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73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23599.0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下阴极稀土电解槽,涉及稀土熔盐电解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阴极稀土电解槽包括:槽体、配套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其中,配套系统包括加料系统和出金属系统;其中,加料系统用于向槽体内输送原料;出金属系统用于将槽体内的稀土金属导出,并进行铸锭处理;智能控制系统与加料系统、出金属系统连接,用于控制加料系统向槽体内加料、控制出金属系统将槽体内的稀土金属导出。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下阴极稀土电解槽的自动连续、稳定高效、清洁绿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8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4005.7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38 , C22C38/005 , C21C7/0006 , C22C1/02 , C22C21/00 , C22C23/06 , C22C28/00 , C22C30/00 , C25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优质金属材料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低氧稀土合金和用途。该超低氧稀土合金的特征为稀土金属含量为5%~95%,氧含量O≤0.010%(重量百分比);稀土合金中的稀土金属为镧、铈、镨、钕单一金属或两种以上金属任意比例的混合物。稀土合金为稀土金属与铁、硅、镁、铝中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混合物。本发明为装备制造与优质钢铁、铝、镁合金、磁体等金属材料提供添加剂,稳定提升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的性能,避免稀土添加剂在材料中产生夹杂物粗大、恶化性能等负面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89727.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稀土电解槽用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稀土电解槽,涉及稀土熔盐电解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稀土电解槽用防渗材料的原料成分包括:65‑95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5‑20重量份的稀土氟化物、大于0且小于等于15重量份的辅助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括助熔剂、添加剂、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主要用于提供及制备一种耐高温、耐熔盐侵蚀的稀土电解槽用防渗材料,以在熔盐电解时,能有效阻止电解质渗透到稀土电解槽的槽体外,保护槽体外部的保温材料,从而提高电解槽体的保温性能及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熔盐电解工艺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81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855025.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净稀土钢及夹杂物控制方法,该钢中含有10‑200ppm的稀土元素,钢中夹杂物50%以上的部分为平均等效直径Dmean为1‑5μm、球状或近球状或粒状、弥散分布的RE‑氧‑硫化物;该方法是将钢中Al2O3夹杂物至少80%、优选至少90%变性为RE‑氧‑硫化物,与相同成分但不含稀土的钢种相比,钢中夹杂物总量减少18%以上,降低了传统高纯钢中Al2O3夹杂物等引起的断裂可能性,显著提高了钢的疲劳寿命等机械力学性能,实现对钢内夹杂物变性的类型、分布和尺寸的精准控制,适用更多品种高性能钢的研发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31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54347.5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微合金化钢及控制工艺,钢中具有特殊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直径为1-50nm的富稀土纳米团簇,纳米团簇与基体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类型。所述富稀土纳米团簇抑制了S、P和As元素在晶界上的偏聚,显著提高了钢的疲劳寿命,且稀土固溶还直接影响相变动力学过程,会使钢中扩散型相变起始温度至少改变2℃,部分钢种甚至改变40-60℃,大大改善其力学性能,对更多高性能钢种的开发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8009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04917.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4B35/66 , C04B35/10 , C04B35/50 , C04B35/622 , B22D41/54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结瘤材料、浸入式水口内衬、浸入式水口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结瘤材料,用于制备浸入式水口内衬,以重量百分比计,防结瘤材料包括如下组分:稀土氧化物:5‑80%;石墨:5‑35%;酚醛树脂:1‑10%;增强料:0‑89%;抗氧化剂:0‑5%。所述的防结瘤材料用于制备稀土钢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内衬。一种浸入式水口,包括浸入式水口本体和浸入式水口内衬;其中,浸入式水口内衬镶贴在浸入式水口本体的内壁上;其中,浸入式水口内衬由所述的防结瘤材料制备而成。采用本发明主要是用于提高浸入式水口的防结瘤能力,并确保其热震稳定性、耐压和抗折强度、抗侵蚀以及耐冲刷性,从而能满足稀土钢长时连铸而不堵塞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31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854347.5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微合金化钢及控制工艺,钢中具有特殊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直径为1‑50nm的富稀土纳米团簇,纳米团簇与基体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类型。所述富稀土纳米团簇抑制了S、P和As元素在晶界上的偏聚,显著提高了钢的疲劳寿命,且稀土固溶还直接影响相变动力学过程,会使钢中扩散型相变起始温度至少改变2℃,部分钢种甚至改变40‑60℃,大大改善其力学性能,对更多高性能钢种的开发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21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265575.5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5C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优质金属材料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高纯稀土金属的产品特征为稀土金属总含量大于99.5%,氧含量O≤0.02%(重量百分比)。该高纯稀土采用电解氧化物稀土或稀土氧化物氟盐获得,并在密闭/保护气氛下凝固。该高纯稀土的主要稀土元素为镧和铈。该高纯稀土的主要应用领域覆盖,但不局限于,连铸或者模铸高品质钢、装备制造用优质结构钢、特殊钢、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制造。本发明为装备制造与优质钢铁材料提供添加剂,净化钢水,细化晶粒,变质夹杂,稳定提升钢铁材料的性能,避免稀土添加剂在钢铁材料中产生夹杂物粗大、堵塞水口、恶化性能等负面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48993.X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钪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熔炼及精炼处理步骤:对钪粒进行真空悬浮熔炼,钪粒熔化后得到钪液,对钪液进行精炼处理;制备合金铸锭步骤:在保护气体的气氛下,将铝粒分批次加入精炼处理后的钪液中,熔化后得到合金液,向合金液中加入氢化钙,然后进行保温、精炼处理和浇铸,得到合金铸锭;打磨及熔炼步骤:对合金铸锭进行打磨处理后进行熔炼,得到铝钪合金。通过精炼处理去除高蒸汽压杂质和碳、氧杂质,打磨处理可进一步去除真空悬浮熔炼后富集在合金铸锭边部的碳、氧杂质;少量多次加入铝粒,可避免铝钪合金液的温度降低而析出金属钪或第二相形成偏析,从而获得高纯净度高均匀性的铝钪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789727.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稀土电解槽用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稀土电解槽,涉及稀土熔盐电解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稀土电解槽用防渗材料的原料成分包括:65‑95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5‑20重量份的稀土氟化物、大于0且小于等于15重量份的辅助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括助熔剂、添加剂、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主要用于提供及制备一种耐高温、耐熔盐侵蚀的稀土电解槽用防渗材料,以在熔盐电解时,能有效阻止电解质渗透到稀土电解槽的槽体外,保护槽体外部的保温材料,从而提高电解槽体的保温性能及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熔盐电解工艺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