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50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81646.3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缸盖总成成型工艺及气缸盖。其中气缸盖总成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气门座圈预置入气缸盖毛坯内;S2、机加工气缸盖毛坯形成气缸盖总成。本发明提供的气缸盖总成成型工艺通过将气门座圈放入气缸盖毛坯内,取消了气门座圈的压装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加工速度;气门座圈的尺寸不受压装工艺限制,可有效提升进气效率和进气滚流比。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30876.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歧管结构、发动机和加热控制方法,排气歧管结构包括排气歧管本体,所述排气歧管本体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歧管水套,所述歧管水套包覆在所述排气歧管本体上,所述歧管水套具有中空的流道,所述歧管水套上具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歧管水套中,能够对所述歧管水套中的冷却液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歧管水套的所述出水口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保证排气歧管冷却效果的同时,保证尾气处理的效率,保证排放的尾气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0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296674.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油底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及车辆,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包括油底壳、废气管道、换热管道、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换热管道从油底壳中穿设而过,两端分别连通于废气管道,第一控制开关设置于换热管道上,第二控制开关设置于废气管道上,位于换热管道与废气管道的两个连通口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油底壳内,能够监测油底壳内机油的温度,电连接于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并控制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车辆包括上述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本发明能够简单高效地利用发动机工作所产生的高温废气对油底壳进行加热,提升其内机油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5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28472.9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包括:气缸盖,其上设有主燃室、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两个进气流道、两个排气流道及冷却流道;预燃室,过盈配合在第一安装孔内且其内限定出预燃腔;火花塞,固定设置在预燃腔内且与预燃室围成预燃空间;预燃混合喷油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包括同轴设置的预燃喷油器和预燃混合喷射器,预燃喷油器与预燃空间连通;主燃喷油器,设置在第三安装孔内;冷却流道包围火花塞、预燃空间、预燃混合喷射器及排气流道。本发明公开的发动机燃烧系统的气缸盖上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能够冷却火花塞、预燃空间及预燃混合喷射器,延长了火花塞的寿命,降低了预燃室的温度,结构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30874.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37/00 , F02B39/00 , F01D25/16 , F01D25/00 , F01D15/08 , F04D29/051 , F04D29/0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止推轴承结构及涡轮增压器,该止推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套和轴承体,轴承套具有安装孔,轴承套通过安装孔套设于转子轴上,沿轴承套的圆周方向,轴承套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沿轴承体的圆周方向,轴承体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轴承体与轴承套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具有很好的对中性,提高了涡轮和叶轮与两端壳体的配合精度,与传统的止推轴承相比减少了零件个数,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大了轴承体润滑油腔体的容积,从而减少增压器的泄露风险,进而提升增压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2362.7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排放结构、涡轮增压器和汽车,废气排放结构包括涡壳,所述涡壳具有中空腔,所述涡壳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放气曲柄,所述放气曲柄穿设在所述涡壳上,所述放气曲柄能够相对所述涡壳转动,所述放气曲柄的一端相对所述涡壳伸出;扭转弹性件,所述扭转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放气曲柄相对所述涡壳伸出的一端上,且所述扭转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放气曲柄连接,所述扭转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涡壳连接;放气阀门,所述放气阀门固定设置在所述放气曲柄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口处。本发明能够保证放气阀门有效开启和关闭,从而避免出现过增压,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96674.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油底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及车辆,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包括油底壳、废气管道、换热管道、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换热管道从油底壳中穿设而过,两端分别连通于废气管道,第一控制开关设置于换热管道上,第二控制开关设置于废气管道上,位于换热管道与废气管道的两个连通口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油底壳内,能够监测油底壳内机油的温度,电连接于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并控制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车辆包括上述发动机机油换热系统。本发明能够简单高效地利用发动机工作所产生的高温废气对油底壳进行加热,提升其内机油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7164.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压供氢系统、发动机和车辆,供氢系统包括:沿氢气输送方向依次通过管路串联设置的氢气储存装置、减压阀、截止阀、用于采集管路中比例调压阀的阀前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比例调压阀、用于采集管路中比例调压阀的阀后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氢轨及喷射器总成;以及控制器和用于采集发动机的当前转速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当前转速获取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并根据当前工况获取目标压力,并根据目标压力与阀前压力获取比例调压阀的初始开度;并根据目标压力、阀前压力、阀后压力动态调整比例调压阀的开度。由此,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当前的供氢压力可以随工况的变化而调节,节省氢耗量,并满足发动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77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86318.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6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供油系统及车辆,该发动机供油系统包括:高压油泵、燃油分配器、主燃室油轨总成和预燃室油轨总成;燃油分配器包括进油端、第一出油端和第二出油端;进油端与高压油泵的出油口连接,第一出油端与主燃室油轨总成连接,第二出油端与预燃室油轨总成连接;燃油分配器通过第一出油端向主燃室油轨总成提供第一预设压力的燃油;燃油分配器通过第二出油端向预燃室油轨总成提供第二预设压力的燃油;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减少了驱动高压油泵的功耗,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热效率,此外,由于减少一个高压油泵,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集成度,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74177.9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进气温度控制器的冷却液入口与三通管路的第一管路连接,排气歧管冷却水套与三通管路的第二管路连接,水箱与三通管路的第三管路连接,进气温度控制器设置于进气歧管的入口及出口之间。当车辆启动后,获取进气歧管的出口处的进气温度值;根据进气温度值及预设温度区间,确定三通管路中的目标管路以及确定对目标管路的目标控制方式;按照目标控制方式对目标管路进行控制,以基于流入进气温度控制器的水流调整进气歧管的出口处的气体的进气温度。实现了对进气温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水冷方式下的能量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发动机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