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69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61061.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IPC: E04G17/00 , E04G11/08 , E04G17/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墙体浇筑预制模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墙体浇筑预制模板,包括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两个内板,两个所述内板之间通过多个对拉螺栓连接,两个所述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骨架,两个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内板的一侧均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横杆和多个辅助支架,多个所述辅助支架沿所述骨架的长度方向排布,多个所述辅助支架配合用于安装所述横杆,每个所述辅助支架均与所述骨架连接。该发明设置的两个内板配合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通过设置的沿骨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辅助支架共同配合能够安装横杆,不需要另外搭设脚手架。
-
公开(公告)号:CN1066950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34812.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IPC: B23K11/00 , B23K11/36 , B23K11/30 , B23K37/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棒束的端板焊接设备,主要包括元件焊接装置、环规定位装置、分度盘组件、元件定位夹具和焊机整体框架,可以半自动完成37根元件与2块端板的焊接任务。本发明采用电阻点焊原理设计了元件焊接装置,通过气缸驱动实现地极与焊接元件接触,中心电极与端板接触,通电后将两被焊工件焊接在一起。环规定位装置可实现元件定位夹具上端的固定,并可以随夹具一起移动。转动平台装置实现元件定位夹具的定位并能够自动转动,从而实现每一环每一根元件的焊接。为了保证37根元件的定位,设计了具有高精度的元件定位夹具。目前,本发明已应用于棒束组装生产线,生产棒束2万余只,合格率可达99.9%,设备各项功能稳定可靠,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513740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119389.0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IPC: B26D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车削装置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包壳管清理切定长装置。沿送料架两端依次设有两个切定长装置,将包壳管两端分两个工位进行切定长,而不是同时进行车削,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包壳管与成型刀具的同轴度,且有利于生产中同轴度的调整,提高成品率;在搓管、清理、切定长工位后设置检测装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成品率;清理装置和切定长装置均设置防护罩,可阻止切屑飞散,并利用通过吸屑装置对刀屑和及石墨粉尘进行集中回收处理,既保证了工件的清洁,又改善了工作环境;切削工进采用气动阻尼器来完成快进到工进的切换,性能更稳定、控制精度高、容易维护、便于调节、无污染、更换购买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513728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119388.6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O2芯块磨削装置用复合粒度金刚石砂轮,其包括砂轮基体,沿砂轮基体圆周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粘合剂层和金刚石层;所述的金刚石层沿复合金刚石砂轮轴向按金刚石粒度的不同分为粗磨区和精磨区,粗磨区的长度和精磨区的长度之比为1∶(2~4),粗磨区的金刚石粒度在80/100~170/200,精磨区的金刚石粒度在170/200~270/325。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粒度金刚石砂轮能够将现有的UO2芯块粗磨、精磨、抛光磨整合起来,通过一台磨削装置一道工序实现UO2芯块磨削加工,并且加工质量稳定、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027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119387.1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对焊焊瘤自动车削装置,包括上料工位、去焊瘤工位I、去焊瘤工位II、下料工位,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流水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刀具的进刀量有精确的刀具刻度盘指示,并且可调,整个过程有PLC严格控制,加工精度高可到达0.0001mm,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为了保证被车削件的精度与清洁度,避免油污染车削件,设计控制系统与运动系统时不采用传统的纯机械或液压的设计思想,而是采用PLC控制与气动系统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同时专门设计了防护罩和去屑装置,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放射性切削飞溅污染。本装置巧妙的设计了抬刀装置,避免了切削完成退刀时在工件的壁上留下退刀痕,使工件壁面光滑。
-
公开(公告)号:CN104511673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10447034.0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加工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燃料元件包壳管点钎焊一体化装置。包括钎焊系统、点焊系统、上料机构、下料机构、装料机器人和卸料机器人;其中,点焊系统在包壳管上点焊支承垫和隔离块,两台机器人相对于钎焊系统中心面对称安装,在钎焊系统上料侧设置上料机构和装料机器人,在钎焊系统下料侧设置下料机构和卸料机器人;工作时点焊系统先开始工作,为钎焊系统备料。通过采用两台ABB机器人作为中间环节,将点焊与钎焊集成为一体,实现了包壳管点焊后的自动转序、钎焊后的自动下料,丰富了核燃料元件制造方面的研究,为燃料元件制造加工向集成化及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尽量减少中间人为环节因素的干扰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9509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1234812.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IPC: B23K11/00 , B23K11/36 , B23K11/30 , B23K37/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棒束的端板焊接设备,主要包括元件焊接装置、环规定位装置、分度盘组件、元件定位夹具和焊机整体框架,可以半自动完成37根元件与2块端板的焊接任务。本发明采用电阻点焊原理设计了元件焊接装置,通过气缸驱动实现地极与焊接元件接触,中心电极与端板接触,通电后将两被焊工件焊接在一起。环规定位装置可实现元件定位夹具上端的固定,并可以随夹具一起移动。转动平台装置实现元件定位夹具的定位并能够自动转动,从而实现每一环每一根元件的焊接。目前,本发明已应用于棒束组装生产线,生产棒束2万余只,合格率可达99.9%,设备各项功能稳定可靠,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5116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47034.0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加工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燃料元件包壳管点钎焊一体化装置。包括钎焊系统、点焊系统、上料机构、下料机构、装料机器人和卸料机器人;其中,点焊系统在包壳管上点焊支承垫和隔离块,两台机器人相对于钎焊系统中心面对称安装,在钎焊系统上料侧设置上料机构和装料机器人,在钎焊系统下料侧设置下料机构和卸料机器人;工作时点焊系统先开始工作,为钎焊系统备料。通过采用两台ABB机器人作为中间环节,将点焊与钎焊集成为一体,实现了包壳管点焊后的自动转序、钎焊后的自动下料,丰富了核燃料元件制造方面的研究,为燃料元件制造加工向集成化及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尽量减少中间人为环节因素的干扰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513728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119388.6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O2芯块磨削装置用复合粒度金刚石砂轮,其包括砂轮基体,沿砂轮基体圆周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粘合剂层和金刚石层;所述的金刚石层沿复合金刚石砂轮轴向按金刚石粒度的不同分为粗磨区和精磨区,粗磨区的长度和精磨区的长度之比为1∶(2~4),粗磨区的金刚石粒度在80/100~170/200,精磨区的金刚石粒度在170/200~270/325。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粒度金刚石砂轮能够将现有的UO2芯块粗磨、精磨、抛光磨整合起来,通过一台磨削装置一道工序实现UO2芯块磨削加工,并且加工质量稳定、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027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119387.1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对焊焊瘤自动车削装置,包括上料工位、去焊瘤工位I、去焊瘤工位II、下料工位,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流水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刀具的进刀量有精确的刀具刻度盘指示,并且可调,整个过程有PLC严格控制,加工精度高可到达0.0001mm,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为了保证被车削件的精度与清洁度,避免油污染车削件,设计控制系统与运动系统时不采用传统的纯机械或液压的设计思想,而是采用PLC控制与气动系统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同时专门设计了防护罩和去屑装置,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放射性切削飞溅污染。本装置巧妙的设计了抬刀装置,避免了切削完成退刀时在工件的壁上留下退刀痕,使工件壁面光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