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352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1348693.8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阵列样品激光加热系统包括:输出激光以提供加热能量的激光光源单元,其具备并列或阵列排布的多个激光器;设于所述激光光源单元下游以改变激光光斑尺寸的激光束斑调节单元;用于放置阵列样品的样品台;用于对待加热阵列样品的激光加热温度测温并反馈加热效果的温度测量单元;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图像记录单元;与所述激光光源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和图像记录单元等相连接的总控单元。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光束并行、束斑可调的激光加热,用于对材料基因工程所需的材料阵列样品的快速定向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336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04354.2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色生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黑色生物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照摩尔比例称取硅酸盐和TiO2作为原料并混合,得到混合粉体,以硅酸盐和TiO2的摩尔百分比之和为100%计,所述硅酸盐和TiO2的摩尔比为(40~90%):(10~60%),所述硅酸盐为镁黄长石、CaSiO3中的至少一种;(2)将所得混合粉体压制成片后煅烧,得到陶瓷片;(3)将所得陶瓷片放置于无容器气悬浮炉中经激光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快速冷却,得到所述黑色生物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353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30454.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95 , C04B35/626 , C04B35/653 , H01F1/01 , H01F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495 , C04B35/62675 , C04B35/653 , C04B2235/3262 , C04B2235/96 , H01F1/0009 , H01F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稳铌酸锰反铁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亚稳铌酸锰反铁磁材料为亚稳态且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所述亚稳铌酸锰反铁磁材料的化学式为MnxNbyOz,其中x=79~71,y=42~58,z=(2x+5y)/2。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亚稳铌酸锰反铁磁材料的分解温度为700~900℃,常温下可长期亚稳存在。生产工艺简单,在电子领域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原料廉价易得,所需生产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1859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64708.0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多孔陶瓷的低温烧成方法,所述低温烧成方法使用钙–铜–钛三元素复合而成的烧成助剂,其中所述烧成助剂中的铜元素在整个烧成过程中以一价稳定存在。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钙–铜–钛三元素复合而成的烧成助剂。在这种三元复合助剂中,铜元素在烧成过程中以一价稳定存在,从而保证了所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呈现出均匀的浅棕色。避免了以铜–钛二元复合助剂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可能出现的颜色不均匀现象。而且这种三元复合烧成助剂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在更低的温度烧成,有利于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214990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710173623.9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常温合成方法,属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选用有机锌盐和无机碱或有机碱为原料,将有机锌盐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后,缓慢加入无机碱或有机碱,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搅拌1~10小时,离心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烘箱中烘干,制得产品。本发明原料价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降低能耗,易于控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30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46368.0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85 , C04B35/19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堇青石-莫来石复相材料的原位反应烧成制备方法,属于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领域。其特点是以高岭土、滑石、工业氧化铝及添加少量助剂(或不添加烧结助剂)为原料,采用分段升温和保温的原位反应烧成方法,生成包含堇青石和莫来石晶相的复合材料。在该复合材料中,堇青石和莫来石晶体发育良好、形态分明。复合材料具有抗弯强度高、抗热冲击性能优良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231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0494.8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粘结剂、制备及其在多孔陶瓷制备中的应用。所述的粘结剂由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铝、磷酸和硼酸组成,其中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99.5%,磷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0.5%,外加的硼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氢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折合成Al2O3计;磷和铝的摩尔比小于1。在用于制备多孔陶瓷时,首先确定制备粘结剂所使用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颗粒粒径,使用的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颗粒粒径为陶瓷粉料粒径的0.01-0.5倍;非氧化物陶瓷粉料混和均匀,再添加造孔剂或发泡剂混和均匀后,成型、烧结,烧结温度介于900℃-1600℃之间,烧结气氛在空气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0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14175.3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钆铝石榴石玻璃及非晶晶化制备透明陶瓷的方法。所述钆铝石榴石玻璃的化学式为(MxGd1‑x)3(AlyN1‑y)5O12‑zAl2O3,其中M为取代十二面体的离子,N为取代八面体的离子或/和取代四面体的离子;且0≤x≤1,0≤y≤1,z=0~150mol%。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6668.X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高活性兼具高稳定性的镍基纳米析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大电流高活性兼具高稳定性的镍基纳米析氢催化剂包括MoPxOy(0.1≤x≤1,0.5≤y≤1.5)纳米棒阵列和负载于所述MoPxOy纳米棒阵列的Ni(PO3)2纳米粒子,其中,MoPxOy纳米棒和Ni(PO3)2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30:1~5:1。本发明所述镍基纳米析氢催化剂在析氢过程中,含钼化合物MoPxOy逐渐溶解,Ni(PO3)2纳米粒子原位更新并原位转化为Ni2P,得到同时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活性的碱性镍基纳米析氢催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