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逆变器、驱动单元和混合动力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032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68860.1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逆变器、驱动单元和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主箱体1、上盖3和底壳4,主箱体1内设置有冷却结构,主箱体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功率模块5和发电机功率模块6,在主箱体1和上盖3之间设置有上箱体2,上箱体2和上盖3之间的屏蔽区内设置有控制板15,电磁滤波器总成14和放电电阻22布置在母线电容总成13的同一侧,本发明将逆变器中的各类功率模块、滤波器、电容等产生的辐射与控制器进行屏蔽,逆变器主要高压元器件布置在高压隔离区中,阻挡功率模块和驱动板的高压辐射传递到控制板上。本发明使得线束走线合理,不易刮伤线束和受电磁干扰,提高了逆变器可靠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连接器+线束的结构方式。

    电机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12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026177.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与内燃机相连接;转子总成,转子总成设置于电机壳体内;离合机构,一部分的离合机构设置于转子总成内;扭力减振器,扭力减振器的一端与转子总成连接,且扭力减振器位于离合机构的一侧设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扭力减振器及离合机构均设置于电机壳体内,实现了电机、扭力减振器及离合机构的一体化,电机总成的结构高度集成化,轴向空间更加紧凑,大幅度缩减了零部件数量,整个电机总成更加轻量化,在整车动力系统布置的灵活性大幅提高。并且电机的有效长度不会受到扭力减振器与离合机构的限制,可以使电机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一种电驱系统及汽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48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10671.5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驱系统及汽车,涉及电驱系统结构领域。所述电驱系统包括:动力部,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所述动力部的动力输出端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共线;以及多合一控制器,布置于所述动力部的侧部。将动力部的动力输出端的轴线设置为与驱动轴的轴线共线,如此能够节省出较大的空间,从而能够将多合一控制器布置于动力部的侧壁,进而有效降低本电驱系统在高度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并且能够提高电驱系统紧凑性以及布置时的灵活性。此外,本电驱系统既可以布置于汽车前驱,也可以布置于汽车后驱。

    一种逆变器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87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86799.8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主箱体和上盖,主箱体和上盖连接形成箱体。箱体内设有高压仓和低压仓,低压仓仅在导线口处设有用于通过导线的开口。控制板设置在低压仓内,功率模块、功率模块驱动板、直流母线电容、滤波器、电流传感器和交流母排设置在高压仓内,通过导线连接各部件。本发明相较于以往的逆变器,电磁兼容等级更高,能够有效提升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因内部元件干扰造成的多余调试成本。

    电驱系统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84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65346.0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驱系统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电驱系统总成包括逆变器总成,逆变器总成包括主壳体和上壳体,主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至少部分的交流连接座总成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交流连接座总成为多个,多个交流连接座总成包括第一交流连接座总成和第二交流连接座总成,且第一交流连接座总成与第二交流连接座总成之间具有夹角地设置;至少部分的驱动电机和至少部分的发电机设置于电机壳体的容纳腔内,且驱动电机的轴线与发电机的轴线平行地设置;逆变器总成通过第一交流连接座总成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第二交流连接座总成与发电机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逆变器与电机的连接方式存在整车悬置支架布置不够灵活的问题。

    换热结构、电机控制器以及移动载具

    公开(公告)号:CN117956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99465.3

    申请日:2023-12-25

    Inventor: 侯毅鹏 邓洋 靖旭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结构、电机控制器以及移动载具,包括:两个箱盖总成,每个所述箱盖总成的内部形成有换热流道;以及固定板总成,用于固定外部的电气元件,所述固定板总成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两个所述箱盖总成分别罩设于所述固定板总成的相对两侧,所述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箱盖总成所述换热流道;其中一个所述箱盖总成的所述换热流道、所述换热通道以及另一个所述箱盖总成的所述换热流道依次连通。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热结构、电机控制器以及移动载具,具有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逆变器及车辆
    7.
    发明公开
    逆变器及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895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78242.9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逆变器及车辆,逆变器包括外壳、控制板、功率模块、交流连接件及电流检测件;控制板和功率模块位于外壳内,控制板包括控制板本体以及集成于控制板本体上的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功率模块与控制板本体插接,功率模块分别与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交流连接件与功率模块可拆卸式连接,电流检测件位于外壳内,电流检测件包括电路单元以及与电路单元电性连接的电流感应单元,电路单元集成于控制板本体上并与功率模块电性连接,电流感应单元套设于交流连接件上;本申请通过减少了内部用于连接的线束和连接器的使用数量,改善了逆变器体积较大的问题。

    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17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63184.0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机系统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盖体,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壁上,盖体盖设在内壳体的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处,内壳体内形成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沿内壳体的轴向方向间隔地设置,第一容纳槽内安装有电机,第二容纳槽内安装有逆变器;第一水冷通道形成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第一水冷通道环绕第一容纳槽设置;第二水冷通道位于电机与逆变器之间;第三水冷通道形成在逆变器的上。本发明中的第一水冷通道用于对电机进行散热,同时减小电机向逆变器的热传导,第二水冷通道同时对电机和逆变器进行散热,第三水冷通道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降低电机与逆变器之间的热干扰。

    电驱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0636.7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驱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电驱系统包括:变速器总成,变速器总成包括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内设置有齿轮组、驱动电机、发电机;高低压集成接线座总成,高低压集成接线座总成与变速器壳体连接,高低压集成接线座总成具有高压接插件和低压接插件,高压接插件的第一端延伸至变速器壳体内,高压接插件的第一端用于与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的高压三相连接,低压接插件的第一端延伸至变速器壳体内,低压接插件的第一端用于与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内部的多个传感器连接;多合一逆变器总成,多合一逆变器总成与变速器壳体连接,高压接插件的第二端与低压接插件的第二端均延伸至多合一逆变器总成的容纳腔内。本发明实现了封闭腔体内部的走线。

    一种具有滤波磁环的集成式连接器及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9542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0669.6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滤波磁环的集成式连接器及逆变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座部和插头部,插座部包括插座壳体、滤波磁环和连接柱,插座壳体设置有环形槽和柱形槽,滤波磁环设置于环形槽,连接柱设置于柱形槽,插座部通过第一连接位设置于箱体;插头部包括插头壳体和插针,插针设置于插头壳体的内部,插头部通过插针与插座部的连接柱对接,在插头部与插座部对接的情况下,插头部通过第二连接位设置于箱体。该具有滤波磁环的集成式连接器实现了将滤波磁环集成在插座部的内部,减少了逆变器的零件数量,降低了装配难度和成本,提高了连接器的EMC性能,节省内部空间,也省去了高压互锁线束,减小了整体体积,满足了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