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50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85073.8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属于石油勘探中岩石物理建模技术领域,包括:对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应用测井资料,解释目的层段的属性;建立基质模型;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计算裂缝的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应用偶极声波资料,通过评价不同夹角对横波速度的影响情况,建立各向异性影响因子模型;建立干岩石模型;建立孔隙流体模型;在干岩石模型和孔隙流体的弹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各向异性饱和岩石模型。本方法通过引入影响因子对各向异性饱和岩石模型进行校正,消除了不同井点不同层段应力方向与裂缝产状间的差异对横波速度带来的影响,能够真实反映地层各向异性下储层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57065.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油汽勘探资料成像处理技术,公开了一种成熟工区深度域速度场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井资料建立初始模型;利用井资料的层位信息计算层间平均速度;通过插值形成初始速度场;通过层位约束下的层析建模方法对层间速度更新,并同步更新建立各向异性介质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将层内平均速度不变作为约束条件,保证井震误差不会因速度更新而变大,且避免了各向同性向各向异性介质转换的处理过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初始模型地震成像与井位分层有更好的吻合,直接从各向异性介质建模更新迭代,避免了传统流程在井震误差匹配过程中引入的构造畸变,并配合层位约束的全局网格层析,建模过程迭代收敛更快。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6104.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储层水力压裂逆序多级加砂工艺,其包括向页岩储层目标井中泵注交联冻胶压裂液和/或线性胶压裂液进行造缝,以压开储层,在储层射孔段近井带形成主裂缝;泵注含20‑40目陶粒的滑溜水混砂液,以支撑主裂缝;泵注含30‑50目陶粒的滑溜水混砂液,继续扩展并支撑主裂缝;泵注含40‑70目石英砂的滑溜水混砂液,以形成分支裂缝;泵注含70目以上石英砂的滑溜水混砂液后形成微裂缝系统。该工艺可使不同粒径支撑剂合理地进入与之匹配的多尺度裂缝系统,实现主裂缝、分支裂缝及微裂缝均得到有效的支撑,提高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形成的裂缝网络系统的有效性,增加页岩储层有效改造体积,进而提高改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708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1116408.0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的钻井轨迹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井斜角度、第一造斜曲率和上储层的厚度,确定第二井斜角度;基于第一井斜角度和第一造斜曲率,确定上储层的钻井轨迹;基于第二井斜角度和中间非储层的厚度,确定中间非储层的钻井轨迹;基于下储层的厚度和第二井斜角度,确定下储层的第一钻井轨迹和第二钻井轨迹;将上储层的钻井轨迹、中间非储层的钻井轨迹、下储层的第一钻井轨迹和第二钻井轨迹所组成的轨迹确定为油气井的钻井轨迹。本发明通过确定油气井的钻井轨迹,从而当人们根据该钻井轨迹钻井时,可以延长储层的钻井距离,缩短非储层的钻井距离,在提高开采量的同时,可以避免钻头不必要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97105.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碳酸盐岩气藏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形成碳酸盐岩气藏综合分类;b、选取影响储量动用效果的表征指标参数;c、确定不同类型气藏影响储量动用效果的影响因素;d、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值;e、通过非线性曲面拟合,建立气藏储量动用量化公式;f、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方法图版,建立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模型,完成气藏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的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模型,能够为气藏下一步提高储量动用、采收率的部署和具有挖掘潜力的气藏优选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0836104.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储层水力压裂逆序多级加砂工艺,其包括向页岩储层目标井中泵注交联冻胶压裂液和/或线性胶压裂液进行造缝,以压开储层,在储层射孔段近井带形成主裂缝;泵注含20‑40目陶粒的滑溜水混砂液,以支撑主裂缝;泵注含30‑50目陶粒的滑溜水混砂液,继续扩展并支撑主裂缝;泵注含40‑70目石英砂的滑溜水混砂液,以形成分支裂缝;泵注含70目以上石英砂的滑溜水混砂液后形成微裂缝系统。该工艺可使不同粒径支撑剂合理地进入与之匹配的多尺度裂缝系统,实现主裂缝、分支裂缝及微裂缝均得到有效的支撑,提高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形成的裂缝网络系统的有效性,增加页岩储层有效改造体积,进而提高改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31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1358873.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火山岩矿物组分含量,并基于所述火山岩矿物组分含量计算混合矿物的弹性模量;基于所述火山岩岩石中的孔隙类型确定各类孔隙的孔隙参数,其中,所述孔隙参数包括:孔隙度和孔隙纵横比;基于所述火山岩各类孔隙的孔隙参数将孔隙加入岩石基质,并计算干岩石骨架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基于所述混合矿物的弹性模量、所述干岩石骨架的体积模量和所述剪切模量建立火山岩岩石物理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火山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特点,导致难以建立火山岩的岩石物理模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8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44744.9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曲率属性的三维地应力预测方法,属于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离心窗扫描,利用叠后地震数据提取地层的三维最大正曲率和最小负曲率,计算地层水平最大应变和最小应变;建立正交各向异性页岩岩石物理模型,估计正常压实体积模量;用小、中、大角度地震道集进行弹性阻抗反演,得到角度弹性阻抗体;根据角度弹性阻抗体反演得到杨氏模量、泊松比的反演结果和体积模量;并获得三维地应力预测结果。本发明无需多方位的地震数据,实现简单,反演结果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并给出了三维地层压力预测的方法,使得三维地应力预测可行,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418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600646.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岩心的渗透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岩心对应的三维数字图像,三维数字图像为通过对岩心进行扫描得到的多个体素对应的灰度值;根据多个体素对应的灰度值,确定岩心中的基质孔隙和裂缝;确定基质孔隙的第一孔隙度、第一孔隙半径和第一喉道半径,以及,确定裂缝的第二孔隙度;根据基质孔隙的第一孔隙度、第一孔隙半径和第一喉道半径,确定基质孔隙的第一渗透参数;根据第二孔隙度和第一渗透参数,确定岩心的第二渗透参数。由于三维数字图像和上述参数都是通过计算机设备模拟获取的,而不需要对岩心进行真实的实验,所以提高了确定岩心的第二渗透参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09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851286.3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的裂缝表征方法,该裂缝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加工制作岩石样品;步骤B:然后对所述岩石样品加载三向围压,然后采用具有示踪剂的压裂液对所述岩石样品进行压裂模拟实验,得到压裂后具有裂缝的岩石样品;步骤C:压裂模拟实验后,提出所述具有裂缝的岩石样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后压裂液波及的裂缝表面进行三维扫描,得到采集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包含位置信息的点云数据,及彩色照片信息;步骤D:对扫描的点云用逆向方法进行三角网格化处理,重建具有真实表面纹理和真彩色的三维裂缝。本发明可实现对不同形态和颜色的岩石真彩色裂缝形态的精确表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