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47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810529109.2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绳摩擦提升机过卷、过放时的钢丝绳抓捕装置,涉及一种钢丝绳抓捕装置,包括基座组件、动锲组件、拉销装置、横梁组件和导绳装置,在基座组件的内部间隔均匀的设有多组动锲组件,在多组动锲组件的上部铰接连接有横梁组件,在基座组件两端的上面两侧均连接有立柱导轨,在立柱导轨的上端连接有导绳装置,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两块相对合的横梁,在两块横梁的相对面上均相对应的开设有多个间隔均匀的环槽,相对应的两个环槽形成环形孔,在两块横梁外面的两边均设有滑槽,立柱导轨的外圆面设置在滑槽内;本发明对钢丝绳的抓捕安全可靠,确保提升机过放时下降的钢丝绳和容器停止下落,防止墩罐、坠罐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8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061794.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竖井掘进机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及排油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在液压系统泵站的站内出口处的第一输油管路和第二输油管路上对应设置两个三通球阀阀C和阀D,在下井口处的第一输油管路和第二输油管路上对应设置两个三通球阀阀E和阀F;步骤2:根据下行深度停机;步骤3:对第一输油管路加长连接;步骤4:对第二输油管路加长连接;步骤5:回油管路的加长;步骤6:对新加管路进行排气;本发明采用两组三通球阀与现有技术中多件快换接头相比,连接方法简单快速,提高接管效率,减少整根管路上的漏油点,降低生产投入;加接管路过程中不漏油,保证竖井掘进机整机运转的稳定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7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403311.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臂式掘进机供电回路安全保护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安全继电器、急停按钮、主断路器、延时跳闸装置和移动控制器,所述主断路器输入端连接悬臂掘进机主回路AC1000V电源,主断路器输出端通过延时跳闸装置与安全继电器连接;安全继电器的急停按钮端与急停按钮相连;所述安全继电器的一路输出点与控制柜柜门的限位开关串联在一起,通过延时跳闸装置与主断路器的欠压脱扣装置连接;所述安全继电器的其他路输出点接入截割电机、液压电机、一运电机和二运电机的控制回路中。本发明可以远程控制断路器通断,增强了断路器的可操作性。增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84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29109.2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绳摩擦提升机过卷、过放时的钢丝绳抓捕装置,涉及一种钢丝绳抓捕装置,包括基座组件、动锲组件、拉销装置、横梁组件和导绳装置,在基座组件的内部间隔均匀的设有多组动锲组件,在多组动锲组件的上部铰接连接有横梁组件,在基座组件两端的上面两侧均连接有立柱导轨,在立柱导轨的上端连接有导绳装置,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两块相对合的横梁,在两块横梁的相对面上均相对应的开设有多个间隔均匀的环槽,相对应的两个环槽形成环形孔,在两块横梁外面的两边均设有滑槽,立柱导轨的外圆面设置在滑槽内;本发明对钢丝绳的抓捕安全可靠,确保提升机过放时下降的钢丝绳和容器停止下落,防止墩罐、坠罐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17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28680.2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过卷、过放时的自动保护装置,涉及一种自动保护装置,包括缓冲油缸底座、抓捕装置、上提侧容器、下降侧容器和钢丝绳,缓冲油缸底座平行间隔的安装在井架防撞梁上,在缓冲油缸底座的两侧均间隔设有多个缓冲油缸,在缓冲油缸底座两侧外面均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触发油缸,在两个缓冲油缸底座之间间隔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梁,在两根支撑梁上均固定设有抓捕装置,在两套抓捕装置的下部分别对应设有上提侧容器和下降侧容器,提升机一端的钢丝绳穿过其中一套抓捕装置后与上提侧容器连接,提升机另一端的钢丝绳穿过另一套抓捕装置后与下降侧容器连接;本发明确保提升机过放时钢丝绳和容器的下落,防止墩罐、坠罐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47734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70598.6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为了简单、可靠、自动地提供滑动轴承润滑,减少天轮轴瓦异响、温度高和烧瓦等事故的发生,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提升机天轮滑动轴承无电源自动润滑供油装置,游动轮的每个半铜瓦各配一套;利用天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为驱动力,装置中的活塞将润滑脂泵送至铜瓦中,根据天轮运转周期,自动、定量、连续地对滑动轴承供油,达到了良好的润滑效果。构成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安全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489893.2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臂式掘进机用拱架自动提升装置,其包括框架、提升臂、调整油缸和旋转平台,框架安装在悬臂掘进机的截割臂上,框架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框架上方的定位轴,定位轴上套装有两个轴套;调整油缸固装在框架顶部中央,调整油缸的活塞杆与两个轴套铰接;两根提升臂分别位于调整油缸两侧,一端分别固定套装在相对应的两个轴套上;旋转平台固装在提升臂的另一端,旋转平台顶部固装有平衡杆,平衡杆内部安装有两个伸缩油缸,两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从平衡杆的两端伸出,且活塞杆端部均安装有定位板;还公开上述拱架自动提升装置的工作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拱架安装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为悬臂式掘进机“掘锚喷”一体化施工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66428.9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安玉良 , 崔郎郎 , 黎飞 , 何海利 , 张晓明 , 李娟 , 赵大帅 , 陈明 , 高亚丽 , 苗军克 , 胡国辉 , 王琳 , 简海峰 , 张红军 , 扣田鑫 , 罗帆 , 王兵
IPC: E21D9/10
Abstract: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用机身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当截割臂上升时,所述控制器将驾驶室操作信号或远程遥控器的信号转换为指令并输出至后比例阀与电磁阀,后比例阀控制支撑缸伸出至与地面首次受力接触,电磁阀控制后支撑缸持续抵接地面以稳定机身;当截割臂下降时,所述控制器将驾驶室操作信号或远程遥控器的信号转换为指令输出至前比例阀,前比例阀控制铲板下放至抵接地面以稳定机身。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后支撑缸、铲板与地面受力接触,达到悬臂掘进机截割作业时稳定机身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掘进机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98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61794.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竖井掘进机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及排油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在液压系统泵站的站内出口处的第一输油管路和第二输油管路上对应设置两个三通球阀阀C和阀D,在下井口处的第一输油管路和第二输油管路上对应设置两个三通球阀阀E和阀F;步骤2:根据下行深度停机;步骤3:对第一输油管路加长连接;步骤4:对第二输油管路加长连接;步骤5:回油管路的加长;步骤6:对新加管路进行排气;本发明采用两组三通球阀与现有技术中多件快换接头相比,连接方法简单快速,提高接管效率,减少整根管路上的漏油点,降低生产投入;加接管路过程中不漏油,保证竖井掘进机整机运转的稳定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64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01791.9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气管接头,包括管连接套、阀芯操作工具和接管座套;阀芯操作工具设有与阀芯配合的工具部和用于连通阀芯气道的第一气道;在接管座套上设有第二气道;管连接套上设有与第二气道连通的第三气道;在阀芯截止阀芯气道时,阀芯操作工具截止第三气道,在阀芯开通阀芯气道时,第三气道与第一气道连通,且第一气道与阀芯气道相连通。一种充气模块,包括截止阀、卸放阀和气管接头,截止阀与第二气道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卸放阀的进气口与连接管相连通。一种蓄能装置,包括蓄能器、阀门和气管接头,管连接套的连接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形成管道壁。一种液压打桩锤,包括锤体壳、重锤、液压供油装置和蓄能装置。以提高打桩锤的系统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