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支撑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99112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364547.6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一种悬臂梁支撑装置,设有上支撑箱结构、基础支撑箱结构和液压控制装置,其中,上支撑箱结构的内壁上设有凸形滑道,基础支撑箱结构的外壁上设有凹形滑道,上支撑箱结构的凸形滑道嵌入基础支撑箱结构的外壁凹形滑道内,基础支撑箱结构内还安装有一组液压缸,液压缸与液压控制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悬臂梁在最大悬伸时,由悬臂梁变为简支梁,改善了钻井平台悬臂梁受力状况,增大悬臂梁的承载能力,使井架达到额定提升能力;且可以对支撑高度进行自动调整,使悬臂梁的支撑力保持恒定;同时,使得钻井平台就位后,其覆盖的井口面积增大,增大海上平台预留井口的利用率。

    一种基于海上油田储层细分的部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999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516438.X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上油田储层细分的部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流相沉积储层中结合实际油田已有的油组划分,对实际油田已钻井的测井曲线进行最大熵法计算,依据INPEFA曲线拐点变化初步确定沉积旋回;2)在每一大级次沉积旋回内确定小级次沉积旋回,并计算每一小级次沉积旋回内的河道砂体厚度与砂/地比的大小;3)在目标油田储层中将河道砂体厚度为3~10m、砂地比>40%的小级次沉积旋回划分为第一开发层系,将河道砂体厚度为3~8m、砂地比为30%~40%的小级次沉积旋回划分为第二开发层系,将河道砂体的厚度为1~4m、砂地比<30%的小级次沉积旋回划分为第三开发层系;4)满足步骤3)中第一开发层系的位置采用水平井,满足第二开发层系的位置采用水平井和定向井相结合,满足第三开发层系的位置采用定向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