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69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713014.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脑电的增量式驾驶员不良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招募具有不同驾驶年限的驾驶员进行模拟驾驶实验,在不同时间进行驾驶试验以激发驾驶人的疲劳、分心和不良情绪状态,在实验过程中收集被试脑电信号作为训练数据;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脑电的增量式驾驶员不良状态检测方法,采用脑电信号检测技术,实时准确地检测驾驶员的大脑活动,由于每个人的大脑活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种技术具有很高的个性化和精准性;此外,它还根据驾驶员的情绪、注意力、疲劳等状态,以及环境因素如路况、天气等变化,及时发出警报,准确预测驾驶员是否处于不良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31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12053.5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1B5/18 , A61B5/0205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生理体征提取的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双径神经网络,训练得到驾驶员rPPG信号提取模型;S2、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序列信息,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得到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发送至远程生理体征提取装置;S3、远程生理体征提取装置将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输入驾驶员rPPG信号提取模型,得到驾驶员rPPG信号,对驾驶员rPPG信号进行去噪、变换处理得到驾驶员生理特征参数后,发送至驾驶员状态警示装置;S4、驾驶员状态警示装置根据驾驶员生理特征参数,计算驾驶员实时驾驶状态,判定驾驶风险程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程生理体征提取的驾驶员状态监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31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712053.5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1B5/18 , A61B5/0205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生理体征提取的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双径神经网络,训练得到驾驶员rPPG信号提取模型;S2、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序列信息,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得到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发送至远程生理体征提取装置;S3、远程生理体征提取装置将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输入驾驶员rPPG信号提取模型,得到驾驶员rPPG信号,对驾驶员rPPG信号进行去噪、变换处理得到驾驶员生理特征参数后,发送至驾驶员状态警示装置;S4、驾驶员状态警示装置根据驾驶员生理特征参数,计算驾驶员实时驾驶状态,判定驾驶风险程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程生理体征提取的驾驶员状态监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746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3014.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脑电的增量式驾驶员不良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招募具有不同驾驶年限的驾驶员进行模拟驾驶实验,在不同时间进行驾驶试验以激发驾驶人的疲劳、分心和不良情绪状态,在实验过程中收集被试脑电信号作为训练数据;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脑电的增量式驾驶员不良状态检测方法,采用脑电信号检测技术,实时准确地检测驾驶员的大脑活动,由于每个人的大脑活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种技术具有很高的个性化和精准性;此外,它还根据驾驶员的情绪、注意力、疲劳等状态,以及环境因素如路况、天气等变化,及时发出警报,准确预测驾驶员是否处于不良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95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14799.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原列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原列车的非接触式乘员不舒适状态预警系统,系统包括乘员状态信息实时监测系统以及乘员不舒适状态预警系统;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高原列车的非接触式乘员不舒适状态预警系统,通过整合乘员的视觉信号和生理信号,实现了对乘员状态的实时监测,具备更高的客观性和精确度。在预警机制上,系统充分考虑了乘员的个体差异,构建了个性化的预警标准,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时环境工况、生理及视觉数据自动更新预警阈值,确保对每位乘员状态的精准评估与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0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28792.8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V5/22 , G01N23/083 , G01N23/04 ,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安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向真实世界的成长型危险液体X光安检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启动双源X光安检机,通过内置高能、低能两个光源对检测物品进行照射,生成对应的原始灰度图,并传送给工控机;读取完原始灰度图物理信息特征后,使用图像增强方法优化原始灰度图,得到增强图像;采集危险液体的增强后的X光图像,对每一种类的危险液体制作对应的样本及标签;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面向真实世界的成长型危险液体X光安检方法及系统,在双能X光安检机的技术支持下,通过识别融合待识别液体的各项物理特征信息,对危险液体准确定位与识别;充分融合液体的物理特征信息,从而提升对液体的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99018.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重力准则的车辆碰撞等效相似模型设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调整刚体等效缩模的材料和几何尺寸,使刚体等效缩模在几何外形、质量、质心相对位置以及转动惯量上与原型保持相似性;根据材料修正系数和几何尺寸参数,计算其余物理量的相似因子;检验刚体等效缩模与原型在碰撞响应中的相似关系;根据等效缩模进行碰撞试验或仿真,收集位姿、变形位移和模态固有频率响应数据,将响应数据进行还原处理并与原型对应响应进行比较,验证误差是否满足预定的相似度要求。本发明保持相似模型设计中重力加速度的恒定,对于柔性车体可解决缩模加工难度高和材料参数畸变的难题,为轨道车辆碰撞位姿等效缩模的设计提供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53687.5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承载的一体化准零刚度隔振器。该隔振器包括隔振器本体、及通过在所述隔振器本体的内部构造的孔洞形成的N层梁结构,N层梁结构沿所述隔振器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每层所述梁结构包括多个斜梁、构造形成多个所述斜梁的多个孔洞、及凸台,所述斜梁用于实现梁结构的准零刚度特性,且所述斜梁的厚度与负载相关联,所述凸台用于实现相邻两层梁结构之间的连续接触变形。本发明通过使N层梁结构的斜梁具有不同的厚度,从而使N层梁结构具有至少两种不同负载下的负零刚度特性,打破了现有的隔振器仅能实现单一负载下的准零刚度和减振特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1492009.4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弹性超材料多目标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基于减振性能及承载性能这两个目标同时进行优化,所述减振性能即带隙特性,所述承载性能即静力学特性,其中引入晶胞色散关系中相对带隙特性作为减振性能的设计目标,引入晶胞的相对面内刚度作为承载性能的设计目标,在考虑结构可制造性的基础上利用非梯度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为弹性超材料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提供多种可行的微结构。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通过设定相应的目标函数实现弹性超材料的多功能设计,相较于传统的人为设计方法,有利于提升设计效率及获取多种新颖拓扑结构,进而指导实际结构中的隔振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904995.3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刚度超结构梁的全带隙调控方法及负刚度超结构梁,方法包括:获取主体结构的第一质量、惯性放大结构的第二质量、局域共振结构的第三质量、主弹簧的第一刚度、水平弹簧的第二刚度以及竖直弹簧的第三刚度;基于第一质量、第二质量、第三质量、第一刚度、第二刚度以及第三刚度构建负刚度超结构梁中与位移相关的动力学方程;基于动力学方程将位移视为谐波形式运动构建色散关系方程,并根据色散关系方程得到负刚度超结构梁中带隙的上边界、下边界和截止频率;对上边界、下边界和截止频率进行参数分析,得到负刚度超结构梁全频域减振的结构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带隙调控方式存在作用频段窄,无法适应复杂环境下多变激励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