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840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1047656.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12Q1/6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分子荧光传感的痕量目标物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含有目标物的标准溶液;(2)将辅助探针固定于玻片上,加入核酸适配体,辅助探针与核酸适配体杂交;(3)向玻片上加入标准溶液,目标物与核酸适配体结合使其从辅助探针上脱离;(4)向玻片上加入信号探针,信号探针与被释放的辅助探针发生短暂杂交;(5)将玻片置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检测,记录荧光态变化次数大于15次的单分子荧光点数,以其为纵坐标,以标准溶液中目标物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6)将待测样品重复步骤(3)‑(5),记录荧光态变化次数大于15次的单分子荧光点数,根据标准曲线即得待测样品中目标物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58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47656.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12Q1/68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34 , C12Q2525/205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分子荧光传感的痕量目标物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含有目标物的标准溶液;(2)将辅助探针固定于玻片上,加入核酸适配体,辅助探针与核酸适配体杂交;(3)向玻片上加入标准溶液,目标物与核酸适配体结合使其从辅助探针上脱离;(4)向玻片上加入信号探针,信号探针与被释放的辅助探针发生短暂杂交;(5)将玻片置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检测,记录荧光态变化次数大于15次的单分子荧光点数,以其为纵坐标,以标准溶液中目标物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6)将待测样品重复步骤(3)-(5),记录荧光态变化次数大于15次的单分子荧光点数,根据标准曲线即得待测样品中目标物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9494.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香菇中麦角硫因、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和香菇嘌呤的方法,属于香菇活性成分测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式对香菇提取液进行检测:色谱柱为HILIC或C18色谱柱;流动相A和流动相B分别为含甲酸的水溶液和含甲酸的甲醇或乙腈溶液;质谱条件包括: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离子喷雾温度为315℃~325℃;离子传输管温度为320℃~330℃;离子喷雾电压为3500V~3700V。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和准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香菇中麦角硫因、香菇嘌呤、过氧化麦角甾醇、麦角甾醇化合物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5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646901.2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组学分析微生物群‑肠‑脑轴信号与斑马鱼神经行为关系的方法,涉及生信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抗生素诱导构建精神疾病斑马鱼模型,分析所述精神疾病斑马鱼模型的肠道组织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物种组成、组间差异显著性、物种差异性获得肠道微生物数据以及通过对斑马鱼脑组织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和/或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筛选出精神疾病斑马鱼脑组织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生物标志物;进而分析微生物群‑肠‑脑轴信号与斑马鱼神经行为之间的关系。该方法能够高效获得精神疾病斑马鱼模型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微生物群信息以及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信息,为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行为疾病研究提供精准、全面的分析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9437.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制品中磷脂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涉及食品检验分析技术领域。使用固相萃取和HILIC(也称亲水作用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迭代采集的方法,首次在乳制品中确定了超过500个磷脂分子。另外,依据磷脂亚类和不饱和度在正负模式下提供的拟合方程,可用于依据本发明内容实施开展乳制品磷脂的成分分析,其主要原理是依据磷脂在HILIC的保留行为,同一亚类相对集中的在一段时间内被洗脱,并且保留时间随着碳数的减少和双键数的增多而增大。本发明为乳制品磷脂成分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08906.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固体直接进样的比色测汞方法,包括通过固体直接进样装置将固体样品中的结合汞以原子态的形式蒸出传输,然后采用PVP‑AuNPs石英膜捕获吸附传输的Hg原子;将捕获吸附有Hg原子的PVP‑AuNPs石英膜进行TMB与H2O2的催化反应,生成蓝色的待测溶液;通过观察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对汞进行定量检测。本发明通过固体直接进样装置将固体样品中的结合态汞以原子态的形式蒸出传输,然后再采用PVP‑AuNPs石英膜捕获吸附蒸出来的Hg原子,进而增强AuNPs的过氧化物酶特性,通过进一步的TMB与H2O2的催化反应生成待测溶液,最终通过观察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对汞进行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95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63742.4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体涉及一种生猪样品中五氯酚酸钠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QuEChERS方法对生猪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前处理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前处理样品中五氯酚酸钠和四氯邻苯二酚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前处理样品中五氯苯酚醋酸酯和五氯苯甲醚的含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五氯酚酸钠母体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评估生猪样品中的五氯酚总残留量。此外,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快速准确,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63742.4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体涉及一种生猪样品中五氯酚酸钠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QuEChERS方法对生猪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前处理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前处理样品中五氯酚酸钠和四氯邻苯二酚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前处理样品中五氯苯酚醋酸酯和五氯苯甲醚的含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五氯酚酸钠母体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评估生猪样品中的五氯酚总残留量。此外,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快速准确,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790881.1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联合用药阻控细菌耐药性的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联合用药的暴露累积概率分布ECi判断当所述第二药物取yi浓度时对应的实验是否满足细菌耐药性突变的可能性;若是,则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i、所述突变预防浓度MPCi、所述暴露累积概率分布ECi和所述抑制率剂量反应累积概率分布ICi获取耐药性发生突变的概率曲线PCi;获取Q条所述概率曲线PCi的线下曲线面积ai和所述第二药物取yi浓度时对应的发生概率pi,根据所述线下曲线面积ai和所述发生概率pi获取细菌耐药突变总概率。通过该技术实施模拟和预测,能改善基于有限实验预测细菌耐药突变可能性不够精确及缺乏实用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4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554918.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涉及医疗及毒理学评价技术领域。其包括:将非人目标动物采用含氟苯尼考溶液的培养水进行培养,培养期间连续更换非人目标动物的培养水。本发明提供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具有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且简单易行的技术优势,通过造模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药物筛选以及致病机理等基础性研究提供良好的模型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