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37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20707.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多桩打桩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层导向桁架、下层固定底座和偏置观测平台;下层固定底座设计了沉筒、防沉板、配重舱和助浮舱等功能结构,能够将下层固定底座稳定固定在海床上;上层导向桁架是通过多个液压缸与上层导向桁架连接的,在下层固定底座稳定固定在海床的基础上,再通过调节液压缸实现上层导向桁架的调平,从而使得整个上层导向桁架和下层固定底座相对于海床都是稳定的,进而保证了上层导向桁架上的导向筒的竖直,即保证了工程桩的竖直导入,而且上层导向桁架设置多个导向筒,能够一次同时进行多个工程桩的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偏置观测平台是偏置于上层导向桁架一侧的,可有效避免对打桩船造成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169242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96684.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船双主钩大直径单桩翻桩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主吊钩和辅助吊钩两个吊钩,这两个吊钩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梁吊具、第二支撑梁吊具与过渡连接机构连接,过渡连接机构的主吊带再与大直径单桩上的两个吊耳吊接;并且设计了可自动脱离的溜尾机构,溜尾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主吊钩上,溜尾机构下端的溜尾钳连接在大直径单桩桩底。在大直径单桩抬吊和翻桩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主吊钩和辅助吊钩起落量来实时调整翻桩姿态,提高了翻桩的灵活机动性。待桩底落至海床泥面后,溜尾钳能够自动脱离桩底,通过副钩提升能够使溜尾钢丝绳脱离主钩,完成溜尾钳的回收;最后双吊钩同步提升,直至单桩竖立完成翻桩,实现了大直径单桩快速、灵活的抬吊翻身。
-
公开(公告)号:CN1169242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96684.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船双主钩大直径单桩翻桩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主吊钩和辅助吊钩两个吊钩,这两个吊钩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梁吊具、第二支撑梁吊具与过渡连接机构连接,过渡连接机构的主吊带再与大直径单桩上的两个吊耳吊接;并且设计了可自动脱离的溜尾机构,溜尾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主吊钩上,溜尾机构下端的溜尾钳连接在大直径单桩桩底。在大直径单桩抬吊和翻桩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主吊钩和辅助吊钩起落量来实时调整翻桩姿态,提高了翻桩的灵活机动性。待桩底落至海床泥面后,溜尾钳能够自动脱离桩底,通过副钩提升能够使溜尾钢丝绳脱离主钩,完成溜尾钳的回收;最后双吊钩同步提升,直至单桩竖立完成翻桩,实现了大直径单桩快速、灵活的抬吊翻身。
-
公开(公告)号:CN110092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99243.X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IPC: B66C1/12
Abstract: 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钢管桩翻桩和起吊施工的吊具操作方法,该吊具包括连接法兰、法兰螺栓、架体底板、销轴、架体竖向钢板、吊臂和起吊索连接轴;其中,连接法兰上设有多组法兰螺栓,通过多组法兰螺栓与钢管桩固定;架体底板、连接法兰、架体竖向钢板焊接连接;吊臂与架体竖向钢板通过销轴连接,在吊臂的上端设置有起吊索连接轴;本发明可以更有效的对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钢管桩进行翻桩、起吊等工序,具有施工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成品钢管桩的损坏、保证海上作业安全、降低人工、材料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8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20707.