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612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57685.9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神州数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训练方法、机械通气表型识别方法及呼吸机,所述模型训练方法包括:获取被测试者的多维特征数据,其中,所述多维特征数据至少包括被测试者的基础和评分特征、呼吸特征、循环与灌注特征和残留特征出入量平衡;对所述多维特征数据进行补全及关联性分析,得到分析数据;基于所述分析数据进行高斯混合聚类,学习模型参数,根据所述模型参数确定高斯混合模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集与某类疾病治疗设备相关的特征参量来确定对应疾病的表型,后续医生根据疾病表型类型和患者的某类疾病治疗设备相关观测数据相结合可以对不同患者进行分类别的救治和护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23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0098475.4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神州数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H10/20 , G16H70/40 , G06F18/214 , G06N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肝素剂量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预测肝素剂量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注射患者的临床观测数据,依据预先设置的肝素剂量影响参数,提取所述临床观测数据中包含的肝素剂量影响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将所述参数值分别与预设的归一化肝素剂量集中的每一归一化肝素剂量值进行组合,得到与预先设置的治疗分类模型输入相匹配的组合参数值;将所述组合参数值输入预先设置的治疗分类模型,得到所述组合参数值在治疗分类中属于正常治疗的概率值,获取最大概率值对应的目标组合参数值;依据所述正常治疗对应的肝素剂量范围以及所述目标组合参数值中的归一化肝素剂量值,预测所述待注射患者的肝素剂量。可以提高肝素剂量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2353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98475.4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神州数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肝素剂量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预测肝素剂量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注射患者的临床观测数据,依据预先设置的肝素剂量影响参数,提取所述临床观测数据中包含的肝素剂量影响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将所述参数值分别与预设的归一化肝素剂量集中的每一归一化肝素剂量值进行组合,得到与预先设置的治疗分类模型输入相匹配的组合参数值;将所述组合参数值输入预先设置的治疗分类模型,得到所述组合参数值在治疗分类中属于正常治疗的概率值,获取最大概率值对应的目标组合参数值;依据所述正常治疗对应的肝素剂量范围以及所述目标组合参数值中的归一化肝素剂量值,预测所述待注射患者的肝素剂量。可以提高肝素剂量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48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304280.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观测数据集;S2、特征工程;S3、特征筛选;S4、风险预测;S5、风险分层。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动态预测方法,通过建立全面、动态风险预测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对比此前技术更科学、完整,其动态性克服了第一类现有技术只能基于有限固定时间观察结果预测的局限;其纳入指标的全面性,克服了第二类现有技术只观察少数血液化验指标,无法全面反应患者病理进展过程和治疗过程的局限,扩展了模型预测结局对临床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31309.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G16H50/30 , G16H50/20 , G06F18/1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与临床决策系统,包括:数据读取模块、数据清洗模块、特征工程模块、训练集划分模块、模型训练模块、模型调参模块、模型评估模块、模型导出模块、模型预测模块、预测分层模块、结果输出模块。能够提高手术风险评估准确性,更全面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提供更精确的风险评估结果;个体化精细风险评估和预测分层:根据预测分层的结果,医疗资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分配,将关注重点放在高风险患者身上,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04676.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G06Q40/08 , G06F16/2455 , G06F16/242 , G06F16/24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疗资源支付方式确定方法及设备,应用于医疗领域。本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获取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确定的医疗资源标识并将医疗资源标识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医疗资源标识确定至少一种目标医保规则;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目标医保规则相关信息及目标显示策略;按照目标显示策略在预设的医疗资源支付方式选择窗口中显示目标医保规则相关信息;响应于满足医保支付控件的触发条件,将医保支付控件的触发状态显示为可触发。可以在不满足医疗资源对应的医保支付条件时,令医保支付控件不可触发,从而避免医生在开具医嘱时将医保无法支付的医疗资源确定为由医保支付,避免医保拒付的情况,进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公开(公告)号:CN10948179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324462.3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ICU重症监护室的医疗装置,包括方形外壳,还包括固定装置、安全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前部一侧,所述安全装置和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所述方形外壳的前部另一侧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方形外壳的前部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导向槽之间还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前部的两个U型凸块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前部的卡持件。本发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固定注射器的操作比较简便快捷高效,可防止注射器中断为患者注射药液,从而消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隐患,可平稳的驱动注射器为患者注射药液,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671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96751.5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5/00 , A61B5/0205 , A61B5/145 , A61B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报警方法及装置。所述重症监护报警方法包括:获取状态数据库,所述状态数据库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判断条件以及至少一条报警信息,一条报警信息映射一个数据判断条件;获取使用者的状态参数;将所述使用者的状态参数与所述数据判断条件进行比对,若存在满足数据判断条件的使用者的状态参数,则获取数据判断条件所映射的报警信息;发送报警信息。本发明的重症监护报警方法通过预设状态数据库以及获取使用者的状态参数,能够实时检测使用者的情况并当使用者出现需要报警的情况下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09481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24462.3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5/20 , A61M5/31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ICU重症监护室的医疗装置,包括方形外壳,还包括固定装置、安全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前部一侧,所述安全装置和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所述方形外壳的前部另一侧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方形外壳的前部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导向槽之间还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前部的两个U型凸块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前部的卡持件。本发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固定注射器的操作比较简便快捷高效,可防止注射器中断为患者注射药液,从而消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隐患,可平稳的驱动注射器为患者注射药液,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084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23455.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无创机械通气口鼻面罩及呼吸监测方法,包括面罩本体,还包括气流传感器部件、二氧化碳传感器、传感器接口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主控制器、报警器;面罩本体靠近进气管路部分开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通过密封塞密封;气流传感器部件包括气流传感器和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包括转杆和罩体,罩体侧面设有罩体通气孔,气流传感器设置在罩体内,面罩本体开设有第二开孔,转杆穿过第二开孔与所述面罩本体可旋转连接,罩体设置在面罩本体内侧;二氧化碳传感器固定设置在面罩本体内侧。可以使患者能够在无创通气的情况下保证呼吸介入检查、治疗及日常护理,并能即使发现患者呼吸氧合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