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喷射系统的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95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5674.9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氢喷射系统的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发动机开始启动后,获取碳氢喷射系统的燃油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燃油压力数据,以及空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空气压力数据;在所述燃油压力数据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或者大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燃油压力传感器发生故障,在所述空气压力数据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或者大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发生故障。本发明通过采集燃油压力数据和空气压力数据,判断燃油压力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解决现有的碳氢喷射系统方案的诊断方案无法诊断燃油压力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的技术问题。

    一种氨气-柴油发动机后处理供氨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278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216871.8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氨气‑柴油发动机后处理供氨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氨柴发动机,其包括向燃烧室内喷入柴油和液氨的双燃料喷嘴;液氨供给通路,其包括液氨存储罐,液氨存储罐通过发动机供氨管路与双燃料喷嘴连接;柴油供给通路,其包括燃油箱,燃油箱通过发动机供油管路与双燃料喷嘴连接;电子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双燃料喷嘴在氨柴发动机的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前后向燃烧室内进行主喷和/或后喷液氨。本申请实现柴油和液氨的缸内直喷,采用柴油喷雾引燃氨气为氨柴发动机提供动力输出。在双燃料燃烧模式下,在缸内燃烧末期,通过双燃料喷嘴通过后喷方式向燃烧室内喷射氨气,借助排气气流用于向后处理器中提供氨气,实现NOx排放的催化还原。

    增程式混合动力氢基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3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69341.9

    申请日:2022-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氢基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缸内直喷式氢发动机、发电系统、氨气燃料供给系统、氢气供给系统以及后处理系统;氨气燃料供给系统包括冷却水加热器、液氨罐、液氨汽化器和氨气缓冲罐,冷却水加热器用于将氢发动机输出的冷却水加热;后处理系统包括后处理加热器和SCR系统;氢气供给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裂解器加热器、氨气裂解器和氢气缓冲罐。利用冷却水加热器加热氢发动机输出的冷却水,使冷却水可达到液氨汽化器气化液氨的最低温度,保证液氨气化效果,解决了氢发动机冷启动时因冷却水温度较低无法满足液氨气化的问题;保证了裂解器裂解的氢气产出流量稳定性。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0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1731.6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液氨气化罐、氨裂解器、氨氧化器、混合气缓冲罐;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氨裂解器的输入端、氨氧化器的氨气输入端;氨氧化器中的热量传导给氨裂解器;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气缓冲罐,混合气缓冲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本发明使用混合气缓冲罐,不需要人工补充氢气,靠氨裂解器工作过程自动补充混合气;使用布置在内燃机排气歧管出口的氨氧化器提供热量,优点是热峰值功率高且产热量可控,无需匹配供电系统。

    一种碳氢喷射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82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70103.7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氢喷射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发动机及相关系统领域,该方法包括以抗冻油品填充备油箱。若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或所述环境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且汽车系统生成碳氢喷射再生请求或者清洁请求,则切换主备油箱。喷射备油箱的抗冻油品,直至碳氢喷射装置中残留油品为抗冻油品。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碳氢喷射装置由于堵塞而无法正常工作。

    一种喷油器压紧螺栓拧紧力矩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562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9349.0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油器压紧螺栓拧紧力矩设计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发动机缸内燃烧压力计算喷油器正常压紧密封受力平衡需求的拧紧力矩值3M0,同时测量喷油器压紧螺栓拧紧时应力释放产生的力矩衰减值ΔM1和喷油器压紧面在高温热负荷下产生的力矩衰减值ΔM2,由此计算出喷油器压紧螺栓拧紧力矩设计的最小值3M0+ΔM1+ΔM2,确定喷油器压紧螺栓拧紧力矩设计边界。本发明保证发动机工作时喷油器压紧螺栓拧紧力矩安全可靠。

    一种高压油管安装工装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49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346549.0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一种高压油管安装工装,包括圆柱状工装体,所述的工装体一端设置为力矩扳手四方对接头(1),所述的力矩扳手四方对接头(1)中开有定位孔(4),工装体中设置有高压油管放置槽(2),工装体另一端设置有联管螺母六角法兰连接孔(3),所述的联管螺母六角法兰连接孔(3)与高压油管联管螺母法兰连接。确保高压油管在装配的位置达到技术要求的标准,避免了高压油管安装力矩无法施加和安装假力矩的存在,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性能。

    一种汽车管路直角通快插母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88699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67332.0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一种汽车管路直角通快插母接头,包括直角管状壳体以及固定安置在壳体插接端内部的密封体和锁扣,密封体内侧的腔体内还设置有止回阀,壳体的尾端与相关零件通过螺纹连接,壳体尾端的螺纹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设置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端面与相关零件连接端的止挡台面间垫设有密封O型圈。该接头一方面在其内部增设了止回结构,避免了后期装配和维护拆卸过程中管道内介质泄露的问题,另一方面改变了壳体尾端的连接方式,不仅使接头尾端的连接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还使接头的固定操作更加方便了,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双燃料共轨管及其轨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737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389011.9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共轨管及其轨压控制方法。双燃料共轨管包括共轨管管体和压力平衡阀;共轨管管体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阀孔,第一支管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二支管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压力平衡阀包括阀芯和弹簧;阀芯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进口通过第一通道连通第一支管,第二通道连通第二支管,第二通道与第二进口之间随着阀芯的移动而连通或者阻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压力平衡阀,根据两管中压差和弹簧的作用阀芯在阀孔中移动,第二通道与第二进口的重合面积变化,从而调节第二通道中的进料流速,进而调节第二支管中的压力。又通过压力平衡阀集成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中,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控制准确。

    一种双燃料动力系统、自增压液氨供给装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7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56379.3

    申请日:2024-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燃料动力系统、自增压液氨供给装置、控制方法。该双燃料动力系统的自增压液氨供给装置包括液氨存储罐、液氨温度传感器、第一换热器和供氨管道,液氨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换热器安装在液氨存储罐内,液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液氨存储罐内的当前液氨温度值;第一换热器用于冷却液与液氨进行热交换;供氨管道的进口端连通液氨存储罐的底部,且配置有第二电磁阀,用于根据当前液氨温度值调节供氨管道中的液氨流量。该自增压液氨供给装置利用冷却液与液氨在其内部进行热交换提高液氨温度和蒸汽压,从而实现稳定液态氨供给;双燃料动力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进气温度对喷射的液氨进行汽化和混合气温度控制,从而提高整机运行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