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2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454344.5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由炉墙围成的炉体、炉体内纵向设置的隔墙、与隔墙下部相连的异形隔板、位于炉体内下部的通风炉排和后火墙;所述隔墙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包括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半焦区,所述隔墙的另一侧自下而上分别包括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半焦区和还原燃烧区的底部连通;异形隔板的中下部设有半开口,还原燃烧区设置调节风口。本发明在现有燃烧装置上增加异形隔板,控制半焦区料层的厚度及分布情况,并在尾部烟气划分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控制还原燃烧区的还原性气氛条件,减少NOx的生成,实现生物质的洁净燃烧;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对燃烧过程的控制,增强对燃料的适应性,减小燃烧周期性的影响。

    一种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炉及其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91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68258.X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炉及其燃烧方法,所述机械炉排炉包括预燃装置和主炉体,所述主炉体包括主炉排、顶拱、后墙以及炉膛,所述后墙上设有后拱;所述主炉排上方沿运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下隔墙;下隔墙上独立地设有调节风管;所述顶拱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上隔墙,将下隔墙上方区域对应划分为气化燃烧区、过渡燃烧区和燃尽区。本发明通过将主炉体划分为不同燃烧区,设置不同隔墙与调节风,提高了炉膛内煤气、烟气与调节风的混合效果,使炉膛形成的还原性燃烧区更为稳定,组分更易控制,精确控制还原性气氛向氧化性气氛的过渡,减小燃尽区NOx浓度的反弹,改善分区燃烧效果,实现低NOx排放和更高的燃烧效率。

    一种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炉及其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913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0468258.X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炉及其燃烧方法,所述机械炉排炉包括预燃装置和主炉体,所述主炉体包括主炉排、顶拱、后墙以及炉膛,所述后墙上设有后拱;所述主炉排上方沿运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下隔墙;下隔墙上独立地设有调节风管;所述顶拱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上隔墙,将下隔墙上方区域对应划分为气化燃烧区、过渡燃烧区和燃尽区。本发明通过将主炉体划分为不同燃烧区,设置不同隔墙与调节风,提高了炉膛内煤气、烟气与调节风的混合效果,使炉膛形成的还原性燃烧区更为稳定,组分更易控制,精确控制还原性气氛向氧化性气氛的过渡,减小燃尽区NOx浓度的反弹,改善分区燃烧效果,实现低NOx排放和更高的燃烧效率。

    一种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0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12563.2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包括前墙、中隔墙、后火墙、引风装置和第二炉排;中隔墙位于前墙和后火墙之间;前墙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加料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引风装置与第一通风口连通;第二炉排设置在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下部,高度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之间;中隔墙下部和第二炉排之间形成火口;热解气化区为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上部空间;半焦区为热解气化区下部、第二炉排的上方的空间。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可增加解耦燃烧半焦区范围,并使得半焦区和热解气化区通风更易均衡控制,增强对燃料性状和燃烧装置容量的适应性,优化控制热解气化区与半焦区的反应速度。

    一种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0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710512563.2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包括前墙、中隔墙、后火墙、引风装置和第二炉排;中隔墙位于前墙和后火墙之间;前墙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加料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引风装置与第一通风口连通;第二炉排设置在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下部,高度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之间;中隔墙下部和第二炉排之间形成火口;热解气化区为前墙和中隔墙之间空间的上部空间;半焦区为热解气化区下部、第二炉排的上方的空间。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可增加解耦燃烧半焦区范围,并使得半焦区和热解气化区通风更易均衡控制,增强对燃料性状和燃烧装置容量的适应性,优化控制热解气化区与半焦区的反应速度。

    一种热重分析装置及其用途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4560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93434.X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重分析装置,所述热重分析装置通过设置气体分布加热模块及均匀打孔的大容量坩埚装载试样,匹配合适的称量天平,特别适用于较大尺寸的单颗粒样品及大流量气氛下应用,克服大流量的反应气体或载气对温度及天平称量的影响,使仪器能准确测量大尺寸单颗粒样品的反应失重曲线,满足流程工业中不同测试需求,且通过组合设置天平外罩、冷却单元和保护气进气组件等提高热重分析的精度,并采用加热炉移动的方式,对天平影响更小,数据更准确,精准度更高。

    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54344.5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由炉墙围成的炉体、炉体内纵向设置的隔墙、与隔墙下部相连的异形隔板、位于炉体内下部的通风炉排和后火墙;所述隔墙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包括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半焦区,所述隔墙的另一侧自下而上分别包括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半焦区和还原燃烧区的底部连通;异形隔板的中下部设有半开口,还原燃烧区设置调节风口。本发明在现有燃烧装置上增加异形隔板,控制半焦区料层的厚度及分布情况,并在尾部烟气划分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控制还原燃烧区的还原性气氛条件,减少NOx的生成,实现生物质的洁净燃烧;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对燃烧过程的控制,增强对燃料的适应性,减小燃烧周期性的影响。

    一种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炉

    公开(公告)号:CN212298949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941487.4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炉,所述机械炉排炉包括预燃装置和主炉体,所述主炉体包括主炉排、顶拱、后墙以及炉膛,所述后墙上设有向炉膛内延伸的后拱;所述主炉排上方沿运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下隔墙;所述下隔墙上独立地设有调节风管;所述顶拱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上隔墙,将下隔墙上方区域对应划分为气化燃烧区、过渡燃烧区和燃尽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炉体划分为不同燃烧区,设置不同隔墙与调节风,提高了炉膛内煤气、烟气与调节风的混合效果,使炉膛形成的还原性燃烧区更为稳定,组分更易控制,精确控制还原性气氛向氧化性气氛的过渡,减小燃尽区NOx浓度的反弹,改善了分区燃烧效果,燃烧效率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05615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0904619.6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由炉墙围成的炉体、炉体内纵向设置的隔墙、与所述隔墙下部相连的隔板、通风炉排和后火墙;所述隔墙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包括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半焦区,所述隔墙的另一侧自下而上分别包括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半焦区和还原燃烧区的底部连通;所述隔板的中下部设有半开口,还原燃烧区设置调节风口。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燃烧装置上增加隔板,控制半焦区料层的厚度及分布情况,并在尾部划分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控制还原燃烧区的还原性气氛条件,减少NOx的生成,实现生物质的洁净燃烧;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对燃烧过程的控制,增强对燃料的适应性,减小燃烧周期性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