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移测井曲线的动态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93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304076.2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移测井曲线的动态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目标工区的基础数据;直接测量生产井井筒沿目的层垂直厚度的压力变化;确定生产井在目的层位置的水进方式;确定井筒位置在纵向上的压力变化;对生产井在目的层位置按时间进行流体替换模拟,得到目的层位置在不同时间点的含油饱和度;对模拟的目的层位置在不同时间点的含油饱和度进行筛选,得到重构后的测井曲线的含油饱和度;对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标定;计算动态重构后的测井曲线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通过正演合成得到合成地震数据;将合成地震数据与实际井旁道进行对比,如果动态重构结果满足相关性要求,方法结束;否则,修改岩石物理模型中影响最大的参数,返回上一步。

    一种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8750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15695.3

    申请日:2013-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地质类比图;将目标油田的各个地质参数标记在地质类比图上,得到若干目标油田标记点,依次沿着各极坐标轴顺次连接,得到目标油田多边形;选择与目标油田进行类比的待类比油田,并将每一待类比油田的各个地质参数分别标记得到若干待类比油田标记点,并依次沿着各极坐标轴顺次连接,得到此待类比油田多边形,依次类推,得到所有待类比油田多边形,将每一待类比油田多边形与目标油田多边形形状逐个进行类比,初步确定与目标油田特征相似的油田;将初选后得到的每一待类比油田进行二次筛选,得到与目标油田地质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待类比油田;根据得到的待类比油田,指导目标油田制订开发策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及油田开发中。

    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75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143328.8

    申请日:2016-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幅度构造精细预测方法,包括1)校正大位移井深度;2)分析测井和地震资料上的旋回响应特征,并利用VSP资料对目的层段精细标定;3)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结合地震数据体进行断层精细解释,确认是否存在小断层;4)根据井震标定和地震剖面对比分析,确定储层顶面对应的地震反射同相轴并进行精细的层位解释;5)选择各井标定后的时深关系,采用稳定的地震层序解释界面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加入各井的时深关系插值外推建立三维速度场;6)对深度域层位进行网格化,并绘制深度等值线;7)对步骤6)中网格化之后的深度网格,加入井点地质分层校正深度,得到深度构造图。

    一种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875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115695.3

    申请日:2013-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地质类比图;将目标油田的各个地质参数标记在地质类比图上,得到若干目标油田标记点,依次沿着各极坐标轴顺次连接,得到目标油田多边形;选择与目标油田进行类比的待类比油田,并将每一待类比油田的各个地质参数分别标记得到若干待类比油田标记点,并依次沿着各极坐标轴顺次连接,得到此待类比油田多边形,依次类推,得到所有待类比油田多边形,将每一待类比油田多边形与目标油田多边形形状逐个进行类比,初步确定与目标油田特征相似的油田;将初选后得到的每一待类比油田进行二次筛选,得到与目标油田地质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待类比油田;根据得到的待类比油田,指导目标油田制订开发策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及油田开发中。

    一种基于海上油田储层细分的部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999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516438.X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上油田储层细分的部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流相沉积储层中结合实际油田已有的油组划分,对实际油田已钻井的测井曲线进行最大熵法计算,依据INPEFA曲线拐点变化初步确定沉积旋回;2)在每一大级次沉积旋回内确定小级次沉积旋回,并计算每一小级次沉积旋回内的河道砂体厚度与砂/地比的大小;3)在目标油田储层中将河道砂体厚度为3~10m、砂地比>40%的小级次沉积旋回划分为第一开发层系,将河道砂体厚度为3~8m、砂地比为30%~40%的小级次沉积旋回划分为第二开发层系,将河道砂体的厚度为1~4m、砂地比<30%的小级次沉积旋回划分为第三开发层系;4)满足步骤3)中第一开发层系的位置采用水平井,满足第二开发层系的位置采用水平井和定向井相结合,满足第三开发层系的位置采用定向井。

    一种基于多属性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9304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1005038.9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属性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结合目标工区的地质信息参数,分别建立五种叠合模式的地球物理理论模型,并分别进行模型正演,得到对应的合成地震数据;2)对五种叠合模式所得到的地震数据分别提取地震属性;3)选取一部分地震属性作为特征属性,并分别建立五种叠合模式的特征序列模板;4)将实际工区中的不连续砂体分离出来,并提取与建立特征序列模板所用的相同的地震属性;5)将五种不同的特征序列模板分别与实际工区分离出并提取的地震属性进行相关性计算,求解出相关系数;6)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个特征序列模板,该特征序列模板所对应的叠合模式即为实际工区的砂体叠合模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