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10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12563.2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3B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包括前墙、中隔墙、后火墙、引风装置和第二炉排;中隔墙位于前墙和后火墙之间;前墙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加料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引风装置与第一通风口连通;第二炉排设置在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下部,高度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之间;中隔墙下部和第二炉排之间形成火口;热解气化区为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上部空间;半焦区为热解气化区下部、第二炉排的上方的空间。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可增加解耦燃烧半焦区范围,并使得半焦区和热解气化区通风更易均衡控制,增强对燃料性状和燃烧装置容量的适应性,优化控制热解气化区与半焦区的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95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816557.6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及炊事采暖方法和用途,所述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在其烟囱内设水气换热装置,水气换热装置上方设置顶部汽水分离包,水气换热装置包括管程和壳程,管程包括烟气管和水管,烟气管和水管间隔设置,水管的进水与底部水包的出水相连,水管的出水与顶部汽水分离包的进水相连,顶部汽水分离包的出水与底部水包的进水相连,壳程入口与引风机相连,壳程出口排出热风。本发明通过在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的烟囱中设置水气换热装置,利用烟气和吸收了半焦燃烧区热量的水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用于室内采暖,大幅度提高了炊事热风采暖炉的效率,仅需较小的热量既可以加热空气,提高供暖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9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816541.5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燃煤炊事采暖炉及炊事采暖方法和用途,所述燃煤炊事采暖炉由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组成,第一炉体的高度大于第二炉体的高度,第一炉体与第二炉体之间无隔板使燃煤炊事采暖炉形成一个整体;以第一炉体一侧作为燃煤炊事采暖炉的后侧,第二炉体一侧作为燃煤炊事采暖炉的前侧;即将炉膛前后布置完全反转,炉前变炉后,并从炉膛侧面加煤,将焦炭燃烧侧和烟气排出侧相同高度的设计改为不同高度设计。本发明通过将现有炊事采暖炉前后反转,即炉前为反烧烟气流动区,调整炊事烟气流通区和热解气化区两侧炉体的高度,进而解决稳定燃烧需要炉膛高度高和炊事火力强需要炉膛低的矛盾,实现稳定分级燃烧,提高炊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11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18278.7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B1/183 , C10B53/04 , F24B1/191 , F24B1/1915 , F24B1/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降低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煤采暖炉及采暖方法和用途,所述燃煤采暖炉主体顶部一侧设置加煤口,主体顶部与加煤口相对一侧设置烟囱;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上部竖直设置水套隔板,将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上部分为与加煤口相连的干馏热解区以及与烟囱相连的烟气燃尽换热区;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下部未设隔板的区域为半焦燃烧区;半焦燃烧区下部倾斜设置炉箅子,所述炉箅子下方设有一次风口;所述半焦燃烧区上部的燃尽区设有二次风口;所述燃尽区内设设置采暖用水换热管。本发明所述燃煤采暖炉具有燃烧稳定,热效率高,适用各种烟煤,生物质等燃料的无烟排放,特别是高硫无烟煤燃烧时同时有效降低烟尘,SO2和NOx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210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710512563.2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3B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包括前墙、中隔墙、后火墙、引风装置和第二炉排;中隔墙位于前墙和后火墙之间;前墙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加料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引风装置与第一通风口连通;第二炉排设置在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下部,高度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之间;中隔墙下部和第二炉排之间形成火口;热解气化区为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上部空间;半焦区为热解气化区下部、第二炉排的上方的空间。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可增加解耦燃烧半焦区范围,并使得半焦区和热解气化区通风更易均衡控制,增强对燃料性状和燃烧装置容量的适应性,优化控制热解气化区与半焦区的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07316985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162899.2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所述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在其烟囱内设水气换热装置,水气换热装置上方设置顶部汽水分离包,水气换热装置包括管程和壳程,管程包括烟气管和水管,烟气管和水管间隔设置,水管的进水与底部水包的出水相连,水管的出水与顶部汽水分离包的进水相连,顶部汽水分离包的出水与底部水包的进水相连,壳程入口与引风机相连,壳程出口排出热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燃煤炊事热风采暖炉的烟囱中设置水气换热装置,利用烟气和吸收了半焦燃烧区热量的水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用于室内采暖,大幅度提高了炊事热风采暖炉的效率,仅需较小的热量既可以加热空气,提高供暖舒适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46450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1163140.6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燃煤炊事采暖炉,所述燃煤炊事采暖炉由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组成,第一炉体的高度大于第二炉体的高度,第一炉体与第二炉体之间无隔板使燃煤炊事采暖炉形成一个整体;以第一炉体一侧作为燃煤炊事采暖炉的后侧,第二炉体一侧作为燃煤炊事采暖炉的前侧;即将炉膛前后布置完全反转,炉前变炉后,并从炉膛侧面加煤,将焦炭燃烧侧和烟气排出侧相同高度的设计改为不同高度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炊事采暖炉前后反转,即炉前为反烧烟气流动区,调整炊事烟气流通区和热解气化区两侧炉体的高度,进而解决稳定燃烧需要炉膛高度高和炊事火力强需要炉膛低的矛盾,实现稳定分级燃烧,提高炊事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58896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771828.6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3B9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装置,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包括前墙、中隔墙、后火墙、引风装置和第二炉排;中隔墙位于前墙和后火墙之间;前墙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加料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引风装置与第一通风口连通;第二炉排设置在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下部,高度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之间;中隔墙下部和第二炉排之间形成火口;热解气化区为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上部空间;半焦区为热解气化区下部、第二炉排的上方的空间。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可增加解耦燃烧半焦区范围,并使得半焦区和热解气化区通风更易均衡控制,增强对燃料性状和燃烧装置容量的适应性,优化控制热解气化区与半焦区的反应速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831570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502109.4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降低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煤采暖炉,所述燃煤采暖炉主体顶部一侧设置加煤口,燃煤采暖炉主体顶部与加煤口相对一侧设置烟囱;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上部竖直设置水套隔板,将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上部分为与加煤口相连的干馏热解区以及与烟囱相连的烟气燃尽换热区;燃煤采暖炉主体内下部未设隔板的区域为半焦燃烧区;半焦燃烧区下部倾斜设置炉箅子,所述炉箅子下方设有一次风口;所述半焦燃烧区上部的燃尽区设有二次风口;所述燃尽区内设设置采暖用水换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民用采暖炉的改进,使所述燃煤采暖炉具有燃烧稳定,热效率高,适用各种烟煤,生物质等燃料的无烟排放。(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410528044.1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煤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改性煤包括多个改性煤颗粒,所述改性煤颗粒包括复合添加剂和煤粉,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钙基添加剂和钠基添加剂,所述钙基添加剂包括无机钙化合物、有机钙化合物或者其组合,所述钠基添加剂包括小苏打粉(NaHCO3)、苏打灰(Na2CO3)和烧碱(NaOH)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综合利用钙基添加剂和钠基添加剂,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