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749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119947.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铆钉强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横梁铆钉强度分析方法及装置。该车架横梁铆钉强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车架整体模型进行弯扭组合工况强度分析,获取设定铆钉的轴向力以及横梁两端的相对扭转角;建立横梁与铆钉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所述轴向力和相对扭转角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获取设定铆钉的应力分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若把所关注的铆钉建模出来的话,等于把大模型的线性分析变成大模型的非线性分析,会加大的计算资源的消耗,非线性计算时间很长,而且难于收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483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810027711.6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B60K5/12
Abstract: 一种实现刚度解耦的重型卡车发动机悬置结构,包括半包围式软垫支承座及其内部设置的发动机固定架,发动机固定架通过其外周面上套设的围套软垫总成与围板的内部限位配合;顶部支撑块的顶面通过顶部橡胶垫与顶板限位配合,所述螺栓固定块和顶部支撑块的背部均通过背部橡胶垫与背板限位配合,螺栓固定块和底部垫块的一侧通过第一侧部橡胶垫与第一侧板限位配合,螺栓固定块和底部垫块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侧部橡胶垫与第二侧板限位配合,底部垫块的第一斜面通过底部橡胶垫与底板限位配合,底部垫块的第二斜面通过支撑橡胶垫与背板和底板限
-
公开(公告)号:CN1184786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69285.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6 , B60G17/019 , B60G1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底盘CDC减振器;驾驶室CDC减振器;底盘悬上加速度传感器;驾驶室悬上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基于车速、油门踏板开度、制动踏板开度和方向盘转角信息,以及底盘悬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底盘加速度信号和驾驶室悬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驾驶室加速度信号,确定第一阻尼和第二阻尼,并基于第一阻尼调节底盘CDC减振器,且基于第二阻尼调节驾驶室CDC减振器。本发明通过对底盘CDC减振器和驾驶室CDC减振器的阻尼进行调整,有效抑制驾驶室的姿态变化,解决现有技术方案对商用车的悬架控制效果不理想,导致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75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98314.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B60T1/10
Abstract: 一种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动力涡轮,空气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依次通过第一离合器、第一传动系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排气端通过一号管路与储气罐相通,动力涡轮的进气端通过二号管路与储气罐相通,动力输出轴依次通过第二离合器、第二传动系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二号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储气罐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其控制方法包括制动能量的回收步骤、回收能量的利用步骤,回收能量的利用步骤为当车辆需要加速时,若储气罐内的气压值大于等于气压标定值一则启动动力涡轮,待气压降至气压标定值二时动力涡轮停止工作。本设计实现了回收能量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483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27711.6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B60K5/12
Abstract: 一种实现刚度解耦的重型卡车发动机悬置结构,包括半包围式软垫支承座及其内部设置的发动机固定架,发动机固定架通过其外周面上套设的围套软垫总成与围板的内部限位配合;顶部支撑块的顶面通过顶部橡胶垫与顶板限位配合,所述螺栓固定块和顶部支撑块的背部均通过背部橡胶垫与背板限位配合,螺栓固定块和底部垫块的一侧通过第一侧部橡胶垫与第一侧板限位配合,螺栓固定块和底部垫块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侧部橡胶垫与第二侧板限位配合,底部垫块的第一斜面通过底部橡胶垫与底板限位配合,底部垫块的第二斜面通过支撑橡胶垫与背板和底板限位配合。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分离了悬置在整车竖直方向和整车纵向上的受力,提高整车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4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19947.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铆钉强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横梁铆钉强度分析方法及装置。该车架横梁铆钉强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车架整体模型进行弯扭组合工况强度分析,获取设定铆钉的轴向力以及横梁两端的相对扭转角;建立横梁与铆钉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所述轴向力和相对扭转角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获取设定铆钉的应力分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若把所关注的铆钉建模出来的话,等于把大模型的线性分析变成大模型的非线性分析,会加大的计算资源的消耗,非线性计算时间很长,而且难于收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13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41072.0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B60G11/27 , B60G11/28 , B60G17/052 , B60G17/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1/27 , B60G11/28 , B60G17/016 , B60G17/0525 , B60G2202/1524 , B60G2400/61 , B60G2500/30 , B60G2600/044
Abstract: 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包括贮气筒(1)、高度阀(2)、举升气簧(3)、电磁阀(4)、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和卸载阀(7),贮气筒(1)与高度阀(2)相连接,高度阀(2)分别与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和电磁阀(4)相连接,电磁阀(4)分别与举升气簧(3)和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相连接,卸载阀(7)与电磁阀(4)相连接,卸载阀(7)通过卸载阀开关(8)与电源(9)相连接。控制提升桥(15)载荷向驱动桥(13)转移,使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轴荷分配关系在等比和驱动力优先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改善了整车驱动和制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9112312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586855.7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063 , F16C33/04
Abstract: 一种驾驶室翻转臂用衬套结构,包括衬套内管,橡胶体,衬套外管,所述的橡胶体包在衬套内管外侧,所述的衬套外管包在橡胶体外侧,所述的橡胶体分别与衬套内管和衬套外管硫化为一体;所述衬套外管的轴向长度小于衬套内管的轴向长度和橡胶体的最长轴向长度,所述橡胶体的最长轴向长度小于衬套内管的轴向长度;还包括有衬套内管内芯;所述的橡胶体包括凸起部和橡胶体中间段,与翻转臂配合使用时,减少了侧向冲击力,降低旋转产生的摩擦,减振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7617450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407354.3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B60G11/27 , B60G11/28 , B60G17/052 , B60G17/016
Abstract: 一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机械式控制系统,包括贮气筒(1)、高度阀(2)、举升气簧(3)、电磁阀(4)、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和卸载阀(7),贮气筒(1)与高度阀(2)相连接,高度阀(2)分别与驱动桥承载空气弹簧(5)和电磁阀(4)相连接,电磁阀(4)分别与举升气簧(3)和提升桥承载空气弹簧(6)相连接,卸载阀(7)与电磁阀(4)相连接,卸载阀(7)通过卸载阀开关(8)与电源(9)相连接。控制提升桥(15)载荷向驱动桥(13)转移,使驱动桥(13)和提升桥(15)轴荷分配关系在等比和驱动力优先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改善了整车驱动和制动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46746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440807.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拖钩的前横梁总成,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该前横梁总成包括:前横梁,其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横梁支座;第一拖钩支座,其设置于前横梁中部;第二拖钩支座,其与第一拖钩支座可拆卸连接,并与第一拖钩支座合围在前横梁中部外侧;第二拖钩支座与第一拖钩支座的一个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凸起远离第一拖钩支座设置,凸起开设有拖钩孔。本实用新型,第一拖钩支座和第二拖钩支座合围在前横梁的中部外侧,通过将开设有拖钩孔的凸起布置于前横梁下方,使第一拖钩支座和第二拖钩支座连接后形成下沉式的前拖钩,以实现在保险杆下安装牵引绳时,无需打开保险杆,以及防止车架总成在拖车过程中受力扭曲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