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73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23599.0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下阴极稀土电解槽,涉及稀土熔盐电解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阴极稀土电解槽包括:槽体、配套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其中,配套系统包括加料系统和出金属系统;其中,加料系统用于向槽体内输送原料;出金属系统用于将槽体内的稀土金属导出,并进行铸锭处理;智能控制系统与加料系统、出金属系统连接,用于控制加料系统向槽体内加料、控制出金属系统将槽体内的稀土金属导出。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下阴极稀土电解槽的自动连续、稳定高效、清洁绿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3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32035.X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的制备方法和装置,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或保护气体的气氛下,使合金母料在定向保温炉中进行定向运动,以使合金母料依次通过定向保温炉内的熔化段、定向凝固段、保温段,得到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其中,合金母料在熔化段中,熔化成液态合金;液态合金进入定向凝固段中进行定向凝固,形成由固液两相构成的柱状枝晶组织;呈固液共存状态的合金进入保温段,在保温过程中,完成凝固,得到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本发明用于减少甚至完全消除合金凝固的有害共晶组织,以获得近平衡态凝固组织,从而改善合金材料的均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3604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126647.7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D11/16 ,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黑色金属以及有色金属连铸坯的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大尺寸连铸坯中V偏析的方法,适用于黑色金属以及有色金属连铸坯的制备。该方法采用熔体纯净化、高过热度、低水口流速、小水口浸入深度、弱结晶器电磁搅拌、取消末端电磁搅拌、高拉速、施加静磁场以及改变扇形段弧度等复合工艺措施,抑制连铸坯中金属熔体的流动,减轻熔体流动对柱状晶的冲刷碎化,并抑制碎化晶核的存活和运动,从而通过有效控制连铸坯中心等轴晶区的比例和分布,改变连铸坯的补缩方式,减轻大尺寸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所产生的V偏析,从而可以抑制V偏析的形成,改善铸态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80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0962102.6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C7/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水脱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弧炉钢水炉外脱磷方法。利用脱磷剂和助熔剂对电弧炉粗炼钢水进行炉外快速脱磷,所述脱磷剂的组成包括氧化铁粉、氧化钙和氧化镁、氧化铝,其中:氧化镁、氧化铝的重量小于氧化铁粉重量的10wt%,氧化钙的重量为氧化铁粉重量的0.5~5倍;碳含量不高于0.2wt%,硅含量不高于0.1wt%,锰含量不高于0.5wt%;当进行含铬低合金钢脱磷时,粗炼钢水的含碳量取上线。本发明通过控制钢水氧化条件,并结合添加脱磷剂用量,控制在出钢量0.5~3wt%,能够实现对粗炼钢水及含铬低合金钢的快速脱磷。该方法有利于降低电弧炉冶炼生产成本,有利于钢铁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弧炉钢水炉外快速脱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4360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26647.7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D11/16 ,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黑色金属以及有色金属连铸坯的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大尺寸连铸坯中V偏析的方法,适用于黑色金属以及有色金属连铸坯的制备。该方法采用熔体纯净化、高过热度、低水口流速、小水口浸入深度、弱结晶器电磁搅拌、取消末端电磁搅拌、高拉速、施加静磁场以及改变扇形段弧度等复合工艺措施,抑制连铸坯中金属熔体的流动,减轻熔体流动对柱状晶的冲刷碎化,并抑制碎化晶核的存活和运动,从而通过有效控制连铸坯中心等轴晶区的比例和分布,改变连铸坯的补缩方式,减轻大尺寸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所产生的V偏析,从而可以抑制V偏析的形成,改善铸态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27046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328751.0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优质钢锭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钢锭智能浇注系统,可以使钢锭按照事先设计的浇注速度曲线进行浇注,使钢锭具有稳定的内部质量。该智能浇注系统包括:智能浇钢车、低温降钢水包、液压系统、车载电源、辅料自动添加系统、智能浇钢车液压传动机构、数据存储及处理系统、模内金属液位测量系统、滑动水口控制系统、无线远程遥控操作系统、钢水包水口及气密保护系统。本发明可以使钢锭按照事先设计的浇注速度曲线进行全气密保护自动浇注和无线远程遥控操作,避免钢水发生二次氧化和人为操作引起的不确定性,使钢锭内部质量稳定,工艺稳定性极高,适用于所有底注钢锭的浇注。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0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4913.X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稀土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制备高纯La、Ce混合稀土的方法。电解制备高纯La、Ce混合纯稀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电解槽进行电解,电解后阴极沉淀析出稀土金属,然后将表面覆盖着电解质的稀土金属放置于空气中;待其冷却脱模后,进行精细抛丸处理,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消除表面氧化层,稀土金属表面露出金属光泽;抛光后的稀土金属需进行真空包装处理,以防止其表面发生氧化,从而影响其纯度。本发明操作方便,稀土纯净度高,而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得到的合金成分均匀,减小偏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8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4005.7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38 , C22C38/005 , C21C7/0006 , C22C1/02 , C22C21/00 , C22C23/06 , C22C28/00 , C22C30/00 , C25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优质金属材料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低氧稀土合金和用途。该超低氧稀土合金的特征为稀土金属含量为5%~95%,氧含量O≤0.010%(重量百分比);稀土合金中的稀土金属为镧、铈、镨、钕单一金属或两种以上金属任意比例的混合物。稀土合金为稀土金属与铁、硅、镁、铝中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混合物。本发明为装备制造与优质钢铁、铝、镁合金、磁体等金属材料提供添加剂,稳定提升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的性能,避免稀土添加剂在材料中产生夹杂物粗大、恶化性能等负面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09314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710060116.8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 C21C5/52 , C21C7/0006 , C21C7/06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优质热作模具钢制备邻域,具体为一种优质H13钢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电炉‑LF精炼炉‑VD脱气处理‑模铸坯料制备工艺,其中电炉实现防过氧化深脱磷操作,出钢时P≤30ppm;精炼时经石灰、预熔渣、Al等脱氧剂进行深脱氧精炼处理后,使VD脱气处理前硫含量≤0.002wt%,VD脱气处理后硫含量≤0.001wt%,N含量在0.0060wt%以下,最后经全封闭氩气保护,坯料纯净度水平稳定达到T.O=10±2ppm,P≤100ppm,S≤10ppm,N≤90ppm,夹杂物水平均小于1.0级,其中球形夹杂物数量超过65%,最大夹杂物尺寸≤20μm。从而,解决在制备优质H13钢模铸坯料时,其纯净度水平要求高、并难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21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169751.1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磨材料的热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破碎机复合锤头的双级淬火热处理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将间距相同的锤头整齐地悬挂于专用装置上,统一装炉、加热至900-1050℃温度范围内保温2-6h后,快速放入含有锤头质量总和(小批量)或者锤头质量与专用装置质量总和(大批量)2-5倍的淬火油油槽中进行油淬,当锤头的头部表面温度进入Ms-500℃温度区间时,取出空冷至室温。再经200-500℃温度范围内中低温回火后,破碎机复合锤头的头部材质高铬铸铁硬度达60HRC以上。本发明借助专用的热处理装置,采用油冷-空冷的双级淬火方法,并通过控制淬火介质与工件质量的比例,成功解决了破碎机复合锤头实际生产中传统油淬开裂和风冷硬度偏低等技术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