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来源FFA4(GPR120)受体激动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17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537183.5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FA4(GPR120)受体激动剂及其应用,具体是关于一种来自天然植物萘醌类化合物作用靶点的发现,所涉及的靶点为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R120,所述的GPR120受体激动剂为乙酰紫草素、黄钟花醌以及紫草素和/或者它们对应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多晶形物以及药物组合物。体外细胞靶点实验表明乙酰紫草素、黄钟花醌以及紫草素为GPR120的激动剂。体外细胞实验测试发现95%乙醇冷浸的紫草提取物进行也有GPR120激动活性。研究显示GPR120受体与非甾体消炎药诱发的胃损伤、骨质酥松和克罗恩病等疾病相关,因此所述的激动剂有着潜在的药用用途。

    带氨基酸链的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6569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67090.5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本文介绍了氨基酸链的有无对蟾皮化合物抗癌活性的影响和带有氨基酸链的蟾蜍二烯内酯化合物馏分对结肠癌HT-29细胞和胃癌HGC-2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本文所述的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包括带有氨基酸链和不带有氨基酸链的蟾蜍二烯内酯馏分混合物以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的带有氨基酸链的蟾蜍二烯内酯1-11号馏分。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带有氨基酸链的蟾蜍二烯内酯化合物相较于不带氨基酸链的蟾蜍二烯内酯化合物对结肠癌和胃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更显著,同时某些带有氨基酸链的蟾蜍二烯内酯馏分对结肠癌细胞球和胃癌细胞球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结肠癌和胃癌的药物。

    一种GPR35激动剂及其应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6984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21416.X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作用靶点的发现,具体地说是黄酮类化合物草质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靶点的发现。体外细胞实验表明本发明的草质素及其衍生物是激动GPR35受体。所述GPR35激动剂以草质素、草质素衍生物、草质素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草质素衍生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活性成分,GPR35激动剂中还可添加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目前研究表明GPR35与哮喘、心力衰竭、高血压、炎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代谢综合症、疼痛和癌症等疾病相关,本发明提供的GPR35激动剂制备的药物可以在此类疾病上应用,为相关疾病的作用靶点提供新的高效的配体。

    一种基于亲水固相萃取技术的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类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4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10818.1

    申请日:2014-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J41/0033 C07J19/00 C07J71/0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亲水固相萃取技术的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类分离纯化方法。采用键合两性离子基团的Click XIon亲水固相萃取柱联合半制备反相色谱柱选择性类分离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选取蟾蜍皮95%乙醇提取物反相色谱制备分离所得的一个馏分,采用Click Xion亲水固相萃取柱分成氨基酸修饰的蟾蜍二烯内酯类组分和非氨基酸修饰的蟾蜍二烯内酯类组分,通过反相色谱对两组分分别制备,共获得七个化合物。该方法可以实现氨基酸修饰的蟾蜍二烯内酯类和非氨基酸修饰的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类分离及高效制备,解决了两类化合物在反相柱上疏水性相似,洗脱窗口窄的问题,实现了类分离,并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