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88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6086.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非均质气藏开发早期气井合理配产图版的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计算多口气井的优质储层发育规模;步骤2:利用三因素耦合法分别确定多口气井不同稳产年限的配产制度;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的结果建立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早期气井合理配产图版。本发明分别利用地震数据体和测井解释成果明确优质储层的平面展布半径和纵向垂直厚度计算优质储层发育规模建立对应图版,在气井未投产之前即可确定气井稳产5~10年的合理生产规模,不仅使用方便,高效快捷,还提高了气井配产规模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49342.1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藏水侵与排水采气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非均质储层模型,具有第一岩心夹持器和第二岩心夹持器,第一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与第二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通过入口管线相连,第一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与第二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通过出口管线相连,第一岩心夹持器的中部与第二岩心夹持器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岩心夹持器,出口管线上连接有第四岩心夹持器;气体注入机构,具有注气瓶及注气筒,注气筒与入口管线相连;水体模拟机构,具有储水罐及注水泵,储水罐与入口管线相连。本发明能够连续开展气藏水侵与排水采气物理模拟实验,模拟并揭示不同排水采气方式、时机、规模及其对气藏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927497.6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成藏模拟装置和天然气成藏模拟方法,该装置可以包括:恒温箱、岩芯夹持器、加压机构、流体注入机构和检测组件;岩芯夹持器设置有环形腔和夹持室,夹持室用于夹持待检测岩芯;岩芯夹持器位于恒温箱内,恒温箱用于向待检测岩芯供热至预设的温度;加压机构与岩芯夹持器的环形腔连通,用于向夹持室提供预设的围压;流体注入机构与夹持室连通,用于向待检测岩芯注入地层水和气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待检测岩芯的射线强度、岩芯夹持器两端和夹持室内部的压力。该装置能够模拟天然气成藏过程中孔隙水赋存状态及运移规律,同时模拟表征岩石中孔隙水微观赋存状态,进而深入揭示气藏成藏机理,明确气水微观赋存状态及运移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75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249342.1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藏水侵与排水采气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非均质储层模型,具有第一岩心夹持器和第二岩心夹持器,第一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与第二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通过入口管线相连,第一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与第二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通过出口管线相连,第一岩心夹持器的中部与第二岩心夹持器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岩心夹持器,出口管线上连接有第四岩心夹持器;气体注入机构,具有注气瓶及注气筒,注气筒与入口管线相连;水体模拟机构,具有储水罐及注水泵,储水罐与入口管线相连。本发明能够连续开展气藏水侵与排水采气物理模拟实验,模拟并揭示不同排水采气方式、时机、规模及其对气藏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898662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605641.8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岩心微观可视化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为:将高强高透光的树脂胶、氢氧化镁和石英砂搅拌混合均匀,倒入矩形凹槽中通风固化,然后超声酸洗,烘干切割获得人造岩心片;切割有机玻璃基体,并进出口位置处钻贯穿孔;将人造岩心片通过双面胶粘贴于基体的预粘结区域;采用高黏度长链分子环氧树脂与环氧固化剂的混合物对人造岩心片和基体进行浇注;从基体未浇注的底面的贯穿孔处钻穿中部的双面胶,并于基体未浇注的底面钻孔处安装阀门和阀门底座,得到人造岩心微观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微观孔喉结构接近真实岩心,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耐压性优越、透光性好、成像清晰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规律与机理的研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8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2992.7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00 , E21B43/14 , E21B47/06 , E21B49/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藏多层合采边水水侵机理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相并联的模拟路径,所述模拟路径的个数与待开采气藏的层数相同,每个所述模拟路径包括: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的参数与待开采气藏的参数相同;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相连通的水体和气源;控制所述水体、气源与所述岩心夹持器通断的阀门;注射泵和多通阀,所述注射泵通过所述多通阀向所述模拟路径中的岩心夹持器加围压并增加所述气源的压力。本发明能够获取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的特征参数,利用水侵路径与水侵前沿推进速度来评价气藏多层合采边水水侵机理,从而指导实际气藏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97105.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碳酸盐岩气藏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形成碳酸盐岩气藏综合分类;b、选取影响储量动用效果的表征指标参数;c、确定不同类型气藏影响储量动用效果的影响因素;d、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值;e、通过非线性曲面拟合,建立气藏储量动用量化公式;f、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方法图版,建立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模型,完成气藏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的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模型,能够为气藏下一步提高储量动用、采收率的部署和具有挖掘潜力的气藏优选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063259.6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多孔介质内部气水渗吸情况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1)分别对完全饱和水以及不含水状态下的多孔介质进行核磁共振分层测试,获得相应的分层T2谱;2)将含水率为0或者预定束缚水饱和度的多孔介质的一端浸入水中,进行气水渗吸置换;浸入水中前,先对多孔介质进行核磁共振分层测试,获得相应的分层T2谱;在预定的渗吸时间对多孔介质进行核磁共振分层测试,获得相应的分层T2谱;重复进行气水渗吸置换和测试,获得多孔介质在各个预定的渗吸时间的分层T2谱;至分层T2谱不再变化,停止气水渗吸置换和测试;3)根据分层T2谱,确定多孔介质内部不同层在不同时刻的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以表征多孔介质内部气水渗吸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418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600646.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岩心的渗透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岩心对应的三维数字图像,三维数字图像为通过对岩心进行扫描得到的多个体素对应的灰度值;根据多个体素对应的灰度值,确定岩心中的基质孔隙和裂缝;确定基质孔隙的第一孔隙度、第一孔隙半径和第一喉道半径,以及,确定裂缝的第二孔隙度;根据基质孔隙的第一孔隙度、第一孔隙半径和第一喉道半径,确定基质孔隙的第一渗透参数;根据第二孔隙度和第一渗透参数,确定岩心的第二渗透参数。由于三维数字图像和上述参数都是通过计算机设备模拟获取的,而不需要对岩心进行真实的实验,所以提高了确定岩心的第二渗透参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63259.6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多孔介质内部气水渗吸情况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1)分别对完全饱和水以及不含水状态下的多孔介质进行核磁共振分层测试,获得相应的分层T2谱;2)将含水率为0或者预定束缚水饱和度的多孔介质的一端浸入水中,进行气水渗吸置换;浸入水中前,先对多孔介质进行核磁共振分层测试,获得相应的分层T2谱;在预定的渗吸时间对多孔介质进行核磁共振分层测试,获得相应的分层T2谱;重复进行气水渗吸置换和测试,获得多孔介质在各个预定的渗吸时间的分层T2谱;至分层T2谱不再变化,停止气水渗吸置换和测试;3)根据分层T2谱,确定多孔介质内部不同层在不同时刻的含水饱和度分布用以表征多孔介质内部气水渗吸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