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807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1106937.7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40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44 , C22C38/06 , C22C33/04 , C21C7/06 , C21C7/068 , C21C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水冶炼领域,具体为一种核主泵泵壳材料的冶炼方法。该方法基于材料未固溶基体中铁素体含量比例控制在8~20%设计目的,采用电炉+LF+VOD的冶炼工艺对CAP1400核主泵泵壳材料成分进行稳定控制,最终实现铁素体15~20%的控制,并且将通过熔炼方式将成分中N含量控制在0.015~0.025%,满足核主泵泵壳材料成分要求:按重量百分比计,泵壳材料的化学成分范围如下:C≤0.08%、Mn≤1.5%、Si≤2.0%、P≤0.04%、S≤0.005%、Ni8.0~11%、Cr18~21%、Mo≤0.5%、Al≤0.05%,余量为Fe;同时,也满足基于赫尔等值方程计算结果的铁素体含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03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66321.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长春蓝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炉双波长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耐高温导光晶体管、光学耦合设备和测温组件,所述耐高温导光晶体管一端置于炼钢炉,另一端连接所述光学耦合设备,所述光学耦合设备将所述耐高温导光晶体管传导出来的光辐射分为两束导向所述测温组件;所述光学耦合设备包括:透镜组、半反半透镜和两个滤光片。本发明提供的炼钢炉双波长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中,通过耐高温导光晶体管深入炉内,将炉内的光辐射导出到后续的光学耦合设备中进行分光,而后基于比色温测温原理得到炉内温度,此种测温装置能够直接接触被测物,不仅不受烟尘、水汽、等离子体闪光的干扰,测温精度高,而且能够实时、连续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17086.1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提纯领域,具体为一种稀土金属的提纯方法及提纯设备,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待提纯的稀土金属置入悬浮熔炼设备中,在高真空度下加热熔化,待稀土金属全部融化后继续加热至待提纯稀土金属熔点以上50~100℃熔炼,保温一定时间,之后冷却得到成分均匀、纯净度高的高纯稀土金属,其中对悬浮熔炼设备的坩埚分瓣间隙进行了创新性设计,该间隙由顶部至底部的分瓣间隙逐渐变大;所述方法可高效去除稀土金属中氧、氮、氢杂质,所述设备具有简单、生产效率高、设备能耗低、易于规模化生产使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3774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610083672.2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构筑成形制造工艺的制造系统,该制造系统包括:堆垛单元,其配置为将多个金属基元堆垛成预定形状;封装单元,其配置为将堆垛成预定形状的所述多个金属基元封装成预制坯;和锻焊单元,其配置为对所述预制坯进行锻焊以获得零件毛坯。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79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962080.3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H13模具钢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铝稀土复合脱氧制备高纯净H13热作模具钢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作模具钢H13的全氧含量、氮含量及夹杂物含量较高的问题,有效提高H13钢的纯净度。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炉出钢控制溶解氧,出钢过程采用铝深脱氧,到钢包精炼工位造高碱度还原渣;真空脱气工位采用强氩气搅拌;真空脱气后进行稀土元素RE处理;浇注前采用弱氩气搅拌。采用本发明能将钢中的全氧含量T.O控制在12ppm以下,硫含量可控制在0.001wt%以下,钢中N含量控制在85ppm以下,能够显著降低夹杂物等级。经热处理后,性能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05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964913.X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稀土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制备高纯La、Ce混合稀土的方法。电解制备高纯La、Ce混合纯稀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电解槽进行电解,电解后阴极沉淀析出稀土金属,然后将表面覆盖着电解质的稀土金属放置于空气中;待其冷却脱模后,进行精细抛丸处理,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消除表面氧化层,稀土金属表面露出金属光泽;抛光后的稀土金属需进行真空包装处理,以防止其表面发生氧化,从而影响其纯度。本发明操作方便,稀土纯净度高,而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得到的合金成分均匀,减小偏析。
-
公开(公告)号:CN107671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621594.7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C1/00 , B22C1/10 , B22C1/22 ,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4 , B22C1/00 , B22C1/10 , B22C1/2253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客车稀土合金刹车盘铸件,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铁路客车稀土合金刹车盘铸件的铸造工艺,主要包括严格控制原钢水纯度,利用高纯稀土合金或稀土铁合金对钢水进行合金化处理,采用全锆砂造型,平稳浇注刹车盘铸件等工艺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冶炼和浇注方法,使铸件组织均匀、细化,减少夹杂物,提高刹车盘材料冲击韧性和抗疲劳性能,使高速铁路客车运行更加安全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73452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293217.5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22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性能TBM用盘形滚刀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钢材锻后退火处理;2)调质前双细化热处理工艺:将锻件加热至1030~1060℃,保温2~3h,重复前述工艺后加热至850~870℃,保温2~3h,降温至730~740℃,保温4~5h,炉冷;3)淬火处理:将工件加热至1030~1060℃,保温2~3h后油淬;回火处理:将工件加热至540~560℃,保温1.5~2.5h后空冷至室温,重复回火一次。通过本发明工艺得到的TBM用盘形滚刀,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于基体上,晶粒尺寸均匀细小,碳化物和晶粒尺寸得到了双细化。同时,盘形滚刀具有高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抵抗冲击的性能,有效地提高了盘形滚刀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128268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017693.0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型特厚板坯的中低温打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钢水浇入大型特厚板坯模具型腔内,对大型特厚板坯金属模具进行吹风或喷雾冷却,使大型特厚板坯完全凝固;进行中低温打箱;对大型特厚板坯进行保温缓冷。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消除了大型特厚板坯内部的缩孔、疏松缺陷和外表面的热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196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180626.0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C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炼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频炉添加稀土纯净化冶炼的方法。冶炼时,在金属液出炉之前,分批添加Al、SiCa脱氧剂对金属液进行预脱氧。金属液的出炉温度比金属液的液相线高50-100℃,浇包需预热到700-1300℃。在金属液出炉过程中,当金属液上升到浇包的1/4-1/2时,向钢包内添加稀土合金。本发明拟解决目前钢锭和铸件内部夹杂物尺寸较大,数量较多,纯净度不高,A型偏析严重问题,通过采用稀土复合添加剂对钢中夹杂物变质处理,对于减小夹杂物的尺寸,减少钢中的夹杂物数量,细化凝固组织均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对钢锭中A型偏析的减轻具有促进作用,为钢液的纯净化冶炼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