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826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0435912.7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IPC: G06F16/182 , G06F16/13 , G06F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DFS存储平台中的文件校验修复方法。包括:客户终端对文件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生成并存储每个文件块的校验值,将各个文件块上传给HDFS存储平台,HDFS存储平台将一个文件块在多个数据节点上备份存储;客户终端向存储某个文件块的各个数据节点发送文件块校验请求,各个数据节点计算出某个文件块的校验值,并返回给客户终端;客户终端将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校验值和本地存储的校验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数据节点上某个文件块的存储状态是否正常,通知存储状态为异常的数据节点对某个文件块进行修复。本发明通过将文件校验信息保存在客户终端本地,客户终端可在本地对HDFS所存文件进行可靠校验,而不需要留存整个文件副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708153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14150.6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在线社交网络热点话题发展趋势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在线社交网络舆情信息,获得进行预测所需的时间序列;b、分析时间序列,通过判断时间序列本身以及一阶二阶微分后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给出合适的预测模型;c、对相应的模型进行初始化、并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训练;d、采用相应模型预测在线社交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在线社交网络热点话题发展趋势预测系统。本发明可用于网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6300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434154.4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IPC: G06F21/64 , G06F16/182 , G06F16/16 , G06F16/11 , G06F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DFS存储平台的安全校验及修复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设置在HDFS存储平台上,包括名字节点和数据节点;名字节点用于管理文件块的存储数据节点信息,接收数据节点发送的损坏的文件块的查询请求,向数据节点返回损坏的文件块的备份存储数据节点信息;数据节点用于存储文件块,对存储的文件块进行定期校验,检测文件块是否发生损坏,根据名字节点返回的损坏的文件块的备份存储数据节点信息从其它数据节点下载数据块,完成损坏的文件块的修复操作。本发明通过使用不可逆的MD5算法计算文件块校验值,解决了原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文件篡改问题,保证了校验的可靠性,并实现了根据需要对校验间隔的调整,提高了校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08153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10114150.6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在线社交网络热点话题发展趋势预测方法及系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在线社交网络舆情信息,获得进行预测所需的时间序列;b、分析时间序列,通过判断时间序列本身以及一阶二阶微分后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给出合适的预测模型;c、对相应的模型进行初始化、并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训练;d、采用相应模型预测在线社交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在线社交网络热点话题发展趋势预测系统。本发明可用于网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95769.6
申请日:2024-08-12
IPC: G08G1/017 , G08G1/04 , G08G1/052 , G08G1/16 , G08G1/09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交通信息传递方法,包括建立车载导航与车牌号的关联,使车牌号作为导航信号的识别码;通过设置于弯道两端的摄像头捕捉驶入弯道的车辆车牌号码;设置于弯道中部的通讯基站通过车牌号码接入车载导航信息;通过设置于弯道中部的摄像头分析车辆所处车道实时跟踪并进行速度分析与提醒;将车辆车道及位置信息显示于弯道内所有车辆的车载导航;蜂鸣提醒司机注意路况。本发明通过在摄像头扫描跟踪,并将车辆的实时位置通过车载导航显示,使弯道内的司机可以获取对向车辆的位置信息,在进入视野盲区时不会丢失对向车道车辆的位置,以便于及时避让,减少视野盲区造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462142.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 ,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云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加密算法对云计算平台下发到边缘计算服务器的命令进行对称加密,通过哈希算法对云计算平台下发到边缘计算服务器的命令和云计算平台的身份标识符进行数字签名;通过加密算法对边缘计算服务器上传至云计算平台的回复进行对称加密,通过哈希算法对边缘计算服务器上传至云计算平台的回复和边缘计算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符进行数字签名;对于边缘计算服务器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设立安全服务器,安全服务器为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与边缘计算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分配不同的密钥。本发明实现了边缘计算服务器之间和边缘计算服务器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安全通信,保障了系统的网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9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6038.6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任函数和证据修正的物联网不确定数据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设定的不确定度对样本数据集进行不确定数据建模,得到不确定数据集,将不确定数据集划分为测试集和训练集;获取样本数据集中的各个数据特征维度,按照数据特征维度的两两结合构造出多个分类器,在每一种分类器下计算待分类样本与训练样本之间的马氏距离:应用K‑NN分类算法将马氏距离进行加权后生成证据,利用余弦相似度矩阵对所有证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证据;根据修正后的证据进行决策与识别,获取待分类样本的分类结果。本发明方法采用马氏距离作为距离的度量,应用DS组合规则完成多条证据融合,做出分类决策。解决了不确定数据分类准确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6330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043759.3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IP的雾节点自组织协作的方法,包括了工作雾节点在开始、结束工作或每隔一定周期向管理雾节点发送节点信息帧,进行路由表更新;管理雾节点根据任务情况进行任务分流决策,接受任务后根据需要联合多个工作雾节点构建工作域;管理雾节点构建工作域后监测移动终端位置,移动终端离开子网后,向新进入子网的管理雾节点请求转交地址并向本地代理注册;任务结束后,本地代理解除工作雾节点占用,释放工作域并收回为移动终端分配的IP。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参与雾计算的节点之间能够实时组成分布式计算平台,及时适应工作负载的变化,减少计算时延;实现拓扑动态可变的雾节点工作域群组,为终端提供可扩展的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8262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35912.7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6/182 , G06F16/13 , G06F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DFS存储平台中的文件校验修复方法。包括:客户终端对文件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生成并存储每个文件块的校验值,将各个文件块上传给HDFS存储平台,HDFS存储平台将一个文件块在多个数据节点上备份存储;客户终端向存储某个文件块的各个数据节点发送文件块校验请求,各个数据节点计算出某个文件块的校验值,并返回给客户终端;客户终端将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校验值和本地存储的校验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数据节点上某个文件块的存储状态是否正常,通知存储状态为异常的数据节点对某个文件块进行修复。本发明通过将文件校验信息保存在客户终端本地,客户终端可在本地对HDFS所存文件进行可靠校验,而不需要留存整个文件副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8121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088570.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九州云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交织分片的安全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解决分片传输机制中传输代价和计算代价高的问题。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中,发送端通过交织矩阵将所传输的原始数据映射为若干个分片数据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通过所述交织矩阵将所接收的所述分片数据解码恢复为所述原始数据。本发明的交织矩阵为动态随机生成,攻击者无法得知或无法破解交织矩阵;同时,数据以分片的形式传送,在无法获取所有数据分片的前提下无法对数据进行恢复,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仅需要对交织矩阵进行加解密处理,交织和解交织的过程计算复杂度低,任务量较少,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