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2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454344.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B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由炉墙围成的炉体、炉体内纵向设置的隔墙、与隔墙下部相连的异形隔板、位于炉体内下部的通风炉排和后火墙;所述隔墙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包括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半焦区,所述隔墙的另一侧自下而上分别包括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半焦区和还原燃烧区的底部连通;异形隔板的中下部设有半开口,还原燃烧区设置调节风口。本发明在现有燃烧装置上增加异形隔板,控制半焦区料层的厚度及分布情况,并在尾部烟气划分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控制还原燃烧区的还原性气氛条件,减少NOx的生成,实现生物质的洁净燃烧;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对燃烧过程的控制,增强对燃料的适应性,减小燃烧周期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203994.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IPC: F23G5/027 , F23G5/14 , F23G5/44 , F23J15/02 , F23J15/04 , F23J15/06 , B01D46/00 , B01D46/30 , B01D46/56 , B01D47/02 , B01D50/60 ,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物焚烧及净化系统装置、焚烧净化方法和应用,所述焚烧及净化系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单元和净化单元,所述焚烧单元包括解耦燃烧装置,所述净化单元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的烟气入口连接所述解耦燃烧装置的出烟口,医疗垃圾进入所述焚烧单元焚烧产生的烟气,依次进入所述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小型废弃物焚烧及净化系统装置,能够高效焚烧废弃物和抑制污染物生成,并对焚烧烟气充分净化,避免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7391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68258.X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B3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炉及其燃烧方法,所述机械炉排炉包括预燃装置和主炉体,所述主炉体包括主炉排、顶拱、后墙以及炉膛,所述后墙上设有后拱;所述主炉排上方沿运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下隔墙;下隔墙上独立地设有调节风管;所述顶拱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上隔墙,将下隔墙上方区域对应划分为气化燃烧区、过渡燃烧区和燃尽区。本发明通过将主炉体划分为不同燃烧区,设置不同隔墙与调节风,提高了炉膛内煤气、烟气与调节风的混合效果,使炉膛形成的还原性燃烧区更为稳定,组分更易控制,精确控制还原性气氛向氧化性气氛的过渡,减小燃尽区NOx浓度的反弹,改善分区燃烧效果,实现低NOx排放和更高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9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816541.5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燃煤炊事采暖炉及炊事采暖方法和用途,所述燃煤炊事采暖炉由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组成,第一炉体的高度大于第二炉体的高度,第一炉体与第二炉体之间无隔板使燃煤炊事采暖炉形成一个整体;以第一炉体一侧作为燃煤炊事采暖炉的后侧,第二炉体一侧作为燃煤炊事采暖炉的前侧;即将炉膛前后布置完全反转,炉前变炉后,并从炉膛侧面加煤,将焦炭燃烧侧和烟气排出侧相同高度的设计改为不同高度设计。本发明通过将现有炊事采暖炉前后反转,即炉前为反烧烟气流动区,调整炊事烟气流通区和热解气化区两侧炉体的高度,进而解决稳定燃烧需要炉膛高度高和炊事火力强需要炉膛低的矛盾,实现稳定分级燃烧,提高炊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11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18278.7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B1/183 , C10B53/04 , F24B1/191 , F24B1/1915 , F24B1/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降低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煤采暖炉及采暖方法和用途,所述燃煤采暖炉主体顶部一侧设置加煤口,主体顶部与加煤口相对一侧设置烟囱;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上部竖直设置水套隔板,将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上部分为与加煤口相连的干馏热解区以及与烟囱相连的烟气燃尽换热区;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下部未设隔板的区域为半焦燃烧区;半焦燃烧区下部倾斜设置炉箅子,所述炉箅子下方设有一次风口;所述半焦燃烧区上部的燃尽区设有二次风口;所述燃尽区内设设置采暖用水换热管。