环连接段及后锥段连接段和前锥段连接段。所述支板本体上且与所述分流环连接段位置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引气孔,且所述引气孔与支板内腔连通;所述外环连接段上设有与所述支板内腔连通的外引气管,所述内环连接段上设有与所述支板内腔连通的引气通道,引气通道与内引气管连接。本发明设计的引气支板及中介机匣的设置省去了高压引气和低压引气的空气转换活门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发动机封严引气结构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7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8221.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能量法的压气机叶片减振优化设计评估方法,包括:获取优化前叶片的危险区域;计算优化前叶片总动能与优化后叶片总动能的总动能比值;基于模态分析,计算优化前叶片的危险区域的第一应变能占比,以及优化后叶片的危险区域的第二应变能占比;依据总动能比值、第一应变能占比、第二应变能占比,计算优化前叶片与优化后叶片的危险区域应变能比值;基于危险区域应变能比值,获取优化前叶片与优化后叶片的危险区域的振动应力比值;基于振动应力比值,对优化后叶片的减振优化效果评估。上述评估方法在谐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能量分布对叶片减振优化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78221.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能量法的压气机叶片减振优化设计评估方法,包括:获取优化前叶片的危险区域;计算优化前叶片总动能与优化后叶片总动能的总动能比值;基于模态分析,计算优化前叶片的危险区域的第一应变能占比,以及优化后叶片的危险区域的第二应变能占比;依据总动能比值、第一应变能占比、第二应变能占比,计算优化前叶片与优化后叶片的危险区域应变能比值;基于危险区域应变能比值,获取优化前叶片与优化后叶片的危险区域的振动应力比值;基于振动应力比值,对优化后叶片的减振优化效果评估。上述评估方法在谐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能量分布对叶片减振优化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4849.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压气机转子盘前引气结构及其设计方法,通过在中介机匣和压气机一级盘前形成的腔体结构内增加导流板,将中介机匣和高压压气机一级盘进行隔离,采用高压压气机零级导叶前、后压力差,将部分主流道气流从引气孔引入至第一腔室,引入的气流依次经过排气间隙、第二腔室、第一封严组件,实现对中介机匣与压气机之间的支点轴承的封严;同时导流板将轴承腔壳体、中介机匣、第一级转子盘合围形成的腔体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减小了第一级转子盘前容腔体积,能够起到改善一级盘腔流场的作用;而且位于一级盘和导流板之间的第一封严组件,能够增大一级盘前容腔压力,实现对轴向力调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7746.8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F04D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气机径向间隙主动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压气机径向间隙主动控制结构包括:内机匣和外机匣,内机匣和外机匣之间形成腔体,内机匣上设置有内机匣引气口;隔热机匣,设置在腔体中并将腔体分割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引气装置,设置在外机匣上,第一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内机匣引气口和第一引气装置;第二引气装置,设置在外机匣上,第二流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内机匣引气口和第二引气装置。本发明可根据试车状态调整引气装置、改变机匣内部气流流动来调节压气机静子温度,使各状态下压气机静子与转子变形协调性更好,在保证试车安全前提下压气机径向间隙取值可进一步降低,可在更小间隙下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并提高压气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4849.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压气机转子盘前引气结构及其设计方法,通过在中介机匣和压气机一级盘前形成的腔体结构内增加导流板,将中介机匣和高压压气机一级盘进行隔离,采用高压压气机零级导叶前、后压力差,将部分主流道气流从引气孔引入至第一腔室,引入的气流依次经过排气间隙、第二腔室、第一封严组件,实现对中介机匣与压气机之间的支点轴承的封严;同时导流板将轴承腔壳体、中介机匣、第一级转子盘合围形成的腔体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减小了第一级转子盘前容腔体积,能够起到改善一级盘腔流场的作用;而且位于一级盘和导流板之间的第一封严组件,能够增大一级盘前容腔压力,实现对轴向力调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10028.9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力机匣支板与安装边轴向距离设计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S1.按照设定的发动机设计用法,确定承力机匣安装边的最大载荷;S2.将作用在机匣安装边的所述最大载荷的力和力矩等效为最大合力F合;S3.以材料屈服极限为承力支板根部倒圆位置的最大应力极限值,根据承力机匣安装边的最大合力F合,采用所述最大应力极限值计算承力机匣支板与安装边的最小轴向距离lmin;S4.以承力机匣安装边的刚度设计要求最低值为机匣安装边的最小刚度,在承力机匣安装边的最大合力F合下,采用所述最小刚度计算承力机匣支板与安装边的最大轴向距离lmax。本发明可保证机匣最大应力水平及最小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实现强度寿命及刚度的最优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