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78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22092.0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固体润滑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溅射方法在钢材表面沉积MoS2薄膜,得到沉积后钢材;将所述沉积后钢材进行真空热处理,在所述沉积后钢材表面得到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本发明利用溅射方法制得的MoS2薄膜具有致密的类非晶结构;利用真空热处理能够使MoS2薄膜的结构由类非晶结构向纳米晶结构转变。本发明通过将溅射方法与真空热处理相结合来调控MoS2薄膜中MoS2的结晶性,以实现对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摩擦学性能的调控,进而提高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7892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322092.0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固体润滑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溅射方法在钢材表面沉积MoS2薄膜,得到沉积后钢材;将所述沉积后钢材进行真空热处理,在所述沉积后钢材表面得到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本发明利用溅射方法制得的MoS2薄膜具有致密的类非晶结构;利用真空热处理能够使MoS2薄膜的结构由类非晶结构向纳米晶结构转变。本发明通过将溅射方法与真空热处理相结合来调控MoS2薄膜中MoS2的结晶性,以实现对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摩擦学性能的调控,进而提高纳米晶MoS2固体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42959.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F283/00 , B22F1/103 , B22F10/12 , B33Y10/00 , B33Y70/10 , B33Y40/20 , B33Y80/00 , B22F10/64 , B22F10/62 , B22F3/10 , C22C1/04 , C22C33/02 , C08F220/18 , C08F222/14 , C08F222/20 , C08F22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敏树脂、光敏金属浆料及其应用、光固化金属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光敏树脂,制备原料包括光敏树脂单体、光敏树脂预聚物和光引发剂;所述光敏树脂单体包括第一光敏树脂单体,所述第一光敏树脂单体包括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月桂酸丙烯酸酯、2‑丙氧基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5‑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光敏树脂配制的光敏金属浆料应用至光固化3D打印制备金属零件中,可以解决无氧气氛脱脂处理带来的残碳问题,避免光固化金属材料微观组织中出现碳化物析出,从而使得光固化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市售锻态金属相当,摩擦学性能优于市售锻态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8992.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异质晶粒和异质相结构的抗磨高熵合金,该高熵合金为单相高熵合金,其示意化学组成式为H95~85P3~13B2,各元素比例按原子百分比计;其中H表示非等原子比化学复杂固溶体,为(Co25Ni23Cr20Fe20)、(Cr29Fe27Ni32Nb6)或(Co39Ni35Nb14)中的任意一种;P表示异质沉淀形核组成,为(MoW)、(TiV)或(TiAl)中的任意一种;B为晶界稳定化元素硼。本发明加工路线简单、制备效率高、原材料成本低、所制备高熵合金综合性能优异,在汽车、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先进机械系统运动/传动部件的耐磨损和承载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61212.9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熵合金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使用高压喷砂机对金属基体表面进行打磨、喷砂、超声波清洗、烘干,即得预处理的金属基体;⑵称取0~23 wt.%Ag粉末、0~26 wt.%CaF2/BaF2不规则形状共晶粉末,余量为球形CrFeNiAl0.3Ti0.3高熵合金粉末,采用行星式球磨机混合均匀,即得热喷涂复合粉末;⑶将NiCrAlY粉末装入送粉器,采用爆炸喷涂工艺在所述预处理的金属基体表面上进行喷涂,形成NiCrAlY过渡层;⑷将所述热喷涂复合粉末装入送粉器,采用爆炸喷涂工艺在所述NiCrAlY过渡层表面进行喷涂,形成CrFeNiAl0.3Ti0.3AgCaF2/BaF2高熵合金自润滑涂层。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成本较低,所得涂层具有高性能特点,在机械系统零部件表面高温润滑与耐磨损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06390.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润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间超低摩擦W‑S‑C‑N润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先对基体进行离子轰击,然后采用WS2靶材和WC靶材,以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通过磁控溅射法将N、C元素引入WS2基薄膜中,得到空间超低摩擦W‑S‑C‑N润滑薄膜。本发明制备的W‑S‑C‑N润滑薄膜具有非晶致密结构,真空摩擦学性能优异,在摩擦过程中会在摩擦对偶表面诱导形成具有良好结晶性、且(002)基面平行于对偶基体的有序WS2基转移膜,具有超低摩擦系数和低磨损率。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W‑S‑C‑N润滑薄膜真空摩擦系数约为0.01,润滑寿命高于5.0×105r。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8142.9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过渡金属硫化物为靶材,以聚硅氧烷材料为衬底,进行物理气相沉积,得到聚硅氧烷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所述聚硅氧烷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包括聚硅氧烷材料和负载于聚硅氧烷材料表面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薄膜;所述聚硅氧烷材料包括甲基硅油、乙基硅油和苯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利用四氯化碳溶解聚硅氧烷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中的聚硅氧烷材料,得到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本发明以液态的聚硅氧烷材料为基底负载过渡金属硫化物,突破了以往二维材料尺寸细小的缺点,并可自由控制二维材料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7277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1603720.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900℃以上高温优良润滑和超低磨损的方法,该方法以AlMgB14陶瓷为润滑材料,以陶瓷材料或镍基超合金材料为配副材料,在温度900~1200℃之间、大气环境下进行摩擦,AlMgB14陶瓷摩擦系数在0.02~0.24之间,表面几乎无磨损;在温度900~1200℃之间、真空环境下进行摩擦0.24之间,磨损率在,AlMgB10‑714 陶瓷摩擦系数在mm3/Nm量级。本发明简0.14~单、易行,突破了目前材料的高温润滑性能极限,开创了高温润滑设计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8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2368.1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C‑Co金属陶瓷颗粒梯度增强铜基耐磨涂层,该涂层材料采用低压冷喷涂技术将WC‑17Co金属陶瓷颗粒含量在CuSn10合金粉末中梯度增加的喷涂粉末逐层喷涂在不锈钢基底表面,获得金属陶瓷WC‑17Co颗粒在涂层中由底层向表面呈梯度增强结构的铜基耐磨涂层材料。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保持金属基体优良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还可通过金属陶瓷增强颗粒在金属基体内的连续梯度分布改善涂层内部的应力分布及其表面的耐磨损性能,适用于高导热、高导电与耐磨损铜基耐磨涂层材料的制备以及磨损机械部件的增材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435179.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磨损摩擦副材料,该摩擦副在真空环境中磨损性能在‑2.9×10‑8 mm3/Nm~3.2×10‑8 mm3/Nm之间,由硬度范围为44±3GPa~28±1 GPa的WB4‑βB块体材料及摩擦对偶WC球组成;所述WB4‑βB块体材料按体积百分含量计由65±5 vol%WB4和35±5 vol%βB组成;所述摩擦对偶WC球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由94 wt%WC和6 wt%Co组成。本发明WB4‑βΒ/WC摩擦副在真空环境下表现出超低磨损性能,从而实现近零磨损,在精密机械部件与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