本发明所述燃煤采暖炉具有燃烧稳定,热效率高,适用各种烟煤,生物质等燃料的无烟排放,特别是高硫无烟煤燃烧时同时有效降低烟尘,SO2和NOx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37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36488.9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L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及空气预热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空气通道、非相变空气预热器和烟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中的空气和烟气通道中的烟气在非相变空气预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还包括烟气换热器和空气加热器;所述烟气换热器按烟气流向位于非相变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通道上;所述空气加热器按空气流向位于非相变空气预热器前的空气通道上。所述烟气通道内的高温烟气流经非相变空气预热器时,与空气通道内经空气加热器加热后进入非相变空气预热器的空气换热,使烟气温度降低,空气温度提高。本发明根据实际运行参数及时进行空气预热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既能够保障热力循环系统的经济高效,也可提高空气预热系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089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1626.7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煤燃烧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煤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本发明的燃煤解耦燃烧装置,包括炉体和位于炉体下方的风室(6),所述的炉体包括:上隔墙(1)、位于上隔墙(1)下方分设于内外两侧的第一下隔墙(2)和第二下隔墙(3),其中,内侧的第一下隔墙(2)的顶端和炉体侧壁间架设第一炉排(4),第一下隔墙(2)与第二下隔墙(3)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炉排(5);所述第一炉排(4)的上方与上隔墙(1)之间构成气化热解区(7)和半焦区(8),所述半焦区(8)位于气化热解区(7)下方;所述的第一下隔墙(2)与第二下隔墙(3)构成焦炭区(9)。本发明使得有害的漏风量减少,过量空气系数降低;同时,可有效降低半焦区的有害漏风,保障锅炉的出力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97421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174601.0
申请日:2011-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型火焰解耦燃烧炉及解耦燃烧方法。该解耦燃烧炉的炉膛由前后侧墙、上炉膛侧墙(12)、下炉膛拱(13)、下炉膛侧墙(14)和下炉膛冷灰斗壁(15)围成,在所述的下炉膛拱(13)上由炉膛中心往外依次设置若干组对称的超浓一次风喷口(8)、浓一次风喷口(7)和淡一次风喷口(6),若干组一次风喷口(8、7、6)在下炉膛拱(13)上在前后墙之间均匀设置,喷口方向向下,在所述的下炉膛侧墙(14)上对称设置若干侧墙上二次风喷口(4);侧墙上二次风喷口(4)与一次风喷口(8、7、6)沿前后向交错设置,所述下炉膛侧墙(14)上在前后墙之间设置若干侧墙下二次风喷口(3)。本发明装置降低了NOx的生成以及飞灰可燃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2058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34409.1
申请日:2011-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北京圆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山西三合盛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控相变换热系统,包括:通过蒸汽管(11)和冷凝液管(21)相互连通而形成分控相变换热回路的吸热装置和放热装置,其特征是,该系统还包括:气流调节阀(6)及其气流调节阀控制器(8);液流调节阀(24)及其液流调节阀控制器(25),该气流调节阀(6)设置在该蒸汽管(11)的管路中并且该气流调节阀(6)的开度可控制,该液流调节阀(24)设置在该冷凝液管(21)的管路中并且该液流调节阀(24)的开度可控制。本发明还出一种分控相变换热方法,在该方法中,吸热装置和放热装置的相变换热参数被分别独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814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610088987.2
申请日:2006-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煤的燃烧技术及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锅炉烟黑、一氧化碳、多环芳香烃和氮氧化物排放的煤炭子母清洁燃烧炉及煤炭燃烧方法。煤炭子母燃烧炉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呈左右对称结构的燃煤炉和这两个燃煤炉之间的烟道构成。一隔墙将燃煤炉的上部隔开为一热解室和一燃烬室,在燃烬室的上侧壁设有与烟道上部连通的上连通口;热解室和燃烬室的下部为一燃烧室,在燃烧室下方安装有炉排,炉排下方为一灰渣室,灰渣室两侧壁分别设有清灰门和与烟道下部连通的下连通口;在烟道的上部设有上翻转挡板,且位于左右燃烬室的上连通口处;在烟道的中部设有中翻转挡板,在烟道的下部设有下翻转挡板,且位于左右灰渣室的下连通口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