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前后桥转向系统的6X2R车辆底盘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461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81317.0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前后桥转向系统的6X2R车辆底盘及车辆,包括:沿车架总成的长度方向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转向桥系统、驱动桥系统和后转向桥系统;前转向桥系统包括:前转向桥总成、将前转向桥总成连接在车架总成上的前悬架总成、固定在车架总成上的前转向机总成、连接在前转向桥总成和前转向机总成之间的前转向拉杆总成;后转向桥系统包括:后转向桥总成、将后转向桥总成连接在车架总成上的后悬架总成、固定在后转向桥总成上的后转向机总成、连接在后转向桥总成和后转向机总成之间的后转向拉杆总成。本申请可有效解决整车通过性差的问题,同时后转向桥系统与前转向桥系统可实现前后桥协同主动转向,有效解决了后轮磨胎问题。

    一种变侧倾刚度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635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72649.7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侧倾刚度的横向稳定杆总成及车辆,其包括横向稳定杆、稳定杆吊杆、附加摇臂、棘爪和分离机构;稳定杆吊杆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横向稳定杆的一端;附加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稳定杆吊杆的顶部,附加摇臂上设有用于转动连接于车架上的安装区,附加摇臂上还设有一个棘轮齿;棘爪位于附加摇臂上方,且其一端用于转动连接于车架上,另一端与棘轮齿相适配;分离机构用于驱使棘爪从棘轮齿中离开。本申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横向稳定杆总成中留下了一定空行程,在侧向力相同的情况下,车辆的侧倾角相比传统稳定杆而言会更大,导致车辆的整体抗侧倾性能降低,对于超高质心或质量较大的商用车而言,存在较大的性能风险的问题。

    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95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83096.6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其包括中间拉杆,其用于和转向机连接;第一转向直拉杆连接第一转向桥和转向机;第二转向直拉杆和第二转向桥连接;助力器组件用于安装在车架上;助力器组件包括运动件,运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活动连接;当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共直线;当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夹锐角,运动件沿其轴线做往复运动。由于助力器组件的力直接作用在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上,消除垂臂传递比,也减小转向过程中助力器组件的输出力和第二转向直拉杆的夹角,有效提升助力器组件输出力的传递效率;另外减少原拉杆系统中的垂臂和安装支架,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

    一种制动力调节控制装置、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588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4628.6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力调节控制装置、方法及车辆,该制动力调节控制装置包括:贮气筒、脚制动阀、电控继动阀组。脚制动阀的入口端与贮气筒连通;电控继动阀组包括阀组继动阀、常态控制管路和备用控制管路,继动进气端与贮气筒连通,继动出气端与制动管路连接;常态控制管路上设有常态控制电磁阀,常态控制管路的入口端与脚制动阀的出口端连通,出口端与继动控制阀口连通;备用控制管路的入口端与贮气筒连通,备用控制管路与继动控制阀口连通,在常态控制电磁阀断开时,控制继动出气端的排出压力。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ABS没有制动力冗余控制,ABS系统失效时,按脚制动阀输出端压力控制,车辆制动时存在车轮抱死风险的问题。

    一种供气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538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3571.6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气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供气技术领域,包括:电气控制阀组和控制器,所述电气控制阀组设于挂车用气贮存气筒与挂车用气总成之间、辅助用气贮存气筒与辅助用气总成之间;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判断车辆工作状态;若车辆处在静态点火时刻或者处于点火怠速和行驶中,控制电气控制阀组动作,使挂车用气贮存气筒与挂车用气总成之间导通、辅助用气贮存气筒与辅助用气总成之间导通;若车辆处执行在熄火时刻或者处于熄火后静止中,使挂车用气贮存气筒与挂车用气总成之间截止、辅助用气贮存气筒与辅助用气总成之间截止。本发明能根据车辆工作状态自动将挂车用气贮存气筒和辅助用气贮存气筒的出气端导通或截止,避免人工繁琐操作。

    一种具有行程卸荷阀的转向助力缸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17313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50340.7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拉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行程卸荷阀的转向助力缸总成。本发明的具有行程卸荷阀的转向助力缸总成,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和行程卸荷阀,活塞将缸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活塞第一侧面和与第二侧面;活塞杆的一端为伸缩端,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入第二油腔内与所述活塞的第二侧面连接;行程卸荷阀包括单向阀、顶杆以及阀体腔,阀体腔具有开设在活塞第一侧面上的开口和沿开口向活塞内延伸的阀体容置腔以及贯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油道,单向阀安装在阀体容置腔中,顶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中,顶杆与单向阀分离时,单向阀关闭油道,顶杆推动单向阀时,单向阀导通油道。本发明能够控制转向助力缸的活塞行程。

    一种拳头部加强的转向前轴

    公开(公告)号:CN10639412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790205.3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一种拳头部加强的转向前轴,包括前轴主体、转向前轴拳头部与主销孔,所述前轴主体的外端通过圆弧过渡部与转向前轴拳头部的外侧相连接,转向前轴拳头部的横截面为封闭式的环形结构,其包括的径向外凸缘、纵向前凸缘、径向内凸缘、纵向后凸缘与主销孔之间的距离依次为a、b、c、d,主销孔的半径为r,且b+2r+d大于2r+2a。本设计不仅能够增加转向前轴拳头部的壁厚,提高其机械强度,而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增加的重量较小。

    一种拳头部加强的转向前轴

    公开(公告)号:CN1063941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90205.3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35/06

    Abstract: 一种拳头部加强的转向前轴,包括前轴主体、转向前轴拳头部与主销孔,所述前轴主体的外端通过圆弧过渡部与转向前轴拳头部的外侧相连接,转向前轴拳头部的横截面为封闭式的环形结构,其包括的径向外凸缘、纵向前凸缘、径向内凸缘、纵向后凸缘与主销孔之间的距离依次为a、b、c、d,主销孔的半径为r,且b+2r+d大于2r+2a。本设计不仅能够增加转向前轴拳头部的壁厚,提高其机械强度,而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增加的重量较小。

    电动空压机转速控制方法、装置、运算控制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771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17081.6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压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空压机转速控制方法、装置、运算控制设备及车辆。该电动空压机转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油门踏板开度、刹车频次、轮速信息和贮气机构压力;根据获取油门踏板开度、刹车频次、轮速信息和贮气机构压力,控制电动空压机的转速,当贮气机构压力大于等于车辆起步压力,小于卸荷压力时;若车辆的轮速信息为0,则电动空压机根据油门踏板开度控制转速;若车辆的轮速信息大于0,则电动空压机根据刹车频次控制转速。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空压机介入泵气时,总以最大转速运转,对于电驱动车辆,噪音突出,影响驾驶体验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