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37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17504.2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实验线路智能检测的电工实验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电工实验台,包括多个模块化结构;每个模块均设有二维码标签和若干接线节点;多根导线,分别用于连接两个任意接线节点;每根导线的两个插接端子顶部均采用相同的色环和数字标记组合;数字摄像机,拍摄接线后的电工实验台的实验电路全景图像;图像处理计算机,对实验电路全景图像进行分割,判断各端子是否有插接导线,并通过色环和数字识别导线,建立实验节点连接矩阵;图像处理计算机将实验节点连接矩阵与预设目标矩阵对比,判断实验接线的正确与否。本发明可以对学生电工实验过程中的线路连接结果进行自动智能检测,判断实验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6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54100.X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0 , B60L220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矿用蓄电池牵引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由在巷道内布设的一定数量的充电车位、由控制主机、控制输出继电器及三相交流接触器、无线充电电源调制设备组成的无线充电智能管理控制设备、由全控整流电路、车载智能控制终端及蓝牙无线通信设备组成的车载无线充电接收智能管理控制设备、位于蓄电池牵引车车体顶部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车辆射频卡、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其升降设备、射频卡读卡器和车辆位置检测摄像头组成。当蓄电池牵引车进入充电车位后系统设备可自动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蓄电池充电,充电时无需拆卸电池,工作量小,安全性好,建设运维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959594.8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R31/28 , G06F30/3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VCO相位噪声灵敏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仿真软件测量振荡器单元VCO模块的本征RMS_Jitter1;S2,对目标元器件并联电流源器件,并进行PSS+Pnoise仿真,得到RMS_Jitter2;S3,对不同位置的目标元器件分别并联电流源器件,得到RMS_Jitter3、……RMS_JitterN;S4,将RMS_Jitter2、RMS_Jitter3、……RMS_JitterN分别与RMS_Jitter1的值进行比较,找到对晶体管影响最大的目标元器件,对此目标元器件进行优化。使用该仿真方法简单,可以找到不同VCO架构中不同器件噪声对RMS_Jitter的恶化影响程度,并且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相位噪声优化,提供了具体电路的相位噪声优化方向,具备一定的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239373.5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3K3/013 , H03K3/03 , G06F30/3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控振荡器ICO的振幅调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仿真软件仿真流控振荡器ICO电路,采用控制变量法,使用理想电压源供电,调整单个反相器MOS管的宽长比,得到达标频率,求出输出的平均电流;再采用理想电流源提供平均电流给振荡器供电,判断频率和振幅是否达标,如果达标,进行下一步,否则,继续调整;达标后判断MOS管是否达到面积与功率约束,通过加大MOS管并联个数,电流同比例扩大,来优化相位噪声。通过本发明有效约束了ICO的振幅和频率,优化了ICO的相位噪声,并且可以使ICO不添加外部电路,容易电路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617504.2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实验线路智能检测的电工实验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电工实验台,包括多个模块化结构;每个模块均设有二维码标签和若干接线节点;多根导线,分别用于连接两个任意接线节点;每根导线的两个插接端子顶部均采用相同的色环和数字标记组合;数字摄像机,拍摄接线后的电工实验台的实验电路全景图像;图像处理计算机,对实验电路全景图像进行分割,判断各端子是否有插接导线,并通过色环和数字识别导线,建立实验节点连接矩阵;图像处理计算机将实验节点连接矩阵与预设目标矩阵对比,判断实验接线的正确与否。本发明可以对学生电工实验过程中的线路连接结果进行自动智能检测,判断实验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8982.5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绝缘气体状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SF6‑N2局部放电分解产物检测装置及检测与GIS局放评价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新型Ag2O‑InN气体传感器检测SF6‑N2分解组分的技术。本发明基于MATLAB的GRNN神经网络方法,将N种特征气体设定M种浓度等级,响应值数据点为MN×6,通过阵列式Ag2O‑InN电阻式气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以检测SF6‑N2分解产物的种类及含量,继而实现对局部放电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本发明基于MATLAB的GRNN神经网络对GIS局放气体的检测和局放严重程度评价,可实现GIS局放故障监测,保证GIS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3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398446.4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构型的井下救援机器人,采用轮履式机器车搭载旋翼式飞行器;所述轮履式机器车包括轮履式行走机构、车载光纤布放器、具有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控制主机、电池、储物仓和飞行器降落平台,平台下方为飞行器无线充电的发射线圈和其控制设备,储物仓可携带环境参数监测器及食物饮料等物资;所述旋翼式飞行器由多旋翼式飞行机构、前视和下视双目摄像头、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控制器、电磁式载物挂钩、电池、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其控制器构成。本发明专利涉及灾害情况下煤矿井下救援技术领域。该机器人环境适应性强,可搭载多种设备,适用于煤矿井下常规救援无法进入的区域开展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0364370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89321.2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砼浇筑标高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防水测量探头1、带刻度标识的电缆2和便携式智能监测终端3及砼浇筑标高监测的实现方法。测量探头由振动信号发生器4、振动传感器5和可传导振动的外壳6组成,由于砼介质9与水和泥浆等环境介质的成份不同,对振动信号具有不同的阻尼作用,当测量探头处于不同的介质材料中时,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幅值发生变化,利用智能监测终端3对振动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实现对砼浇筑标高的自动监测。本发明利用不同介质对振动信号的阻尼作用差异进行砼浇筑标高监测,无需设定参数,测量方法简单、测量精度高,装置具有良好便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4772.8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机定位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采煤机定位监测系统包括智能定位监测装置、定位靶和上位机。智能定位监测装置包括一台2维激光雷达、一台数字摄像机、一个3轴倾角传感器及测控微机。当采煤机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作业处于不同位置时,测控微机控制2维激光雷达对其侧向的定位靶进行扫描测距,利用测距结果可确定采煤机在工作面的纵向位置坐标及航向角;数字摄像机对侧向的定位靶进行拍摄,利用图像识别确定定位靶编号及定位靶相对摄像机的位移,可确定采煤机在工作面的横向位置坐标;3轴倾角传感器监测采煤机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实现对采煤机姿态的监测。本发明的采煤机定位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简单,性能可靠,定位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494772.8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机定位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采煤机定位监测系统包括智能定位监测装置、定位靶和上位机。智能定位监测装置包括一台2维激光雷达、一台数字摄像机、一个3轴倾角传感器及测控微机。当采煤机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作业处于不同位置时,测控微机控制2维激光雷达对其侧向的定位靶进行扫描测距,利用测距结果可确定采煤机在工作面的纵向位置坐标及航向角;数字摄像机对侧向的定位靶进行拍摄,利用图像识别确定定位靶编号及定位靶相对摄像机的位移,可确定采煤机在工作面的横向位置坐标;3轴倾角传感器监测采煤机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实现对采煤机姿态的监测。本发明的采煤机定位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简单,性能可靠,定位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