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夹层玻璃碰撞仿真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16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91083.X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夹层玻璃碰撞仿真模拟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部件制作及试验;玻璃精细化网格模型建立;玻璃材料标定;整车仿真模型中玻璃精细化网格模型建立;基于仿真建模方法在整车模型中建立精细化玻璃模型,并赋予材料参数;整车仿真;整车试验;玻璃材料修正。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玻璃破碎前的玻璃受力和破碎后的玻璃变形,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可准确评价玻璃的耐撞性能,可用于模拟高速及玻璃整体发生较大变形、碎裂严重的碰撞工况,可提前识别性能风险,减少产品开发时间、试验及样件成本;同时可准确评价整车及玻璃相关性能,降低车身其他结构的重量,降低整车重量,避免冗余设计,增加电动车续航里程。

    一种用于深度学习的行人保护有限元模型体素化取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10185.4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行人保护有限元模型取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度学习的行人保护有限元模型体素化取样方法;打开行人保护有限元模型,导入头型点位信息文件;遍历所有头型点位,进行体素化取样;其中以头型点位为中心建立体素化块,按约定尺寸,将体素化块划分为体素化最小单元,将每个体素化最小单元进行初始化,判断体素化最小单元内是否包含有限元节点,若包含,则将体素化最小单元赋值为1;写出体素化数据,形成数据集;本发明解决了俯视截图取样法与切片截图取样法的不足,保证数据准确。

    用于整车仿真的螺栓自动建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12853.1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整车仿真的螺栓自动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建模方法包括通过仿真软件的选择清单选取需螺栓连接的连接件,其中,连接件设置有螺栓穿设的螺栓孔;选取螺栓孔任意一个节点,计算螺栓孔上所有节点的形心坐标;以形心为顶点建立节点与形心的壳单元,用以对整车仿真的螺栓自动建模;本发明可以提高仿真分析的效率,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加快产品开发周期;可以避免手工建模方法可能出现的失误,提高仿真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确保每次分析的数据一致性,方便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整车碰撞仿真的效率和精度,降低成本和时间投入,简化操作过程,是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用于整车碰撞有限元分析的螺栓、螺母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818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18639.2

    申请日:2024-07-29

    Inventor: 黄泽辉 范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整车碰撞有限元分析的螺栓、螺母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仿真技术领域,包括:基于仿真软件配置螺栓、螺母基本参数;选取螺栓孔上任意一个点,计算螺栓孔上所有节点的形心坐标;选取螺母孔上任意一个点,计算螺母孔上所有节点的形心坐标;基于节点的形心坐标,对整车仿真的螺栓及螺母自动建模;该方法可以实现整车碰撞有限元分析中的螺栓、螺母建模;且螺栓、螺母建模过程自动化,极大提升了建模效率;建立的螺栓、螺母具有良好的外轮廓,可以准确的模拟复杂装配场景下的力学行为,并可以精确、自动的进行螺栓、螺母装配。

    一种基于整车碰撞的焊点热影响区域失效仿真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4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03803.8

    申请日:2024-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整车碰撞的焊点热影响区域失效仿真模拟方法,包括制作试样,试验进行点焊连接,并通过拉伸试验获得焊点失效力‑位移曲线参数,建立焊点精细化网格模型,建立焊点热影响区精细化网格模型,焊点热影响材料标定,建立整车仿真模型中焊点热影响区精细化网格模型,整车仿真,整车试验,焊点热影响区材料修正。本方法可准确模拟整车碰撞过程中焊点热影响区的失效,简单易于操作;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可准确评价整车碰撞过程中白车身连接焊点热影响区的失效,便于在车身设计阶段提前识别风险,优化并确保在实车碰撞过程中试验一次通过;仿真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仿真模型易于修正,可有效减少产品开发时间、试验及样件成本,降低车身重量。

    一种面向行人保护的头部碰撞严重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3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6194.6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行人保护的头部碰撞严重性预测方法,包括准备车辆CAD数据;行人头部点位截图:在行人头部点位处对车辆CAD数据进行横、纵截面截图;使用AI预测模型预测行人头部碰撞严重性:AI模型建立、训练;AI模型预测行人头部碰撞严重性。本发明可优化行人保护的头型性能开发流程,只需基于车辆CAD数据进行行人头部点位截图、AI模型预测两个步骤即可得到头部碰撞严重性;可提升行人保护的头部碰撞严重性预测效率;可随着数据集的增加持续提升行人保护的头部碰撞严重性预测精度,预测精度可达到81%,可用于行人保护的头型性能开发,且预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可随着数据量的积累而自动提高性能,使预测精度不断提升。

    一种电池单体时域相关本构建模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55993.X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体时域相关本构建模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电芯模组挤压试验;电池模组单体精细化网格模型建立;电池模组单体挤压工况有限元建模;进行电芯精细化模型仿真与试验标定,进行材料参数调整和标定;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比实验与仿真载荷位移曲线,反向修正电芯材料本构参数;仿真对标实验,输出仿真挤压工况试验载荷位移曲线,输出最佳电芯材料本构参数;本发明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挤压工况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热失控的危险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该本构优化后,电池的体积和重量可以针对性的降低,能够给电池带来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