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多桩打桩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层导向桁架、下层固定底座和偏置观测平台;下层固定底座设计了沉筒、防沉板、配重舱和助浮舱等功能结构,能够将下层固定底座稳定固定在海床上;上层导向桁架是通过多个液压缸与上层导向桁架连接的,在下层固定底座稳定固定在海床的基础上,再通过调节液压缸实现上层导向桁架的调平,从而使得整个上层导向桁架和下层固定底座相对于海床都是稳定的,进而保证了上层导向桁架上的导向筒的竖直,即保证了工程桩的竖直导入,而且上层导向桁架设置多个导向筒,能够一次同时进行多个工程桩的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偏置观测平台是偏置于上层导向桁架一侧的,可有效避免对打桩船造成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210140372U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20686463.6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IPC: B66C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钢管桩翻桩和起吊施工的吊具,该吊具包括连接法兰、法兰螺栓、架体底板、销轴、架体竖向钢板、吊臂和起吊索连接轴;其中,连接法兰上设有多组法兰螺栓,通过多组法兰螺栓与钢管桩固定;架体底板、连接法兰、架体竖向钢板焊接连接;吊臂与架体竖向钢板通过销轴连接,在吊臂的上端设置有起吊索连接轴;本实用新型可以更有效的对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钢管桩进行翻桩、起吊等工序,具有施工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成品钢管桩的损坏、保证海上作业安全、降低人工、材料成本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10665.0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5/40 , E02D17/08 , E02D5/28 , E02D37/00 , E02D27/42 , E02D27/52 , E21B7/00 , E21B17/10 , F03D13/25
Abstract: 海上风电斜桩嵌岩施工塌孔处理装置、使用方法及处理方法,包括有钢管桩(1)、内护筒(2)、内护筒跟进器(3)和扶正器(5);其中,所述钢管桩(1)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钢管桩(1)的底部安装有内护筒(2),钢管桩(1)的内部设置有扶正器(5)和内护筒跟进器(3),钻杆(8)贯穿伸入扶正器(5)和内护筒跟进器(3),钻杆(8)的端部安装有钻头(4)。本发明采用内护筒跟进堵漏的方式,使斜桩塌孔问题得到解决。克服了海底岩层复杂,有限空间施工难度大的困难。具有施工方便快捷,经济效益好,保证海上作业安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010665.0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5/40 , E02D17/08 , E02D5/28 , E02D37/00 , E02D27/42 , E02D27/52 , E21B7/00 , E21B17/10 , F03D13/25
Abstract: 海上风电斜桩嵌岩施工塌孔处理装置、使用方法及处理方法,包括有钢管桩(1)、内护筒(2)、内护筒跟进器(3)和扶正器(5);其中,所述钢管桩(1)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钢管桩(1)的底部安装有内护筒(2),钢管桩(1)的内部设置有扶正器(5)和内护筒跟进器(3),钻杆(8)贯穿伸入扶正器(5)和内护筒跟进器(3),钻杆(8)的端部安装有钻头(4)。本发明采用内护筒跟进堵漏的方式,使斜桩塌孔问题得到解决。克服了海底岩层复杂,有限空间施工难度大的困难。具有施工方便快捷,经济效益好,保证海上作业安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659988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23083114.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新型护筒跟进装置,中心钻杆(1)中部的中心筒(3)上下两端设置有上下挡板(4),上下挡板(4)包括有上挡板和下挡板;若干个滚轮(2)均匀布置在中心钻杆(1)的四周,且滚轮(2)的顶部卡和在上挡板的底部、滚轮(2)的底部卡和在下挡板的顶部;中心钻杆(1)的外周设置有环形钢圈(7),环形钢圈(7)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腹板(6),腹板(6)的内端安装于中心钻杆(1)上、腹板(6)的外端安装于环形钢圈(7)的内侧;相间隔的腹板(6)之间的顶部,还设置有翼板(5);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65702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23098377.5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9/02
Abstract: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大直径Ⅲ型单桩护筒拔出装置,顶升梁包括有上梁(1‑2)和下梁(1‑1),其中,所述上梁(1‑2)和下梁(1‑1)均成Ⅲ型排布、且上梁(1‑2)和下梁(1‑1)整体之间成90°直角分布;所述顶升梁(1)的两侧最外端设置有贯穿于顶升梁本体的预留孔洞(1‑3),预留孔洞(1‑3)的上部安装有若干个千斤顶(3);护筒(7)上固定有若干条钢丝绞绳(5),钢丝绞绳(5)的顶部从预留孔洞(1‑3)中伸出并固定于千斤顶(3)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已有工程桩结构,省去了大型设备(起重船、振动锤、辅助平台),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