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7620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285725.0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厚松软煤层巷道支护方法,解决了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由于煤层松软、破碎、易片帮、冒顶而难以支护的问题。本发明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的支护形式由单一的锚杆支护形式和架设型钢棚支护改进成了各种多重支护、联合支护形式,特别是将锚杆、锚索、钢带、网联合支护,其独特优点是能把加固和悬吊理论相结合,控制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的稳定性。本发明具有支护效果好、参数合理、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改善作业环境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0281762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85725.0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厚松软煤层巷道支护方法,解决了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由于煤层松软、破碎、易片帮、冒顶而难以支护的问题。本发明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的支护形式由单一的锚杆支护形式和架设型钢棚支护改进成了各种多重支护、联合支护形式,特别是将锚杆、锚索、钢带、网联合支护,其独特优点是能把加固和悬吊理论相结合,控制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的稳定性。本发明具有支护效果好、参数合理、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改善作业环境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特厚松软煤层巷道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0273385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0368.8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合并再建矿井采掘影响区含水构造防治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合并再建矿井缺乏一种针对含水陷落柱防治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将物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矿井水超前预探,同时超前预注浆能有效保证受矿井含水陷落柱威胁的区域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为煤矿尤其含水陷落柱发育的合并再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对全国类似条件下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92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1003073.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首先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大跨度硐室,然后在顶板及两帮进行网片、内层锚杆、锚索支护,同时喷100mm厚内砼层,最后再在顶板及两帮进行网片、外层锚杆支护,同时再喷100mm厚外砼层,最后完成对硐室的支护施工。采用双层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在空间和时间上,可以交叉作业,支护工艺简单方便,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小,单位材料消耗量少,且在服务年限内支护安全可靠。就短期效益看,无论从硐室支护材料消耗量成本,还是施工周期(劳动力成本)均较复合支护方式成本显著下降,而从长远来看,同类型号皮带机头驱动电机硐室的支护成本优势将不可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07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369772.9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有喜 , 于斌 , 田利军 , 樊少武 , 张存健 , 侯志鹰 , 刘文轩 , 郭万忠 , 冯月新 , 王恩 , 常晓华 , 孟祥斌 , 申海军 , 方娜 , 王玉明 , 赵晨德 , 吴跃平
IPC: A62C3/0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矸石山灭火方法,解决了现有矸石山存在易复燃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a、初步掌握煤矸石山自燃情况;b、在矸石山火区范围的表面按照3-5m网格间距布点,标定并绘制等温线、气体等值线;c、确定火区或隐燃点深度;d、进行矸石山分类和安全隐患排查后分区分期治理;e、有明火的矸石山先进行灭火降温,边坡进行削坡、分级及修马道,然后进行黄土覆盖;f、打孔注浆,打孔时冲洗液为一种胶体材料,钻头端部角度为45°,注浆浆液采用复合凝胶灭火材料;g、进行复垦和生态重建,黄土分层厚度为0.5-0.6m,振压次数为6-8次,压实系数取0.90-0.95,边坡绿植采用灌木。本发明消除了滑坡、有害气体污染等因素对居民的威胁,进行了土地复垦,减少重复灭火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2808636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82066.5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富水复杂地质体大断面巷道支护方法,解决了一般的支护方法无法解决富水复杂地质体大断面巷道的支护的问题。本发明在巷道内设微弧拱形顶板和反拱形底板并利用锚索锚杆联合支护,攻克了顶板为富含水层且煤岩具有流变性、膨胀性及软化性的大断面巷道支护难题,有效地控制了围岩,避免了因巷道失稳造成的损失,使煤炭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采,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22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79293.7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冯月新 , 李凯琦 , 霍利杰 , 杨智文 , 张世锋 , 闫日武 , 纪润清 , 岳帮富 , 张学峰 , 闫捷 , 赵会会 , 吕文凌 , 樊靖 , 尚雁文 , 杨树新 , 郭世伟
IPC: C04B2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00155 , C04B2111/00724 , C04B14/02 , C04B1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支护用混凝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环保喷射混凝土,解决了现有矿井用喷射混凝土存在安全隐患、巷道翻修率较高且支护成本较高的问题。高强度环保喷射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和速凝剂组成的,速凝剂的质量百分含量是胶凝材料的5%;胶凝材料是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2.5硅酸盐水泥9份,MK-1增强剂 1份,机制砂20份;碎石20份。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降低喷射回弹率和粉尘浓度,减少矽肺病的发病率,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减少巷道翻修,改善井下巷道面貌,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支护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92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03073.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52 , E21D13/00 , E21D20/00 , E21D21/002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首先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大跨度硐室,然后在顶板及两帮进行网片、内层锚杆、锚索支护,同时喷100mm厚内砼层,最后再在顶板及两帮进行网片、外层锚杆支护,同时再喷100mm厚外砼层,最后完成对硐室的支护施工。采用双层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在空间和时间上,可以交叉作业,支护工艺简单方便,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小,单位材料消耗量少,且在服务年限内支护安全可靠。就短期效益看,无论从硐室支护材料消耗量成本,还是施工周期(劳动力成本)均较复合支护方式成本显著下降,而从长远来看,同类型号皮带机头驱动电机硐室的支护成本优势将不可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33851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230368.8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合并再建矿井采掘影响区含水构造防治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合并再建矿井缺乏一种针对含水陷落柱防治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将物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矿井水超前预探,同时超前预注浆能有效保证受矿井含水陷落柱威胁的区域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为煤矿尤其含水陷落柱发育的合并再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对全国类似条件下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07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69772.9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有喜 , 于斌 , 田利军 , 樊少武 , 张存健 , 侯志鹰 , 刘文轩 , 郭万忠 , 冯月新 , 王恩 , 常晓华 , 孟祥斌 , 申海军 , 方娜 , 王玉明 , 赵晨德 , 吴跃平
IPC: A62C3/0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矸石山灭火方法,解决了现有矸石山存在易复燃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a、初步掌握煤矸石山自燃情况;b、在矸石山火区范围的表面按照3-5m网格间距布点,标定并绘制等温线、气体等值线;c、确定火区或隐燃点深度;d、进行矸石山分类和安全隐患排查后分区分期治理;e、有明火的矸石山先进行灭火降温,边坡进行削坡、分级及修马道,然后进行黄土覆盖;f、打孔注浆,打孔时冲洗液为一种胶体材料,钻头端部角度为45°,注浆浆液采用复合凝胶灭火材料;g、进行复垦和生态重建,黄土分层厚度为0.5-0.6m,振压次数为6-8次,压实系数取0.90-0.95,边坡绿植采用灌木。本发明消除了滑坡、有害气体污染等因素对居民的威胁,进行了土地复垦,减少重复灭火投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