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28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235719.3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易感基因位点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基因测序研究而发现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易感基因位点,该位点是YY1(Yin Yang1)基因的高频T372R体细胞突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易感性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亚型分类的方法,它包括检测个体的YY1基因体细胞突变、转录本和/或蛋白与正常相比是否存在变异,存在变异就表明该个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亚型,为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0421288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235719.3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 C12Q2600/156 , C12Q2600/106 , C12Q260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易感基因位点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基因测序研究而发现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易感基因位点,该位点是YY1(Yin Yang1)基因的高频T372R体细胞突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易感性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亚型分类的方法,它包括检测个体的YY1基因体细胞突变、转录本和/或蛋白与正常相比是否存在变异,存在变异就表明该个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亚型,为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096299.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通量蛋白质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文库。本发明的高通量蛋白质分析方法,为采用带标签的半克隆小鼠文库,以一个或数个标签蛋白抗体对多个不同感兴趣目标蛋白进行平行指示分析,所述带标签的半克隆小鼠文库中,各半克隆小鼠为利用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注入卵子后培育获得的半克隆小鼠或其有性繁殖后代,所述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含有表达感兴趣目标蛋白与标签蛋白的融合蛋白的基因,所述半克隆小鼠能表达感兴趣目标蛋白与标签蛋白的融合蛋白。本发明为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适于高通量的在体、实时和动态研究的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759638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545645.2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命科学中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CARF在经典Wnt信号通路中的功能。本发明首次揭示了CARF调控经典Wn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以及CARF在斑马鱼中通过经典Wnt信号通路所产生的生物学功能。为靶向治疗Wnt信号通路异常失活或异常激活相关的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及潜在的药靶。
-
公开(公告)号:CN10336035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00116.2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07D311/00 , C07D493/10 , C07D493/08 , C07D327/10 , C07D295/116 , C07D295/205 , C07D333/38 , C07D221/22 , C07D491/08 , C07D498/08 , C07D498/18 , C07C62/38 , C07C51/373 , C07C69/18 , C07C69/16 , C07C309/66 , C07C303/28 , C07C67/293 , C07C69/63 , C07C67/28 , C07C67/08 , C07F7/18 , A61K31/366 , A61K31/5377 , A61K31/352 , A61K31/39 , A61K31/19 , A61K31/22 , A61K31/122 , A61K31/255 , A61K31/5375 , A61K31/381 , A61K31/439 , A61K31/695 , A61P35/00
Abstract: 提供15-氧代绣线菊内酯各种类型衍生物,其为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研究天然产物抗肿瘤的过程中发现15-氧代绣线菊内酯具有抗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活性,多数衍生物强于先导物15-氧代绣线菊内酯。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活性测试以及对各种肿瘤细胞株抑制活性的测试,发现其抗肿瘤活性与其抑制Wnt信号通路活性呈正相关。
-
公开(公告)号:CN10311335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10080161.1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IPC: C07D401/14 , A61K31/473 , A61P25/28 , A61P19/02 , A61P29/00 , A61P19/10 , A6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类用作Wnt信号通路激动剂三氮唑类化合物hlyc60,hlyc67,hlyc68以及hlyc69,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本发明化合物在制备调节Wnt信号途径的药物、预防和治疗经典Wnt信号途径相关疾病的药物、干细胞数目扩增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13353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80161.1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IPC: C07D401/14 , A61K31/473 , A61P25/28 , A61P19/02 , A61P29/00 , A61P19/10 , A6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类用作Wnt信号通路激动剂三氮唑类化合物hlyc60,hlyc67,hlyc68以及hlyc69,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本发明化合物在制备调节Wnt信号途径的药物、预防和治疗经典Wnt信号途径相关疾病的药物、干细胞数目扩增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142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0710040600.0
申请日:2007-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调节蓬乱蛋白与β-连环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剂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抑制蓬乱蛋白与β-连环蛋白相互作用的物质,即Dvl1-C多肽。本发明首次揭示在Wnt信号转导途径中,蓬乱蛋白可与β-连环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Wnt下游的信号转导。由于Wnt途径下游的信号转导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发明为筛选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药物提供了新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142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710040600.0
申请日:2007-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调节蓬乱蛋白与β-连环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剂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抑制蓬乱蛋白与β-连环蛋白相互作用的物质,即Dvl 1-C多肽。本发明首次揭示在Wnt信号转导途径中,蓬乱蛋白可与β-连环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Wnt下游的信号转导。由于Wnt途径下游的信号转导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发明为筛选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药物提供了新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28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861971.9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1/4355 , A61P3/04 , A61P3/10 , A61P3/06 , A61P1/16 , A61P9/10 , C07K14/47 , C12N15/12 , C12N15/62 , C12N15/70 , G01N33/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4355 , A61P1/16 , A61P3/04 , A61P3/06 , A61P3/10 , A61P9/10 , C07K14/47 , C12N15/62 , C12N15/70 , G01N33/50 , C07K19/00 , C07K2319/00 , C07K2319/21 , G01N33/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或预防肥胖或其相关疾病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第一方面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a)减少进食量;(b)降低体重;(c)减少饮水;(d)降低脂肪含量;(e)改善肥胖相关的指标;(f)改善代谢相关的指标;(g)调控脂代谢基因的表达;(h)促进脂肪的利用;(i)减少脂肪组织的脂肪储存和合成;和/或(j)增加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