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01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5587.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成像测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裂缝线密度预测方法,通过对不同研究地区成像测井布设量稀少,取芯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无法获得大量单井纵向裂缝线密度资料的情况提供了单井纵向裂缝线密度预测新的思路,应用单井含有裂缝线密度曲线的成像测井资料作为基础数据,优选常规测井曲线中对裂缝敏感性较强的多种测井曲线作为识别样本,通过借助Petrel软件中自带的神经网络功能,对不具备裂缝线密度曲线的井进行裂缝线密度曲线的预测,再经过单井成像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对预测结果验证,通过反复调试最终达对没有成像测井和取芯段裂缝线密度发育情况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1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827607.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测油页岩中可燃有机质氢碳原子比的方法,包括:S1、干馏将油页岩样品中的油母和水分蒸馏出来形成混合气,用惰性气体驱动混合气进入第一干燥装置中去除水蒸气;S2、将混合气有氧燃烧,形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S3、使混合气进入第二干燥装置中去除水蒸气,剩余气体进入选择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吸收装置,剩余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吸收装置被吸收;S4、根据第一干燥装置重量差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重量差,计算出H摩尔量n1和C摩尔量n2;由此计算出油页岩样品的H/C比。本发明采用常见和试剂和简单方法即可测出单位质量的油页岩中可燃有机质氢碳原子比,以及油页岩含水率,排出油页岩所含氮硫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6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1874.1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分析方法,包括:S1、获取研究区奥陶系多口钻井分别所对应的第一数据,并将每口钻井所对应的第一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随机森林模型中,以识别出每口钻井所对应的沉积微相;预先采用原始数据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训练的随机森林模型;S2、基于研究区奥陶系每口钻井分别所对应的沉积微相,获取整个研究区的沉积微相特征。由于基于研究区奥陶系每口钻井分别所对应的沉积微相,因此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分析方法,因为碳酸盐岩性识别精度提高,可以准确地确定深层碳酸盐岩的沉积微相。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131874.1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分析方法,包括:S1、获取研究区奥陶系多口钻井分别所对应的第一数据,并将每口钻井所对应的第一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随机森林模型中,以识别出每口钻井所对应的沉积微相;预先采用原始数据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训练的随机森林模型;S2、基于研究区奥陶系每口钻井分别所对应的沉积微相,获取整个研究区的沉积微相特征。由于基于研究区奥陶系每口钻井分别所对应的沉积微相,因此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分析方法,因为碳酸盐岩性识别精度提高,可以准确地确定深层碳酸盐岩的沉积微相。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1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115587.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成像测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裂缝线密度预测方法,通过对不同研究地区成像测井布设量稀少,取芯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无法获得大量单井纵向裂缝线密度资料的情况提供了单井纵向裂缝线密度预测新的思路,应用单井含有裂缝线密度曲线的成像测井资料作为基础数据,优选常规测井曲线中对裂缝敏感性较强的多种测井曲线作为识别样本,通过借助Petrel软件中自带的神经网络功能,对不具备裂缝线密度曲线的井进行裂缝线密度曲线的预测,再经过单井成像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对预测结果验证,通过反复调试最终达对没有成像测井和取芯段裂缝线密度发育情况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642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854139.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粗碎屑在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的水槽实验装置,包括水槽组件,其包括水槽和斜板,所述斜板安装于所述水槽的内部下表面,且所述斜板一侧贴附所述水槽的内部一侧,所述水槽一侧靠近所述斜板上方开设出水口;用户在将粗碎屑沉积物通过导料组件导入到限流组件内时,由导料组件内的第二水泵控制水和粗碎屑沉积物的流速,进而利于用户记录不同流速下粗碎屑沉积物如何排列,导入到限流组件内的水和粗碎屑沉积物由两个限位部限制流入水槽的流量,进而可以模拟两个限位部在不同宽度时,粗碎屑沉积物如何在斜板上排列,上述过程便于用户观察到扇三角洲底部不同位置的粗碎屑沉积物沉积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3464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54139.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粗碎屑在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的水槽实验装置,包括水槽组件,其包括水槽和斜板,所述斜板安装于所述水槽的内部下表面,且所述斜板一侧贴附所述水槽的内部一侧,所述水槽一侧靠近所述斜板上方开设出水口;用户在将粗碎屑沉积物通过导料组件导入到限流组件内时,由导料组件内的第二水泵控制水和粗碎屑沉积物的流速,进而利于用户记录不同流速下粗碎屑沉积物如何排列,导入到限流组件内的水和粗碎屑沉积物由两个限位部限制流入水槽的流量,进而可以模拟两个限位部在不同宽度时,粗碎屑沉积物如何在斜板上排列,上述过程便于用户观察到扇三角洲底部不同位置的粗碎屑沉积物沉积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1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27607.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测油页岩中可燃有机质氢碳原子比的方法,包括:S1、干馏将油页岩样品中的油母和水分蒸馏出来形成混合气,用惰性气体驱动混合气进入第一干燥装置中去除水蒸气;S2、将混合气有氧燃烧,形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S3、使混合气进入第二干燥装置中去除水蒸气,剩余气体进入选择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吸收装置,剩余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吸收装置被吸收;S4、根据第一干燥装置重量差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重量差,计算出H摩尔量n1和C摩尔量n2;由此计算出油页岩样品的H/C比。本发明采用常见和试剂和简单方法即可测出单位质量的油页岩中可燃有机质氢碳原子比,以及油页岩含水率,排出油页岩所含氮硫干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