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51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910472325.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的自适应外模系统。包括顶层桁架以及可沿纵向滑移的行走小车,还包括,侧模桁架,侧模桁架下端可沿横向滑移的连接于行走小车;角模桁架,角模桁架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侧模桁架上;侧模,侧模固定在侧模桁架内侧;角模,角模固定在角模桁架内侧;顶层桁架的横向两端分别可横向滑移地连接于两侧的侧模桁架顶端;侧模桁架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侧模桁架横向移动的驱动结构。本发明的外模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了拆卸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需要使用拉杆对外模进行固定会产生薄弱点的问题,提高了浇筑结构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65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72325.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的自适应外模系统。包括顶层桁架以及可沿纵向滑移的行走小车,还包括,侧模桁架,侧模桁架下端可沿横向滑移的连接于行走小车;角模桁架,角模桁架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侧模桁架上;侧模,侧模固定在侧模桁架内侧;角模,角模固定在角模桁架内侧;顶层桁架的横向两端分别可横向滑移地连接于两侧的侧模桁架顶端;侧模桁架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侧模桁架横向移动的驱动结构。本发明的外模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了拆卸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需要使用拉杆对外模进行固定会产生薄弱点的问题,提高了浇筑结构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0256628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814680.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的自适应外模系统。包括顶层桁架以及可沿纵向滑移的行走小车,还包括,侧模桁架,侧模桁架下端可沿横向滑移的连接于行走小车;角模桁架,角模桁架下端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侧模桁架上;侧模,侧模固定在侧模桁架内侧;角模,角模固定在角模桁架内侧;顶层桁架的横向两端分别可横向滑移地连接于两侧的侧模桁架顶端;侧模桁架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侧模桁架横向移动的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外模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了拆卸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需要使用拉杆对外模进行固定会产生薄弱点的问题,提高了浇筑结构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24375.6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义新 , 杨清印 , 巫兴发 , 王海猛 , 陈涛 , 李志成 , 祝君山 , 肖猛 , 王元鑫 , 王海霞 , 林晓宇 , 刘赛 , 陈东风 , 肖伟煌 , 陈剑峰 , 彭昊 , 刘君 , 周玮 , 严波 , 刘谦 , 周志文
IPC: E01D19/06 , E01D21/00 , E01D101/30 , E01D101/4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旧桥梁纵向拼缝半刚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包括:弹性伸缩结构、型钢支承组件和钢筋锚固组件;所述型钢支承组件为两道型钢;所述弹性伸缩结构的两侧与型钢固定,所述钢筋锚固组件与型钢固定。本发明以实现弹性材料适应新旧桥梁竖向变形并形成连续过渡段,能有效避免传统伸缩缝由于新旧桥梁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脱空、跳齿、损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8072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032975.5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干坞内根据每个管节节段数量分仓布置移动工棚,利用钢筋绑扎平台、模板台车及混凝土养护平台,管节节段内外模板依次安装就位后,进行沉管全断面整体式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钢筋绑扎平台、模板台车及混凝土养护平台均可依托轴向滑移轨道,按工序需要自由移动或停留,实现相邻节段分工序无间隔分仓流水连续浇筑施工。采用干坞移动工棚进行沉管预制,模板移位容易控制,定位精度较高;管节预制施工由露天施工转变为移动工棚内施工,减弱了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温度的影响,在缩短工期的同时解决了相邻管节因龄期不同而产生裂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9122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587766.8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伯强 , 胡义新 , 黄成伟 , 徐庭 , 唐江平 , 李志成 , 王路 , 陈继红 , 李送根 , 周舒 , 周益军 , 刘宁波 , 卢佩 , 张成林 , 杨清印 , 陈丹 , 赵磊 , 冯淑华 , 田野 , 石万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小净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在富水破碎带上开挖小净距隧道,第一隧道作为先行隧道开挖,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出现掌子面涌水时,在第一隧道侧壁上安装第一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待富水破碎带处产生新的劈裂通道后封闭第一隧道的掌子面;进行第二隧道的开挖施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时若出现涌水,则在第二隧道的侧壁安装第二导水结构抽排地下水,若第二隧道在穿越富水破碎带处时未出现涌水,则在富水破碎带内安装第三导水结构,地下水经第二隧道侧壁排出,直到两隧道贯通。左右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将地下水合理及时的排出,保证了左右隧道在同时穿过富水破碎带时施工的同步性,保证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597082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390602.1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围堰U形平台辅助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岸边起搭建总栈桥,在主墩处的两侧搭建从总栈桥延伸出的支栈桥,两支栈桥与两支栈桥间的总栈桥部分形成U形平台;将围堰运至U形平台靠江心侧的支栈桥尾部,连接支栈桥系泊定位;围堰前端通过多根连接在U形平台上、配有牵引设备的拉缆牵引至U形平台内;围堰前端、两侧通过多根连接在U形平台上、配有牵引设备的拉缆调整在U形平台内位置,最后拉缆预紧定位。本发明利用主栈桥与支栈桥形成U形平台,快速实现围堰的精确定位,且对河道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0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23968.4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 E21D9/14 , E21D15/50 , E21D21/0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压浅埋软弱围岩的超大断面的开挖施工方法,运用临时中隔壁墙将掌子面分成左右两大部分;通过三台阶五步法对掌子面左右两部分同时进行开挖。本发明所设计的中隔壁的三台阶五步开挖法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可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减少了施工工期。开挖方法步骤简单、开挖可靠,尤其为偏压浅埋软弱围岩的超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提供了重要保障,故障率低,提升了项目盈利水平。采用锁脚锚管代替了传统的锁脚锚杆,也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钢管对钢架进行固定的方式使得各钢架之间通过钢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系统承受荷载,对钢架的固定效果更好,对控制隧道变形十分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04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84144.7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导管管口中心点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它包括扇形的定位主板,以定位主板的圆心为中心在定位主板上沿径向至少开设有两个滑道,滑道滑动连接有标杆,标杆的轴线穿过定位主板的圆心。本发明利用一个圆心两个半径来确定一个圆,进而确定索导管管口的圆心,能提高索导管的定位精度,减掉角钢焊接、割除、打磨环节,缩短安装时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559646.9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预制装配式端封门安装施工方法,其安装步骤主要包括钢支座安装、止水橡胶安装、端封门安装三大步。首先提前安装钢支座,粘贴橡胶止水带实现端封门与沉管间的密封止水,然后利用特制台车挂装端封门,快速实现端封门空间姿态的调整,利用纵移油缸将端封门推送就位,通过钢支座及连接螺栓将端封门与沉管连接固定。该安装方法实现了装配式端封门的快速定位安装,减少了现场焊接工程量,大幅提高了安装工效,同时各构件实现了循环使用,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整体安装过程容易控制,精度高,简便可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