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0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56675.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纯净、高均质核电压力容器的制造方法。首先通过化学成分偏析量对连铸板坯进行筛选,筛选出高均质化连铸坯作为构筑基元;然后对均质化构筑基元的长宽或直径进行等尺寸加工,经清洁处理后将多块构筑基元进行堆垛,将堆垛后的多块均质化构筑基元进行真空封装形成构筑坯,封装后将构筑坯料移出真空室,放入加热炉加热至锻造温度,进行构筑成形锻造;最后通过锻造或环轧的方式制造高纯净、高均质核电压力容器。该方法生产的筒体锻件不仅具有良好的成分均质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均匀性,极大提高筒体锻件的综合性能,为核电压力容器锻件的高纯净、高均质化制造提供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9263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27584.6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钛/钢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组坯:按照钢基体、镍箔、铬箔、钒箔、钛基体的顺序进行堆叠组坯,得到组合坯料;保温:将组合坯料置于合金钢包套内进行真空封装,然后进行保温处理;锻造:对保温处理后的组合坯料进行锻造;后处理:对锻造后的组合坯料进行后处理,获得钛/钢复合板。本发明通过在钢基体与钛基体之间(界面结合处)添加镍铬钒的复合中间层,且按照钢基体、镍箔、铬箔、钒箔、钛基体的顺序组坯,一方面抑制了铁钛等元素的相互扩散,另一方面防止中间层与钢、钛产生金属间化合物,从而提高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02272.6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钢材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升高Co‑Ni二次硬化钢强韧性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重熔后的钢锭锻造成形后进行奥氏体化处理,经油淬后在超低温试验箱中进行冷却速率受控冷处理,并在其中回温至室温,最终进行回火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冷处理过程参数的调控,并合理设计回火温度和时间,协同促进了高Co‑Ni二次硬化钢中有益强韧化多级单元组织的形成,获得了具有高密度合金碳化物增强的细化回火马氏体显微组织,从而提升了钢材的室温强度—冲击韧性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9519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82722.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束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宽缝隙坯料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它适用于缝隙为0.5~3mm的待焊坯料的真空电子束封装过程。该工艺包括:首先将待焊坯料进行机械打磨并将待焊接面进行清洁处理,将待焊坯料进行堆垛,使各待焊坯料上下平面相对;堆垛后的坯料抽真空后对缝隙上沿坯料进行小束流扫描预焊接,然后对缝隙下沿坯料进行小束流扫描预焊接,最后用组件焊接束流对缝隙进行正式焊接。本发明通过对缝隙上下坯料进行电子束扫描焊接,使缝隙上下坯料局部自身熔化,从而减小了缝隙宽度,避免了由于待焊坯料间缝隙过大无法通过真空电子束方法焊接的难题,省去了坯料机加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1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56869.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束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电子束预热并焊后缓冷的焊接方法,它适用于坯料的真空电子束焊接过程。该工艺包括:首先将待焊坯料进行机械打磨并将待焊接面进行清洁处理,将待焊坯料进行堆垛,相邻坯料错边控制在2mm内;焊接时首先对焊缝点焊固定,然后通过散焦电子束预扫描焊缝进行预热,预热后开始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散焦电子束扫描焊缝进行缓冷。该发明解决了在焊接过程中难焊接坯料由于温度太低、冷速过快,应力过大造成焊缝开裂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难焊接金属的封焊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065551.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纳米析出强化型00Cr12Ni10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低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满足用户对不同规格锻造材料力学性能的技术需求。按重量百分比计,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为包含有下述组分的固溶时效处理棒材:C≤0.03%、Si≤0.03%、Mn≤0.15%、Ni 9.4~10.3%、Cr 11.5~12.5%、Mo 0.6~0.8%、Ti 0.18~0.21%、Al≤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处理方法包括按顺序设置的双固溶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其中双固溶热处理包括预固溶处理、常规固溶处理和水淬处理工序三个步骤。采用本发明热处理方法能够在保证强度等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7121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09506.0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沙漏形金属构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多个基元;将多个基元堆叠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从中间向两端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加的形状;将堆叠在一起的多个基元焊接封装成预制坯;通过锻焊使得多个基元之间的界面焊合以将预制坯制成毛坯。本发明采用多块体积更小的金属坯作为构筑基元制成大型金属坯。
-
公开(公告)号:CN1169218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4687.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金制备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构筑小型优质坯料制备大尺寸高熵合金的方法,解决目前大尺寸高熵合金难以制备、内部冶金缺陷严重等问题。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或真空悬浮熔炼法获得优质无缺陷的小尺寸高熵合金坯料,对小尺寸坯料进行表面加工清洁处理并组装成形。通过真空电子束封焊固结各坯料层的界面,使得构筑连接界面处于真空条件。将构筑坯表面包裹石棉放入封箱中,对箱体进行真空电子束封焊,保证构筑坯在高温保温过程和构筑变形过程中处于真空状态,将装有构筑坯的封箱在1200±60℃保温6h以上,沿高度方向以低应变速率缓慢热变形至50%并进行高温保温处理,随后进行多向变形使得各坯料层之间的界面完全愈合,制备得到均质无缺陷的大尺寸高熵合金构筑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3469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121977.4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圆柱体弧形锻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锻造板坯:对铸锭镦粗、拔长,并锻造成板坯;(2)热轧钢坯:对板坯进行多道次轧制得到热轧扁长钢坯;(3)局部堆积镦粗:使用局部镦粗成形装置对扁长钢坯局部位置进行多道次局部堆积镦粗,经整形及机械加工制得带圆柱体扁长钢坯;(4)热推弯成形:使用热推弯成形设备对带圆柱体扁长钢坯进行分段式弯制成形,最终得到带圆柱体弧形锻件;(5)性能热处理:成形锻件经性能热处理满足产品性能要求。本发明可较高效实现大型带圆柱体弧形锻件的成形,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利用率,并得到一致性良好的晶粒及组织,保证了锻件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25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65551.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纳米析出强化型00Cr12Ni10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低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满足用户对不同规格锻造材料力学性能的技术需求。按重量百分比计,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为包含有下述组分的固溶时效处理棒材:C≤0.03%、Si≤0.03%、Mn≤0.15%、Ni 9.4~10.3%、Cr 11.5~12.5%、Mo 0.6~0.8%、Ti 0.18~0.21%、Al≤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处理方法包括按顺序设置的双固溶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其中双固溶热处理包括预固溶处理、常规固溶处理和水淬处理工序三个步骤。采用本发明热处理方法能够在保证强度等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