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学习的隐伏断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582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0206984.4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特征学习的隐伏断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根据采掘区的揭露信息得到断层属性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断层属性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断层样本数据;将断层样本数据以走向特征聚类得到井田断层发育的各优势走向簇,所述走向特征的最佳分组数由轮廓系数确定;在断层走向特征聚类的基础上,对各所述优势走向簇以为断层定义的距离为特征再次进行聚类,得到井田内发育的各断层带。本发明先后采用走向和距离特征识别了断层带,定义了断层带的延伸指数、缓冲半径、落差期望以分别刻画断层带走向上的延伸、倾向上的离散、(56)对比文件孙振宇等“.基于SVM算法的地震小断层自动识别”《.煤炭学报》.2017,第42卷(第11期),2945-2952.刘栋等.“用沙坝断层滑移型微震事件群活动特征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第18卷(第3期),1036-1040.Qiang Wu et al.“Prediction ofconcealed faults in front of a coalfaceusing feature learning”《.Bulletin of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20,4191–4204.来骥;盛红雷.基于聚类分析的复杂网络链路预测性能研究《.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0,第38卷(第4期),144-150.刘敬寿;丁文龙;肖子亢;戴俊生.储层裂缝综合表征与预测研究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第34卷(第6期),2283-2300.胡幸平;崔效锋.华北地区中部地震精定位与构造应力场研究《.震灾防御技术》.2013,第8卷(第4期),351-360.

    基于特征学习的隐伏断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5825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06984.4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特征学习的隐伏断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根据采掘区的揭露信息得到断层属性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断层属性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断层样本数据;将断层样本数据以走向特征聚类得到井田断层发育的各优势走向簇,所述走向特征的最佳分组数由轮廓系数确定;在断层走向特征聚类的基础上,对各所述优势走向簇以为断层定义的距离为特征再次进行聚类,得到井田内发育的各断层带。本发明先后采用走向和距离特征识别了断层带,定义了断层带的延伸指数、缓冲半径、落差期望以分别刻画断层带走向上的延伸、倾向上的离散、和落差特征,实现了煤矿采掘工作面前方隐伏断层的定量化预测。

    半煤岩巷道中深孔爆破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546629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1006346.3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D1/08 E21D9/006 F42D1/00 F42D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爆破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半煤岩巷道中深孔爆破技术。解决了目前半煤岩巷道爆破中存在爆破进度慢、炮眼利用率低、炸药量和雷管消耗量大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应用试验研究期间,完成掘进31个循环,完成掘进成巷工程量55.8m。试验阶段,实际炮孔深度1.8—2.0m,平均1.9m,炮眼利用率在90%以上,最高可达91.3%,平均循环进尺1.8m。在爆破材料消耗方面,试验阶段平均炸药单耗1.52kg/m3,雷管单耗为2.51发/m3。工作面岩石破碎充分,爆破块度均匀,大块率很低,爆堆也较为集中,大量岩石的抛掷距离被控制在6—15m,减少了人工清矸清道的工作量,利于装岩机的倒矸和装岩,提高了装岩机的工时利用率和装岩生产率。

    矸石山灭火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0007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369772.9

    申请日:201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矸石山灭火方法,解决了现有矸石山存在易复燃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a、初步掌握煤矸石山自燃情况;b、在矸石山火区范围的表面按照3-5m网格间距布点,标定并绘制等温线、气体等值线;c、确定火区或隐燃点深度;d、进行矸石山分类和安全隐患排查后分区分期治理;e、有明火的矸石山先进行灭火降温,边坡进行削坡、分级及修马道,然后进行黄土覆盖;f、打孔注浆,打孔时冲洗液为一种胶体材料,钻头端部角度为45°,注浆浆液采用复合凝胶灭火材料;g、进行复垦和生态重建,黄土分层厚度为0.5-0.6m,振压次数为6-8次,压实系数取0.90-0.95,边坡绿植采用灌木。本发明消除了滑坡、有害气体污染等因素对居民的威胁,进行了土地复垦,减少重复灭火投资。

    煤矿半煤岩巷光面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32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2363.5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煤矿半煤岩巷光面爆破方法,解决了现有煤矿巷道起底施工不能一次成巷且易发生炸帮现象造成材料浪费及需补打支护的问题。步骤如下:a、煤层中布置水平楔形掏槽眼,掏槽眼的间距为0.2m、宽度为1.2m、角度为76°、装药系数为60%,且每个掏槽眼内装药1kg;b、煤层中布置辅助眼,辅助眼的间距为0.4m、装药系数为50%,且每个辅助眼内装药0.8kg;c、煤层和岩层中二圈眼的间距分别为0.55m、0.5m,每个二圈眼内装药0.6kg,d、煤层或岩层中周边眼的间距分别为0.4m、0.45m,每个周边眼内装药0.2kg;e、在煤层与岩层的周边交界处均打有空炮眼;f、光面爆破使得半煤岩巷成型。本发明加快掘进速度,而且减少了材料的消耗,节约了成本,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应力集中区域下复合层顶板维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845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2464.2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应力集中区域下复合层顶板维护方法,解决了现有应力集中区域下复合层采用强制放顶措施易产生地鼓、炸帮且顶板破碎现象的问题。a、在工作面上、下顺槽侧帮处均交替设置有堆柱和带帽木点柱,堆柱由三根木柱组成,工作面上、下顺槽侧壁均挂网;b、工作面顶板均布打有若干浅孔;与此同时,工作面前30m处的上、下顺槽顶板打有深孔;工作面顶板放顶引爆;c、割煤后液压支架前移,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左右部分交替引爆至深孔前侧后,深孔进行二次封孔后引爆,反复循环至采煤结束;d、引爆后侧安全位置的上、下顺槽侧帮打泄压孔进行注水泄压。本发明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后,应力集中显现区域明显减少,基本消除了对生产的危害,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稳产。

    应力集中区域下复合层顶板维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8456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452464.2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应力集中区域下复合层顶板维护方法,解决了现有应力集中区域下复合层采用强制放顶措施易产生地鼓、炸帮且顶板破碎现象的问题。a、在工作面上、下顺槽侧帮处均交替设置有堆柱和带帽木点柱,堆柱由三根木柱组成,工作面上、下顺槽侧壁均挂网;b、工作面顶板均布打有若干浅孔;与此同时,工作面前30m处的上、下顺槽顶板打有深孔;工作面顶板放顶引爆;c、割煤后液压支架前移,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左右部分交替引爆至深孔前侧后,深孔进行二次封孔后引爆,反复循环至采煤结束;d、引爆后侧安全位置的上、下顺槽侧帮打泄压孔进行注水泄压。本发明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后,应力集中显现区域明显减少,基本消除了对生产的危害,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稳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