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698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245637.8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式门机装置,包括与竖直的墙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撑模块、与固定支撑模块滑动连接的移动模块、以及连接在移动模块下侧的移动门,所述固定支撑模块具有一个水平设置朝下的第一移动面,所述移动模块具有一个和第一移动面相向设置的第二移动面,第一移动面上沿移动门的移动方向设有平板式直线电机定子,并在平板式直线电机定子的两侧设有导轨,第二移动面上设有平板式直线电机动子,并在平板式直线电机动子的两侧设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悬挂于导轨上。本发明机构简单,启动速度快、可抵消移动门的载荷,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安装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744431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55351.9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G05D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驱式回转平移装置。该装置包括回转运动部分、平移运动部分以及信号传输控制部分,采用无线电力传输单元对直线电机驱动控制器进行供电,且平移运动部分的位置反馈单元均位于回转台面上并随回转台转动而回转,因此直线电机在回转台回转过程中没有供电电源线的缠绕,也没有反馈数据线的缠绕。另外,该装置采用无线网络实现直线电机驱动控制器与总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进一步避免了各种线缆的缠绕,从而实现了在回转台面上完全无缠绕的直线电机直接驱动,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38208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81889.7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2K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式直线电机,包括初级和次级,初级套在次级上,并且初级内表面与次级外表面之间存在气隙,以使次级能够沿轴向作直线运动;初级包括外壳与线圈绕组,次级包括沿轴向放置的芯轴和套接在芯轴上并沿轴向充磁的永磁环,其特征是:所述的线圈绕组由至少一个空心线圈组成;所述的永磁环至少有两个,相邻的永磁环的充磁方向相反,相邻的永磁环之间由磁轭间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轴式直线电机的初级与次级间不存在电磁吸力,也不存在齿槽定位力,而且推重比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4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71992.3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D15/0686 , E05D15/0682 , E05D2015/0695 , E05F15/60 , E05Y290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式门机装置,包括平板式直线电机定子、动子以及移动门,定子固定在动子上方,定子两侧设置导轨,动子两侧设置滑块,在导轨与滑块设置若干塑料材质的工作面,二者形状相配,成对设置,当所述滑块以导轨为导向滑动时,通过该工作面相接触而提供上下方向的限位和左右方向的限位,不仅能够降低滑块与导轨的成本,减轻质量,而且可以避免安装危险,延长滑块与导轨使用寿命,以及防止滑块与导轨接触工作面部分生锈腐蚀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23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240002.8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进出管控系统。该系统采用设置在车辆通道出入口的平移门、车辆信息获取单元、障碍物检测单元,调度管理单元以及总电控单元等,通过监测允许通过车辆进入防跟随限制区域后入口平移门处是否存在障碍物的方法判断是否存在跟随车辆,通过监测是否存在障碍物通过出口平移门的方法判断允许通过车辆是否离开车辆管控区域,从而有效防止跟随车辆的强行进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进出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0204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3867.2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2K9/19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隔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基板、冷却管以及若干个隔热体,以隔热体的垂直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每个隔热体的下表面与电机初级的上表面相连接,每个隔热体的上表面与基板下表面相连接;冷却管固定连接在基板下表面,并且盘绕在隔热体周围;每个隔热体的垂直高度均大于冷却管的垂直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中由于隔热体与冷却管相分离,隔热体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并且使装置厚度降低,从而增加了电机的安装稳定性;另外,该装置中电机初级产生的热量经隔热体直接传递至基板,再经冷却单元冷却,不仅具有较高的隔热效率,而且热量经基板传导后分散均匀,不易在局部产生积累而导致热量不均衡,提高了电机的工作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31803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382986.4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磁阻力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包括初级和次级,次级上设有线性导轨,初级设在线性导轨上,初级和次级之间存在气隙,初级包括由若干直槽型硅钢片叠装而成的动子铁芯和若干空心线圈,直槽型硅钢片的每个直槽中嵌装有空心线圈,每个空心线圈的一半线圈和另一半线圈分别嵌装在相邻的两个直槽中,相邻的两个空心线圈各有一半线圈嵌装在同一个直槽中,相邻的两个空心线圈之间及空心线圈和直槽型硅钢片之间设有绝缘层。直槽型硅钢片的端部直槽的槽宽D小于中部直槽的槽宽L,端部直齿的齿高b小于中部直齿的齿高m。本发明既减少齿槽力又减少端部力,有效抑制磁阻力,从而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推力波动,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85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54299.5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式驱动装置。该装置采用磁浮单元,并将其中磁浮支撑体一端与移动工件台固定相连,另一端的凸出部分承载永磁动子,与主支座的凸出部分所承载的永磁定子呈上下相对、存间隙的放置结构,从而当直线电机动子通以电流,使直线电机动子与永磁定子之间产生直线推力时,一方面能够带动承载着移动部件的移动工件台随滑块在导轨上移动,另一方面由于直线电机动子与定子间的法向吸力平衡该移动部件的负载重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导轨的负载,大大减小了其机械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85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54299.5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式驱动装置。该装置采用磁浮单元,并将其中磁浮支撑体一端与移动工件台固定相连,另一端的凸出部分承载永磁动子,与主支座的凸出部分所承载的永磁定子呈上下相对、存间隙的放置结构,从而当直线电机动子通以电流,使直线电机动子与永磁定子之间产生直线推力时,一方面能够带动承载着移动部件的移动工件台随滑块在导轨上移动,另一方面由于直线电机动子与定子间的法向吸力平衡该移动部件的负载重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导轨的负载,大大减小了其机械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434277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359754.2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永磁直线发电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两冲程内燃室和一台包括线圈定子、动杆以及同轴套接在动杆上的永磁动子的永磁直线发电机,永磁动子包括两组散热环、两组隔热环以及充磁永磁环组,相应地,动杆包括两动杆导热段、隔热段与动杆永磁段,该内燃永磁直线发电装置能够将燃烧膨胀做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活塞快速传递到动杆导热段,经动杆导热段与散热环组快速散失,同时通过动杆隔热段与隔热环组阻隔该热量,使动杆永磁段与套接在动杆永磁段上的永磁环组免受热量影响而保持其磁性能,因此解决了现有的内燃永磁直线发电装置由于活塞将热量传递给动子永磁体,致使永磁体因受热产生磁性能降低甚至失去磁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