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桩头的破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9610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384650.4

    申请日:2017-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头的破除装置,包括多个同轴的环形护筒,环形护筒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结构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最外层的环形护筒与其相邻的环形护筒之间的间隙为主筋定位夹层,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有起吊耳板和用于使钢筋笼的支撑钢筋穿过并对钢筋笼的支撑钢筋进行定位的钢筋穿口支架。破除装置降低了主筋与桩头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消除了剔伤主筋风险的同时将桩头化大为小,可对桩头进行逐块破除,降低了对起吊设备的性能要求,提高了原有桩头破除施工的施工工效及适用范围,减少了施工扬尘,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半预制装配式盖梁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7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19342.4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一种半预制装配式盖梁的施工方法,包括盖梁模架,盖梁模架通过多块模板组装,模板内部安装多个空心管道,在盖梁模架内部灌入水泥制造出盖梁,通过起吊设备将盖梁吊装到墩柱拼装。采用薄壁外壳预制,吊装完成后绑扎钢筋现浇内部内芯混凝土。底板预留孔洞待安装时与桩基相接,盖梁设置临时预应力和永久预应力。能够解决传统预制盖梁重量大,对运输设备、吊装设备及吊装空间等要求较高,在城市建筑密集区等情况下应用预制拼装工艺具有很大的难度的问题;相对于现浇盖梁,省去了现场布置支架,浇筑完成后拆模等工序,减少了一次浇筑的方量,解决了现场管理调度繁杂的问题;相对于预制钢盖梁,后期养护工作量较小,综合造价较低。

    一种混凝土拱肋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726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32229.6

    申请日:2017-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混凝土拱肋施工方法。将待施工的拱肋分割为多个间隔布置的节段,在桥面搭建模板,依托模板依次浇筑节段并预留相邻节段之间的分隔槽,待所有节段浇筑完成后,在分隔槽内填筑混凝土将所有节段连接为整体,形成拱肋。本发明通过分段施工,将拱肋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消减到最小,避免了因为应力释放造成的拱肋变形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拱肋线型的要求,同时拱肋合理分段提高了施工功效,节约了工期,解决了拱脚混凝土易开裂的难题。

    一体化折叠式洞口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199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02081.6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折叠式洞口防护装置,包括: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形框体、两组同排设置的上滑杆、两组同排设置的下滑杆;上滑杆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方形框体的一对边沿上部,下滑杆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方形框体的另一对边沿下部;每一组同向的上滑杆上覆设有上底面,每一组同向的下滑杆上覆设有下底面,方形框体内嵌设有覆盖底面;两组上滑杆和两组下滑杆的端部均垂直设有固定立杆;每一组上滑杆和每一组下滑杆均对应一护栏,所述护栏的底部与其对应的一组固定立杆铰接,使其翻折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可扩展的底面以及与底面固定连接的可伸缩折叠的护栏,可根据洞口大小进行底面和护栏的调整,且护栏可折叠,方便收纳和运输。

    带空气罩的环保型水下夯锤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77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07207.X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带空气罩的环保型水下夯锤的施工方法,包括:空气罩,其上部具有气嘴,通过所述气嘴可向空气罩通气;夯锤,由主动锤和被动锤构成,所述被动锤在一定范围内沿纵向可活动的密封置于空气罩的底部,且所述被动锤的底部凸出于所述空气罩的底部,所述主动锤设置为通过脱钩件可在空气罩内自由落体与被动锤碰撞。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水下强夯工艺夯锤在水中下落过程中能量损失严重的问题,极大挺高了施工效果和施工效率。

    一种混凝土近距离立体运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87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01140.5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近距离立体运输系统,包括主体框架、料箱、提升系统、转运溜槽和动力系统;转运溜槽包括主溜槽收集槽、与所述主溜槽收集槽相连的主溜槽下溜槽和与主溜槽下溜槽相连的加长槽;加长槽的中下部位置处的槽体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混凝土卸料的卸料开口,且加长槽的中下部位置处设置有可沿加长槽槽体滑动的滑动挡板,滑动挡板的底部上还开设有与加长槽槽体底面外表面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主溜槽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支座,转动支座包括铰接在溜槽平台上的水平转动轴和设置在水平转动轴与主溜槽收集槽底部之间的垂直转动轴。很好地解决了混凝土近距离立体运输的问题,填补了传统罐车自卸和泵车泵送之间运输距离的空档期。

    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38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17207.X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方法,其用于螺栓孔连接的钢结构件之间的虚拟预拼装,每个钢结构件的接口处设置有至少一组对接孔群,每组对接孔群四个角点上设置有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相邻两个钢结构件通过对接孔群连接;虚拟预拼装前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获取钢结构件对接孔群的四个角点上螺栓孔的中心坐标,虚拟预拼装过程中利用该螺栓孔的中心坐标实现对相邻两个钢结构件的拼装,对比分析相邻两个钢结构件上的螺栓孔的中心坐标的偏差值,并通过该偏差值校正钢结构件上对接孔群位置。本发明方法简单,其与实体预拼装相比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并缩短工期,对于大型复杂工程和施工条件恶劣的工程尤其如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