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7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62141.X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47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468 , C04B35/622 , A61L27/42 , A61L27/50 , A61L2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贝壳结构织构生物陶瓷及制备方法和其在成骨方面的应用。所述仿贝壳结构织构生物陶瓷具有每层由石墨烯与基体陶瓷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基体陶瓷为羟基磷灰石、氧化铝、氧化锆中、钛酸钡的至少一种;石墨烯占仿贝壳结构织构生物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为0.5‑30%。所述仿贝壳结构织构生物陶瓷模拟天然骨的织构结构和生长,能够实现陶瓷结构纳米级别的精细调控,有望用于多种陶瓷织构结构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0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082339.6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效诱导烧伤创面毛囊再生的生物活性离子改性槲皮素螯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螯合剂组合物含有Si离子、Cu离子和槲皮素,其中,所述Si离子的浓度为5~30ppm,所述Cu离子的浓度为0.5~5ppm,所述槲皮素的浓度为0.5~3µg/mL。
-
-
公开(公告)号:CN10865380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517797.0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钙硅基复合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骨水泥材料包括钙硅基材料和负载于所述钙硅基材料上的氧化石墨烯。根据本发明,将氧化石墨烯负载于钙硅基材料上得到钙硅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使得氧化石墨烯的含量较高,从而将该复合材料用于骨水泥时,可以使骨水泥具备明显的光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0515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41451.9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A61L27/46 , A61L27/38 , A61L27/50 , A61L27/52 , A61L27/54 , C08J3/075 , C08J3/24 , C08L77/04 , C08L5/08 , C08G6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愈合特性的硅基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心肌修复中的应用。所述硅基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水凝胶具有由含有醛基的高分子材料和含有氨基的高分子材料通过醛基与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亚胺键进而构成的交联凝胶网络、以及硅基生物活性玻璃均匀分散在所述凝胶网络的复合凝胶结构;所述硅基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水凝胶中,含有醛基的高分子材料、含有氨基的高分子材料和硅基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10%、1~10%和0.1~1.0%。
-
公开(公告)号:CN10772140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610651476.0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47 , C04B35/626 , A61L27/56 , A61L27/50 , A61L27/10 , A61L27/12 , B28B1/00 , B33Y1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营养元素Sr‑P‑Si的新型生物活性陶瓷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将Sr5(PO4)2SiO4生物活性陶瓷粉体与粘结剂均匀混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构造生物活性陶瓷支架陶瓷素坯的结构模型,三维打印所述生物活性陶瓷支架陶瓷素坯;将所得生物活性陶瓷支架陶瓷素坯在1400~1500℃下烧结2~3小时。本发明将三维打印技术和生物活性陶瓷硅磷酸锶(Sr5(PO4)2SiO4相结合,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Sr5(PO4)2SiO4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学性能,能够更有效地促进rBMSCs和HUVECs在其表面粘附和增殖,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850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308461.9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A61L27/12 , A61L27/04 , A61L27/50 , A61L27/54 , B28B1/00 , C04B35/447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软骨缺损一体化修复生物陶瓷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生物陶瓷支架包括:三维磷酸三钙陶瓷支架以及均匀分布于所述三维磷酸三钙陶瓷支架中的锰离子。本发明的生物陶瓷支架实现了关节炎骨软骨复合体缺损的软骨‑软骨下骨一体化修复的双向生物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4155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10749948.0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莲藕结构的生物活性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生物活性支架由组成基元堆积而成,所述组成基元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平行的通道。本发明的生物活性支架具有仿生莲藕结构,即,基元内部具有平行多通道结构,大大提高了生物材料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增殖以及体内的成骨和成血管,可应用于细胞传输和大块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60680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510695110.9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纳米生物玻璃涂敷的图案化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纳米生物玻璃涂敷的图案化电纺纤维膜包括图案化电纺纤维膜和均匀涂敷于图案化电纺纤维膜表面的Ca‑Mg‑Si生物玻璃涂层。本发明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Ca‑Mg‑Si生物玻璃均匀涂敷于图案化电纺纤维膜表面,该Ca‑Mg‑Si生物玻璃由于离子释放而在纤维表面形成活性离子微环境,从而刺激以及促进皮肤组织细胞的生长以及促创面愈合相关因子的表达来提高创面修复材料表面的生物活性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图案化电纺纤维膜具有微纳米级别的结构,对皮肤组织细胞的生长分化行为进行引导和调控,使得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适合用作创面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69187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510791559.5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矿化层/光固化树脂复合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物矿化层/光固化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类牙釉质有序结构的羟基磷灰石再矿化层、和形成于所述再矿化层表面的光固化树脂,所述再矿化层是由生物活性玻璃在酸性氨基酸作用下通过生物矿化而形成的。本发明利用生物矿化的基本原理,将氨基酸作为有机添加剂,将生物活性玻璃作为无机矿物质,通过生物矿化形成具有类牙釉质有序结构的羟基磷灰石再矿化层,从而可以有效修复酸蚀牙釉质表面,同时再矿化层与光固化树脂复合进行力学增强,能够使形成的复合层具有良好的显微硬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