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灭火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0007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69772.9

    申请日:201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矸石山灭火方法,解决了现有矸石山存在易复燃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a、初步掌握煤矸石山自燃情况;b、在矸石山火区范围的表面按照3-5m网格间距布点,标定并绘制等温线、气体等值线;c、确定火区或隐燃点深度;d、进行矸石山分类和安全隐患排查后分区分期治理;e、有明火的矸石山先进行灭火降温,边坡进行削坡、分级及修马道,然后进行黄土覆盖;f、打孔注浆,打孔时冲洗液为一种胶体材料,钻头端部角度为45°,注浆浆液采用复合凝胶灭火材料;g、进行复垦和生态重建,黄土分层厚度为0.5-0.6m,振压次数为6-8次,压实系数取0.90-0.95,边坡绿植采用灌木。本发明消除了滑坡、有害气体污染等因素对居民的威胁,进行了土地复垦,减少重复灭火投资。

    矸石山灭火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0007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369772.9

    申请日:201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矸石山灭火方法,解决了现有矸石山存在易复燃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a、初步掌握煤矸石山自燃情况;b、在矸石山火区范围的表面按照3-5m网格间距布点,标定并绘制等温线、气体等值线;c、确定火区或隐燃点深度;d、进行矸石山分类和安全隐患排查后分区分期治理;e、有明火的矸石山先进行灭火降温,边坡进行削坡、分级及修马道,然后进行黄土覆盖;f、打孔注浆,打孔时冲洗液为一种胶体材料,钻头端部角度为45°,注浆浆液采用复合凝胶灭火材料;g、进行复垦和生态重建,黄土分层厚度为0.5-0.6m,振压次数为6-8次,压实系数取0.90-0.95,边坡绿植采用灌木。本发明消除了滑坡、有害气体污染等因素对居民的威胁,进行了土地复垦,减少重复灭火投资。

    两段双轮顺序放顶煤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34158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70766.5

    申请日:201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双轮顺序放顶煤法,进一步优化放顶煤工艺,从而提高了综放工作面煤炭的回收率。本发明方法将所有放煤支架均分成两段,放煤时采用一割一放,即采煤机割一刀煤后,两段放煤支架就放一次煤,放顶煤步距为0.8m,且为利于端头管理,上下端头过渡放煤支架及端头放煤支架不放煤,即所有放煤支架的前三个和最后三个不放煤,每段分两轮依次放煤,每轮放煤间隔十个放煤支架,第一轮每个放煤支架放总量的2/3停止,第二轮放煤放到出现矸石时停止,两段放煤支架的放煤方法相同且是同步进行。本发明方法具有放煤所需时间短,含矸少,回收率高的优点。

    采空区地面探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5630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10616878.X

    申请日:201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采空区地面探测方法,解决了现有采空区的探测方法影响探测结果的问题。1)将CYT-Ⅵ型大地电场岩性探测仪放在已知钻孔旁;2)设计7条测线,线距30m,每条测线布置测点7~11个不等,测点间距30m,各测点测深300m,其中7个测点为500m,步长选择0.5m;3)进行不同岩性的探测、不同岩性CYT曲线形态的稳定性探测及曲线效果对目的层的直译程度探测;4)将已知孔的数据输入计算中心,经处理后绘制成CYT曲线图,根据钻孔的岩芯柱状,建立CYT曲线形态与岩性的对应关系,并最终建立CYT曲线的解译模型。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采空区的分布位置不清能够准确地将地面注浆孔布置在采空区内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